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爾斯:落入凡間的正義之子

《羅爾斯:落入凡間的正義之子》是當代冉文偉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羅爾斯:落入凡間的正義之子
  • 作者:冉文偉
  • 創作年代:當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語言:中文
作品原文,

作品原文

羅爾斯:落入凡間的正義之子
童年埋下正義的種子
1921年2月21日,羅爾斯出生於巴爾的摩一個富裕的知識分子家庭。其父威廉·李是一位自學成才的傑出律師和憲法專家,也是當時馬里蘭州州長艾伯特·里奇的密友和非正式顧問。母親安娜·埃布爾曾任婦女選民聯盟巴爾的摩分部的主席。羅爾斯受母親的影響巨大,她爭取婦女權利的工作引起了羅爾斯後來對於婦女平等權利的關注。
雖然衣食無憂,但他的童年卻還是遭遇了兩次悲劇。在連續的兩年中他的兩個弟弟因為從他那裡傳染了疾病—分別染上了白喉和肺炎——而相繼離世。悲傷的記憶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靈。羅爾斯後來提起,正是這些不幸使得他的口吃進一步加重以致困擾其一生。兩個弟弟的相繼離世使年少的羅爾斯感受到命運的冷酷無情,也使他對弱勢群體有了一種特別的關切。他也開始把目光投向周圍的黑人,並和一個黑人孩子成為好友,但這遭到了母親的反對。父親也像他那個階層的人一樣懷有種族偏見。種族和階級問題又進人了他的腦海。有一次隨家人在緬因州度假時,他發現了當地的窮苦白人受教育的機會和人生前景遠不及他。在多年之後,他在《正義論》中寫道,由社會制度決定人們不同的社會地位和不同的生活前景,這是一種特別深刻的不平等,需要正義原則來進行調節。童年的經歷似乎已經注定了他今生的使命。
在二戰中死裡逃生
二戰爆發時,羅爾斯進入了普林斯頓大學。在對化學、數學甚至藝術史一嘗試之後,他最後選擇了哲學,並遇到了其大學時代最重要的老師馬爾科姆。1941年夏季二人的初次見面以羅爾斯提交的論文被嚴厲批評和退回而告終,但這反而強化了他對哲學的興趣。1943年1月,聰敏而勤奮的羅爾斯以最優成績提前一個學期從哲學系畢業。一個月後他接受軍訓並成為太平洋戰場的一名步兵,先後在菲律賓和日本服役,度過了他一生中並不愉快的兩年戎馬生涯。其間有一次遭到日軍伏擊,但是幸運女神再次降臨,因為日軍槍響得太早,羅爾斯幸免於難。對於美國向廣島投放核子彈的行為,他表示了深深的遺責。這個正直的青年發出了這樣的質問:為什麼世間會有邪惡?人類是否可被救贖?建設一個正義的、秩序良好的社會是否可能?戰爭引發了他對人類正義問題的思考,他試圖尋找人為的災難背後的深刻原因和解決之道。他一生的工作旨在發現正義對我們的要求,並且顯示我們人類有能力去實現它。
1946年年初,羅爾斯放棄升任軍官的機會離開了軍隊這個“陰鬱之所”,並得以重返普林斯頓攻讀哲學碩士學位。在那裡他邂逅了布朗大學的四年級女生馬迪,6個月後,即1949年6月,兩人結婚,從此羅爾斯有了一位53年溫柔相伴的賢內助。1950年羅爾斯可謂雙喜臨門,他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也迎來了他的第一個孩子安娜。
人如其文的慈父良師
正義的觀念不僅是羅爾斯一生研究的主題,同樣也是他人生的信條。當新婚的妻子告訴他,她重男輕女的父母只給她的兄弟準備大學教育費用而她和妹妹卻無此殊榮時,他就決定一定要為自己的兒女提供同等的機會。後來他的4個子女都在他的支持下讀完了大學
越南戰爭爆發後,國防部決定不徵募學業優良的學生,而有一門課不及格的學生則可能被征人伍,這也等於給了教授特殊的權力。羅爾斯認為這樣區別對待學生是不公正的。那些家庭富裕和社會關係廣泛的學生應該和別人一樣承受相同的命運。他和自己的同事聯合起來,在學校會議上建議學校採納他們的建議。
在他的同事和學生眼裡,他是一個安靜、謙虛、舉止優雅、具有紳士風度的人。他如此完美,以至於有人戲稱他為“基督”。他不逐名利,也不希望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除了享受和家人朋友一起的輕鬆時光之外,他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研究和教學。1999年他終於同意接受國家人文學科傑出成就獎,在此之前他通常拒絕各種榮譽。她的女兒利茲說他願意做更多其他的事情而非與首相共進晚餐。
他經常指責英國王室的做法和特權腐敗。這也說明了他喜歡林肯的原因一他認為林肯是一個重視人人平等而且從不向邪惡妥協的總統。在他哈佛的辦公室里還掛著一幅和他相需以沫的妻子馬迪畫的林肯肖像。對於妻子熱愛的藝術活動他也一直給予支持和關注。在介紹他的劍橋手冊封面上,是他妻子親繪的他的肖像。
他曾一度拒絕刊登自己的任何圖片,不明白人們為何會關心他的長相。羅爾斯在哈佛的教學生涯一直持續到1991年。他把大量精力用於課堂教學,他的演講總是精心準備,寫成講稿後再三修改。他把講稿分發給學生,以免因自己有時口吃而影響他們的理解。雖然有時口吃讓他難以完整地說出一個單詞,而且學生不用來聽也能通過講稿了解學習內容,但是他每次上課總會讓容納幾百人的階梯教室人滿為惠,必須早早前去才能搶到座位。上完課虛誠的學生都會拍紅了手掌送他離開,直到他聽不到為止。在他的學生中有數十名引人注目的哲學家,其中不少是女性,美國大學大多數重要的哲學系裡都至少有一名他的弟子。羅爾斯自己喜歡研究歷史上的偉大哲學家――洛克、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等,對他們滿懷敬意,並一直在思索能夠從他們那裡學到什麼。作為無數研究生的良師益友,他引導很多人成為這些哲學家的有影響的詮釋者。
有著一雙深逐藍眼睛的他還是一個出色的水手,飲茶時像孩子一樣貪吃燕麥餅。他對生活充滿了熱愛。七十多歲依然堅持鍛鍊,喜歡騎腳踏車、慢跑和遠足,就在辭世前的一些日子裡他依然每天出來散步,就像他熱愛的哲學家康德一樣(他比康德多活了一年)。2002年11月24日早晨9點30分,這位心如赤子的八十一歲老人,因為心力衰竭,在家中安詳地離去,直到最後的時刻依然保持著清醒。
如今,失去了羅爾斯的世界依然迴響著他的追問:“假如正義蕩然無存,人類在這世界生存又有什麼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