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大綁

五花大綁

五花大綁是一個詞語,拼音wǔ huā dà bǎng;五花大綁分為小綁和大綁。所謂小綁,只是專綁雙手,身體其它部位不著繩索。有一種押解式捆綁(又叫穿小麻衫)則正相反:犯人從頸到肩至大臂都被捆綁,獨小臂與雙手不綁,大臂被向後縛緊,且與頸、肩、上身固定,無法活動,小臂和雙手卻有一定的活動範圍。這是為了讓犯人在押解途中即無充分自由,又能勉強自理生活(比如吃飯、喝水等),反之則稱執行式。大綁則是除捆綁手腕外,或縛雙臂,或縛身體,甚至胸、背、脖頸、手臂等部位全都用繩捆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花大綁
  • 外文名:truss up tightly
  •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綁人的方法
  • 出處:清《三俠五義》
成語解釋,基本信息,特點,出處,成語典故,出處,舉例,詞語辨析,

成語解釋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後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基本信息

至於為什麼叫五花,說法很多,不一而足:
有的說是指捆縛者先把繩索做出五個套(花),分別套住被縛者的脖頸和雙臂,然後收緊繩子進行捆綁;有一種說法是指從前面看被縛者有五處有繩索勒縛(喉一處、左右臂各兩處);
還有人指出,所謂五花是指背後的捆綁繩子呈¥狀:¥狀就是分出來的5個繩端,最上面兩個繩端是搭在兩肩繞到前胸交叉捆綁或順腋回綁。中間兩個繩端是捆綁手上臂,最下面的則是吊住被縛人的手腕。
另一種理解別出心裁:這個五花的“花”字,就是“繩結”的意思,意即五種花樣的繩扣。首先,往脖子後面搭的時候就有一個穿繩用的雙環“扣”,隨胳臂繞到手腕時,在兩個手腕處各有一個單環“扣”,這就有三個“花樣”的扣了(左右手腕的扣實際相同)。然後在反剪的雙手手腕處,用合起來的繩子纏繞幾圈再打一個繩扣。(這個繩扣是關鍵的,打不好就會被掙脫),這個扣常常像回型針一樣也打個“環扣”,因為繩子最後還要穿過脖子後面的繩扣的向上拉緊,所以這裡打個環扣也很保險。這已經第四個“花”了。最後,將繩頭穿過脖子後面繩子上預留的穿繩扣,自己的一隻手往下拉繩子,另一隻手往上推被綁者綁在後面的雙手,拉緊後在穿繩扣處打上結就完成“五花大綁”。這時剛好五個花(繩結)。
也有人強調被縛者無論是胸部以上或者是胸部之間都應有交叉繩索勾勒。五花不僅是指後面的五花,前面也要突出大綁!才稱其為五花大綁。當然還有其它說法,但都是大同小異。
五花大綁

特點

五花大綁的最明顯特徵,就是先從犯人脖頸綁起,故至今南方還戲稱被五花大綁為“穿麻領褂”,捆 “二龍膀子”。查詞典,五花大綁條稱:綁人的一種方式,用繩索套住脖子並繞到背後反剪兩臂。僅拿這一條簡單介紹去比,就可以看出那些先從手或胸開始的日式綁法不能算五花大綁。可以說,大綁各國都有,專稱五花大綁的特定綁法卻是中國獨創,是我們的國粹,不少人稱之為“國綁”,是非常有道理的。而有的人侈談什麼日式五花大綁或西式五花大綁,是不客觀的。
五花大綁

出處

五花大綁叫法的出處很難考尋,連舊版的詞海詞典中都查不到,但清中期的古典小說《三俠五義》上已有記載,可能是起自民間。然而,五花大綁的綁法要久遠的多。因為枷銬鐵鐐桎梏等製作複雜,尤其是攜帶不便,繩索卻是最易獲得與攜帶,自然成為約束犯人的上選械具,我國到50年代捕人仍然多用繩捆。小綁因只捆手腕,犯人全身其它部位尤其是雙臂都是自由的,可把被縛的兩手從體側探出,觀察綁繩狀態而設法脫縛,有力者只要堅持不斷掙扎也有可能使綁繩鬆脫;身體柔韌者甚至能將雙手自背後經臀部和雙腿翻到身前脫縛,所以必須要大綁。大家最熟悉的當屬在白門樓被擒的呂布,這位無敵飛將就是被繩索捆作一團的,這說明至少在漢代,大綁的複雜綁法就形成了(這一段是史實,並非羅貫中杜撰)。

成語典故

出處

清 石玉昆 《三俠五義》:只見公人嘩啷一聲,掏出索來,五花大綁捆上了施生,拉著就走了。

舉例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二:“順著捆來橫著綁,五花大綁吊在二樑上。”
李鳳山《小五義》:鍾雄拿腳一踢,吩咐綁起來,三爺周身這才活動,又讓人捆上了五花大綁。
柯岩《奇異的書簡·美的追求者》一瞬之間,他已被五花大綁起來。粗大的槓子立即壓折了他的雙腿。

詞語辨析

【拼音代碼】: whdb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綁人的方法
【英文】: truss up tightly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