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翼雲

羅翼雲

羅翼雲,2002年3月3日和18日,《光明日報》兩次用半個版的篇幅刊登了羅翼雲先生的廣告,內容都是講他的“奇素數和定理”,聲稱解決了哥德巴赫猜想。為了得到專家的確認,他先後將手稿寄給中科院的院士和院長以及數學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還向中科院數學學報》、復旦大學數學年刊》等投稿。除中科院數學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有回覆外,其餘均石沉大海。他們的答覆是:“原稿思路不清,不知所云……”可羅翼雲不服氣:“他們雖然一概否定我的論證,但沒能明確指出我錯在哪裡。”

基本介紹

個人經歷,重要事件,有關爭議,

個人經歷

羅翼雲堅韌的性格得益於他曲折的人生經歷。
他自幼喪母,國中畢業後,16歲的他成了盲流,隻身闖關東遼寧,進了當時全國最大的電廠———阜新發電廠當了一名卸煤臨時工。“文革”爆發後,他因有海外關係加上被查出在《雷鋒日記》上寫有魯迅詩詞而打成了“現行反革命”和“反動小知識分子”。1965年廠政治部要批鬥他,他壯著膽去找廠長申訴(當時的廠長就是現在的李鵬委員長),才倖免了一場全廠批判。後來他數次被五花大綁遣送回原籍,途中也多次逃跑回去。有一次甚至從飛馳的火車上跳下,造成如今左手幾個指關節殘廢。粉碎“四人幫”後,已經超齡的羅翼雲失去了考大學的機會,1979年他報考了第一屆中央電大電子專業。當時已結婚生子的他,花費了比常人更多的艱辛刻苦學習,沒有念過高中的他以優異成績畢業。回到阜新電廠後,他從技術工作到文秘工作都乾過,還曾在調研的基礎上寫成了《現代化管理在燃煤管理上的套用》論文,獲得遼寧省現代化管理成果一等獎。後來因工作需要,他又先後調到海口電廠、雲浮電廠,1995年來到華能汕頭電廠,仍然從事燃料管理方面的工作。
當記者問及他以後的打算時,羅翼雲微笑著說:“我就快要退休了,退休後我有很多事要做。我想把自己這幾十年的曲折經歷寫成小說,那一定很感人。”不知羅翼雲又將在這個領域中乾出怎樣轟轟烈烈的事情,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重要事件

2002年3月3日和18日,《光明日報》兩次用半個版的篇幅刊登了羅翼雲先生的廣告,內容都是講他的“奇素數和定理”,聲稱解決了哥德巴赫猜想(下稱哥猜)問題。加上他在《汕頭日報》刊登的廣告,羅先生已經花了10多萬元。明眼人一看便知,羅先生之所以在這個時間刊登廣告,主要是想搶在3月18日之前把自己的研究結果最大範圍地公布出去。因為兩年前,英美兩家出版社宣布,如果有人能在兩年內解決哥猜問題,便要將100萬美元獎給他。
羅翼雲在《中華學術論壇》2004年第七期,總第十六期(上)的“學術爭鳴”版塊中撰文《哥德巴赫猜想不是艱深的數論難題——與陸柱家研究員商榷》,該文針對陸柱家關於論證哥德巴赫猜想問題的結論和觀點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論證了“哥德巴赫猜想”?還自掏5萬多元三次為自己的論證做廣告,可他的論證結果至今沒有得到國內數學界的承認……
不少讀者可能還沒有忘記在我市的報紙上曾兩次出現一則半版的廣告——《論證哥德巴赫猜想》,一則省著作權局關於“奇素數和定理”的公告,其實它們的內容是相同的,署名均為羅翼雲。這不免引起讀者好奇和猜測:羅翼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真的論證了“哥德巴赫猜想”嗎?記者為此輾轉找到了華能汕頭電廠生產計畫部副主任羅翼雲高級工程師。剛一見面,個頭魁梧的羅翼雲便滔滔不絕地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從他那急促快捷的一番介紹中,記者發現羅翼雲的所作所為和經歷的確令人稱奇。
57歲的羅翼雲十分健談。他拿著僅兩頁的論文和一張圖表激動地說:“我完全是利用工作之餘來做這項研究的,從開始到論出結果花的時間並不長,面臨的難題是如何能得到數學專家的認可,哪怕是能和我進行面對面交流或論爭都可以。”羅翼云為此煞費苦心。
為了得到專家的確認,他先後將手稿寄給中科院的院士和院長以及數學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還向中科院數學學報》、復旦大學數學年刊》等投稿。除中科院數學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有回覆外,其餘均石沉大海。他們的答覆是:“原稿思路不清,不知所云……”可羅翼雲不服氣:“他們雖然一概否定我的論證,但沒能明確指出我錯在哪裡。”
後來,他乾脆懷揣論證文稿直接上北京想找中科院,“可連大門都沒能進去!”羅翼雲自我解嘲地說。華能汕頭電廠領導對他的論證結果倒是比較重視,在他求教無門的情況下,特地以公司的名義給中科院發去了推薦函,但至今也沒有回覆。一個偶然的機會,羅翼雲通過朋友終於又將論證結果送到了中科院數學研究所,三位專家對羅翼雲的論證結果進行了初步研討,最後也否定了。羅翼雲不甘心,通過電話找到了其中一位專家,並與他爭論起來,但得到的答案仍是:“‘哥德巴赫猜想’用初等數學是證不出來的!”記者也質疑困擾數學界250多年的難題用一張圖表加幾句說明就能解出來嗎?羅翼雲引用河海大學鄭峋如教授的話反駁說:“世界上這么多人在研究這道數學題,是因為該難題試圖弄清楚的是,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能否通過相當簡單但尚未被人發現的辦法來解決。”
當記者問及論證“哥德巴赫猜想”的起因時,他坦言:“這事純屬偶然!”原來,《參考訊息》刊登了一篇文章《英國公司懸賞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文中介紹英美兩家出版社為給《彼得羅大叔與哥德巴赫猜想》一書做宣傳,宣布將為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者頒發100萬美元的獎金。羅翼雲在海南工作的弟弟來電告訴他此訊息並稱自己證出了結果。羅翼雲拿到弟弟寄來的手稿一看便覺得論證有問題,於是他就琢磨:要不自己來證證?如此一來他滿腦子縈繞著這件“閒事”。羅翼雲稱他對獎金一點也不感興趣:“如能領到獎金,我全捐給希望工程!最重要的是要讓世界承認這個難題是咱中國人首先破解的,這才是意義所在。”他希望有關部門能組織專家對他的論證結果進行評審,給自己一個交待,就算是拋磚引玉也好。
為了防止別人剽竊,羅翼雲先後三次到省市著作權局登記,甚至掏出平時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5萬多元在報上登出廣告,而家裡的裝修卻只花了3萬多元。他說自己現在不愁吃穿,也沒其它愛好,把錢花在這上面值得。接下來他打算將論證結果翻譯成英文投到英國劍橋大學學報去。他風趣地說:“奪奧運金牌咱沒這能力,奪個數學金牌總可以吧!”

有關爭議

關於哥德巴赫猜想——與羅翼雲先生商榷
指出了羅先生的文章曲解了陳景潤的原命題,同時從邏輯上揭示了由羅文的"奇素數和定理"不能推出哥德巴赫猜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