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雷萊

《羅雷萊》是一首現代詩歌,作者是海因里希·海涅。在德國,“羅雷萊”首先是一座岩山的名字。萊茵河畔有一座132米高的岩山,緊鄰的萊茵河彎度很大,水流湍急,還有很多暗礁。19世紀以前,尤其到了冬冬季大霧瀰漫的時候,往來的船隻經常在此處發生翻覆悲劇。詩人布倫塔諾在1801年出版的小說《哥德維》(GodwA)中,第一次把“羅雷萊”作為“魔女”的名字,並以插曲的形式詳細記敘了這位魔女的故事,這首《羅雷萊》就是書中人物即興而作的插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羅雷萊
  • 外文名稱:Loreley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出處:美國
  • 文學體裁:詩歌
  • 作者:海因里希·海涅
  • 語言:德文
作品內容,德語原文,詩歌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內容

萊茵河畔的巴哈拉赫,
居住著一位魔女,
她非常美麗而文雅,
把許多心兒迷住,
四周有無數男子
都在她手下喪命,
被她的愛索捆住,
就再也找不到救星。
主教傳她到面前,
要行使教會的大權,
看到她仙姿絕色,
卻不由將她赦免。
他感動地對她說:
“你可憐的羅雷萊,
這種邪惡的妖術,
跟哪位師傅學來?”
“主教大人,讓我死,
我已經倦於浮生,
因為,看到我眼睛,
任何人都要喪生。
我眼睛是兩團火焰,
我手臂是一根魔杖,
請把我投入火中,
請折斷我的魔杖。”
“魔杖我不能折斷,
你美麗的羅雷萊,
否則我自己的心,
也要因此而破碎。
我不能給你定罪,
除非你坦白相告,
為什麼我自己的心
已在你火里燃燒?”
“主教大人,請不要
拿我這可憐人開心,
請你向仁慈的天主
祈求他將我憐憫。
我不能再活下去,
我不再留戀人生,
你應該將我處死,
為此才來見大人。
一個男人騙了我,
他已經把我拋棄,
他已經離開了我,
遠遠地走向異地。
溫柔迷人的眼光,
又輕又軟的語言,
又紅又白的面頰,
這都是我的魔圈。
我也得死在其中,
我的心使我煩惱,
果我照照鏡子,
情願痛苦得死掉。
因此,請給我權利,
像個基督徒就死,
因為一切盡無常,
因為他對我負義。”
他召來三位騎士:
送她去修道院裡!
去吧,羅雷萊!願天主
保護你迷亂的神志。
你應當做一個修女,
白皮黑衣的修女,
一心去讚美天主,
備在世間死去!”
所有那三位騎士,
都策馬趕往修道院,
還有美麗的羅雷萊,
在當中愁容滿面。
“騎士啊,讓我登上
這座巨岩上瞧瞧,
我要再一次看看
我的情郎的城堡。
我要再一次看看
這條深深的萊茵河,
然後前往修道院
去過修女的生活。”
山崖是那樣陡峭,
崖壁是那樣險阻,
她攀登到崖頂上,
在懸崖邊上站住。
她說道:“巧啊,一隻船
飄蕩在萊茵河上,
那站在船上的人,
他定是我的情郎。
我的心非常高興,
他定是我的情郎。”
她於是俯下身來,
跳進萊茵河中央。
小船向岸邊駛去,
掛著十字架和旗子,
主教坐在小船里,
她看得非常清晰。
他沒有帶他的劍,
竟能擺脫了魔術,
他緊緊抓住十字架,
這點她弄不清楚。
這首歌是誰所唱?
萊茵河上的神父,
從高高的崖石上,
永遠聽到在高呼:
羅雷萊,
羅雷萊,
羅雷萊,
好像是我那三位!
可是月和星卻要透露
它們胸中藏的是什麼。
如果我的嘴向你隱瞞
我心中的秘密的熱情,
眼光和眼淚定會透露:
我的愛情永不會安靜。

德語原文

Zu Bacharach am Rheine
wohnt eine Zauberin,
die war so schoen und feine
und riss viel Herzen hin.
Und machte viel zu Schanden
der Maenner rings umher,
aus ihren Liebesbanden
war keine Rettung mehr.
Der Bischof liess sie laden
vor geistliche Gewalt
und musste sie begnaden,
so schoen war ihre Gestalt.
Er sprach zu ihr geruehret:
"Du arme Loreley!
Wer hat dich denn verfuehret
zu boeser Zauberei?"
"Herr Bischof, lasst mich sterben
ich bin des Lebens mued,
weil jeder muss verderben,
der meine Augen sieht.
Die Augen sind zwei Flammen,
mein Arm ein Zauberstab -
O legt mich in die Flammen,
O brechet mir den Stab!"
"Den Stab kann ich nicht brechen
du schoene Loreley!
Ich muesste denn zerbrechen
mein eigen Herz entzwei!
Ich kann dich nicht verdammen;
bis du mir erst bekennt,
warum in diesen Flammen
mein eigen Herz schon brennt!"
"Herr Bischof, mit mir Armen
treibt nicht so boesen Spott,
und bittet um Erbarmen
fuer mich den lieben Gott!
Ich darf nicht laenger leben,
ich liebe keinen mehr,
den Tod sollt Ihr mir geben,
drum kam ich zu Euch her!
Mein Schatz hat mich betrogen,
hat sich von mir gewandt,
ist fort von hier gezogen,
fort in ein fremdes Land.
Die Augen sanft und milde,
die Wangen rot und weiss,
die Worte still und milde,
die sind mein Zauberkreis.
Ich selbst muss drin verderben,
das Herz tut mir so weh,
vor Schmerzen moecht' ich sterben,
wenn ich mein Bildnis seh.
Drum lasst mein Recht mich finden,
mich sterben wie ein Christ.
Denn alles muss verschwinden,
weil er mir treulos ist."
Drei Ritter laesst er holen:
"Bringt sie ins Kloster hin!
Geh, Lore! Gott befohlen
sei dein berueckter Sinn.
Du sollst ein Noennchen werden,
ein Noennchen schwarz und weiß.
Bereite dich auf Erden
zu deines Todes Reis!"
Zum Kloster sie nun ritten,
die Ritter alle drei,
und traurig in der Mitten
die schoene Loreley.
"O Ritter, lasst mich gehen
auf diesen Felsen gross,
Ich will noch einmal sehen
nach meines Liebsten Schloss.
Ich will noch einmal sehen
wohl in den tiefen Rhein.
Und dann ins Kloster gehen
und Gottes Jungfrau sein."
Der Felsen ist so jaehe,
so steil ist seine Wand,
doch klimmt sie in die Hoehe,
bis dass sie oben stand.
Es binden die drei Ritter
die Rosse unten an,
und klettern immer weiter
zum Felsen auch hinan.
Die Jungfrau sprach :
"Da wehet ein Segel auf dem Rhein,
der in dem Schifflein stehet,
der soll mein Liebster sein.
Mein Herz wird mir so munter,
er muss mein Liebster sein!"
Da lehnt sie sich hinunter
und stuerzet in den Rhein.
Die Ritter mussten sterben,
sie konnten nicht hinab.
Sie mussten all verderben
ohn' Priester und ohn' Grab.
Wer hat dies Lied gesungen?
Ein Schiffer auf dem Rhein,
und immer hat,s geklungen
von dem Dreiritterstein:
Loreley!
Loreley!
Loreley!
Als waeren es meiner drei.

詩歌鑑賞

在德國,“羅雷萊”首先是一座岩山的名字。萊茵河畔有一座132米高的岩山,緊鄰的萊茵河彎度很大,水流湍急,還有很多暗礁。19世紀以前,尤其到了冬冬季大霧瀰漫的時候,往來的船隻經常在此處發生翻覆悲劇。詩人布倫塔諾在1801年出版的小說《哥德維》(GodwA)中,第一次把“羅雷萊”作為“魔女”的名字,並以插曲的形式詳細記敘了這位魔女的故事,這首《羅雷萊》就是書中人物即興而作的插曲。
羅雷萊的德語拼法為“Loreley”,由古德語“Lore”和“IEy”兩個單詞組成。“Ley”在古凱爾特語中的意思是“礁石”,“Lore”則來自中古德語動詞“lorlen”,意思是“小聲說話”。據記載,羅雷萊岩山中曾有一個水流湍急的小瀑布,瀑布的水流形成了重重回聲,聽起來就像從岩山里發出竊竊私語的說話聲,所以被當地人命名為“Loreley”。至於“羅雷萊岩山”上的“羅雷萊魔女”的真正起源,德國一直有兩種對立的說法:有人認為,羅雷萊魔女的故事由來已久,只是一直口頭流傳,直到布倫培諾才將這個古老的傳說整理成文;另一些人則認為,羅雷萊魔女的故事是布倫塔諾的創作,最好的證明就是格林兄弟沒有把它收入他們采編的童話集裡,因為他們兩人也認為,她僅僅是布倫塔諾筆下的人物,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傳說人物。無論是古已有之,還是文人創作,羅雷萊魔女的故事都廣為流傳了,不少著名的詩人,包括艾興多爾夫和海浬,都為這個題材寫下丫不朽的詩篇。如今,羅雷萊已經成為“德國之父”——一萊茵河的象徵,也是德國文化和文學史上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羅雷萊魔女的故事,與羅雷萊岩山的自然現象密切相關。前面提過,羅雷萊岩山附近的萊茵河上,過去經常發生沉船事件。於是,人們幻想羅雷萊岩山上有一個美麗而神秘的魔女,她半裸著身體坐在靠近萊茵河的山邊,一邊梳理金色的長髮,一邊唱著憂傷的歌曲,誘惑過往的船夫,讓他們意亂神迷以致船毀人亡。如果說,這是羅雷萊魔女的正章的話,那么,故事的前傳是怎樣的呢?她來自何方?她為什麼唱著憂傷的歌曲?布倫塔諾在《羅雷萊》中,為我們描述了事情的原委。
在布倫塔諾筆下,羅雷萊是一位生活在小鎮巴哈拉赫的“美麗而文雅”的年輕女子。同時,她還有一個身份——“Zauberin”,即會施魔法的女子。凡是見到她的勺男子,都“被她的愛索捆住”,“再也找不到救星”。如果不是因為施展了巫術或者魔法,她怎么可能有如此驚人的魅力?所以,她肯定是一個魔女了。而魔女,對於基督教世界來說,便是異端分子,自中世紀開始就受到教會的驅逐和迫害。羅雷萊所在教區的主教,決定“行使教會的大權”,懲罰這位魅惑眾生的魔女。令人驚訝的是,羅雷萊非但沒有為自已辯解,還一再請求主教將她“投入火中”。可是這位主教卻因為她的美麗,不忍心判她死刑,最後決定將她送入修道院,做一個“白皮黑衣的修女”。在去修道院的路上,羅雷萊請求押送她的三個騎士,讓她最後一次登上那塊巨大的岩山,她想再看一眼((真隋郎的城堡”,再看一眼“深深的萊茵河”。當她站到陡峭的岩山、望向萊茵河的時候,她隱隱約約地覺得船上的人是自己的情郎,便“俯下身來”,“跳進萊茵河中央”。而事實上,船上坐著的人是主教。他“緊緊抓住十字架”,聽到岩山上傳來三位騎士的聲聲高呼——“羅雷萊”、“羅雷萊”、“羅雷萊”……
縱觀全詩,我們看到布倫塔諾著重描述的男女主人公並不是羅雷萊和情郎,而是羅雷萊和主教。從身份上來說,他們一個是美麗動人的魔女,一個是聖潔威嚴的主教,分別代表著情慾與禁慾、邪惡與善良。不過,我們的詩人顯然不滿足於表面的二元對立,而是將這種張力貫穿到主人公自身。
羅雷萊並不是純粹的“惡”。事實上,布倫塔諾一再描寫了她的“善”。在宗教法庭上,她只求速死。一方面,她無法解釋自己的“仙姿絕色”,也人云亦云,覺得自己是魔女的化身,眼睛是“兩團火焰”,手臂是“—-根魔杖”,心中充滿了愧疚。另一方面,她的戀人背叛了她,“遠遠地走向異地”,只留給她心灰意冷。為了別人,她認為自己“不能再活下去”;為了自己,她發現自己“不再留戀人生”。這一切都讓她甘願受死。在被定性為“惡”的身體裡,羅雷萊表現出對主流道德倫理的認同,對情郎至死不渝的愛戀,以及對流言蜚語和情郎背叛的寬容。
與此同時,主教也並不是純粹的“靈”。在應該按照基督教的道德準則審判羅雷萊的時候,他卻為美色所動,心生憐惜,“不由將她赦免”,決定讓她去修道院度過餘生。他的這一判決,實際上是一種袒護——在基督教教義里,如果羅雷萊真的以“魔女”的身份被判處死刑的話,她使不能升入天堂;而如果她進入修道院,以“修女”的身份死去的話,便能享受基督徒的權禾刊,甚至有可能升入天國。最後,當羅雷萊投河的瞬間,他緊緊抓住胸前的十字架,以多年的虔誠信仰強壓住內心的波濤洶湧。顯而易見,主教的身體裡還流淌著肉體的慾念,還有最為自然的人性。
作為兩極型人物的魔女和主教,卻在篇幅短小的敘事詩中有如此豐富的人格張力,實在難能可貴。他們在宗教道德和個體欲望之間的掙扎,既避免了以民間故事為題材的作品的單一化、類型化弊端,深化了詩歌情感,強化了渲染力度,又體現了詩人以及大多數人的倫理困惑,反映了時代之強音。19世紀的德國,是嚴肅的宗教文化和世俗的享樂文化並存的社會,人們雖然懷有虔誠的宗教信仰,對上帝充滿敬畏,但又受到浪漫主義文化的強烈吸引,追求自然流淌的激情和個性。這種矛盾的思想傾向和兩難的倫理選擇,成為很多優秀作品的主題,歌德在《浮士德》中就形象地說過,“兩種精神居住在我們心胸”。
除了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之外,《羅雷萊》的外在形式也頗具匠心。全詩是典型的民謠體式,每節四行,前面二十五個詩節以abab的交韻形式押尾韻,語言平實,富於音樂性;最後一個詩節伴隨著對羅雷萊的呼喚,全部押同一個尾韻,讀起來餘音繚繞,回味十足。

作者簡介

弗蘭茲·布倫塔諾,生於萊茵河畔的馬林貝格,年幼時曾立志做一名牧師。從16歲起,先後在柏林、慕尼黑、杜平根等大學學習哲學。1864年在杜平根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受任為格拉茨的地方牧師。1866年他離開了寺院,來到符茨堡大學任講師,撰寫和講授關於亞里士多德的哲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