《羅非魚寄生單殖吸蟲群落結構與種群擴散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楊廷寶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非魚寄生單殖吸蟲群落結構與種群擴散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楊廷寶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中國是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和出口國,在養殖區域的自然水體,羅非魚已形成野生群體,而且這些野生種群被多種單殖吸蟲寄生,對這些單殖吸蟲的群落結構和種群擴散機制都沒有研究報導。本項目內容包括:(1)在我國南方有羅非魚養殖的省份(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的自然水體調查研究不同種類和不同品系的羅非魚寄生單殖吸蟲群落;重點關注溫度和宿主不同遺傳組成對寄生蟲群落結構和種群豐度的影響;(2)、實驗研究溫度對羅非魚單殖吸蟲的產卵、孵化、發育和世代時間的生態作用,建立它們生活史過程的有效積溫和發育的低溫耐受臨界,以評估單殖吸蟲隨宿主向高緯度(低溫)地區擴散的潛能;(3)、實驗研究不同雜交品系的羅非魚對它們的單殖吸蟲的易感性的差異,分析評估羅非魚雜交育種對單殖吸蟲宿主特異性的影響及宿主跨越的風險。研究結果將全面了解我國羅非魚單殖吸蟲的群落組成、種群擴散機制和潛力,可為預防這些單殖吸蟲擴散和羅非魚養殖的防病提供參考。
結題摘要
中國是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和出口國,在養殖區域的自然水體,羅非魚已形成野生群體,而且這些野生種群被多種單殖吸蟲寄生,對這些單殖吸蟲的群落結構和種群擴散機制都沒有研究報導。 按照項目研究計畫,本項目已完成的內容包括:(1)我國野生羅非魚及其寄生單殖吸蟲的種類、分布與動態;(2)羅非魚幾丁嗜麗魚蟲的生物學特性的實驗研究;(3)三種網箱養殖羅非魚寄生單殖吸蟲的實驗生態研究;(4)羅非魚寄生單殖吸蟲的室內感染和宿主黏膜免疫機制研究。重要結果包括: (1)從中國南方的5省兩區的26個自然水體,共採集到5屬6種野生羅非魚,分別為:齊氏羅非魚、加利亞羅非魚、尼羅羅非魚及其雜交種、莫三比克羅非魚、馬那瓜麗體魚和橘色雙冠麗魚。我國野生羅非魚的分布不均勻,分布最廣的是齊氏羅非魚和尼羅羅非魚及其雜交種; (2)從3663條羅非魚樣本中,共採集54619條鰓寄生單殖吸蟲,寄生於胃的腸環蟲2967條,鑑定為9種單殖吸蟲,包括1個地理新紀錄屬(腸環蟲屬),4個地理新紀錄種(馬氏腸環蟲、冠溝腸環蟲、羅非嗜麗魚蟲和長莖嗜麗魚蟲)以及3個宿主新紀錄(馬氏腸環蟲首次在齊氏羅非魚和尼羅羅非魚及其雜交種胃內發現,冠溝腸環蟲首次在齊氏羅非魚胃內發現), 這些單殖吸蟲各有不同的分布和種群動態特徵;(3)對幾丁嗜麗魚蟲的實驗感染研究表明,儘管這種從喜好的溫度是25 C°以上,但是5 C°和10 C°的低溫處理兩周后,都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可孵化),說明它們可能隨宿主向高緯度的水域遷移。另外,幾丁嗜麗魚蟲在室內實驗中,對不同品系的羅非魚具有明顯的易感性差異,但是在室外網箱感染系統中,這種差異對寄生蟲種群和群落的影響不明顯,說明不同雜交品系的羅非魚可以傳播羅非魚寄生蟲單殖吸蟲; (4)單殖吸蟲感染啟動的宿主免疫應答可以從組織學和基因表達的調節過程予以解釋,不同種單殖吸蟲感染同一種宿主的相互作用與它們對宿主免疫的抑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