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我國新疆吐魯番地區發現的唐代羅漢像殘片圖,絹本設色,它的規格是29厘米×47.5厘米。“觸景生情”,在異國他鄉看到自己祖國這幅羅漢像殘片,真是百感交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羅漢像殘片圖
- 出土地點:新疆吐魯番地區
- 館藏地點:德國國家博物館
- 所屬年代:唐代
概括,細節,
概括
這幅羅漢像的來歷沒有記載,只有發現地。但該像看起來栩栩如生,仿佛是以一位僧人作為模特畫成的。由於是殘片,我們很難判斷當時創作的動機與作用等等。看起來雖然像是某位僧人的寫真肖像,但是,由於人向頭部背部的“聖光圈”,還是可以判斷,應當是描摹修行成功的“羅漢”。
隨著佛教教義與圖像的東傳,中國藝術至晚些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很自然受到了印度藝術風格的薰陶與影響。其中,就描寫形象的技法而言,就是所謂的“凹凸法”。山於這幅羅漢圖出土於新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印度“犍陀羅一派的創作風格”。公元前後世紀後期,印度“犍陀羅”的歷史基於地緣的關係,長期與“希臘化”文化,乃至於以後的羅馬帝國文化,有著密切淵源。表現在藝術上面,也就受到了“希臘化”與羅馬帝國所代表的西方古典風格的影響。這種風格隨著佛教的興盛,具體顯現在宗教的圖像上,特別是石雕的傳統。
於是,一般都能同意“凹凸法”淵源希臘與羅馬的古典風格,透過佛教與絲綢之路的傳播,輾轉從印度,經中亞,傳來中國。而古典風格的基本要求,即使“模擬自然”與“再現”,也就是以視覺所能見到的形象為依據,透過技法的揣摩,一步一步地將視覺所見之美,如實再現,甚至將其理想化、完美化。表現在繪畫上,不外乎就是刻意在平面的素材上,表現出能夠使人信以為真的立體感與想像或空間錯覺。
人物畫在秦漢時已趨成熟和流行,唐宋時便達到高峰,是封建社會前期和中期繪畫藝術的主流畫法採用單線平塗,工整細緻,周密不苟。設色多採用不透明礦物質燃料,甚至描金,色澤鮮艷,余碧輝煌,構圖豐滿,饒有裝飾趣味。題材多取自宮廷生活、道釋人物等。
細節
我們這裡所見的羅漢圖,雖然只剩殘片,卻依然不掩其形象的立體感。古典技法里常見的“前縮法”畫風,可以山畫家描摹羅漢頭骨結構、鼻、口的方法,明顯看出。僧人全神貫注,眼神凝聚,情緒緊繃,左臂平推向前,右拳緊扣並向後抬舉,此一準備奮力擊向目標的神態,連同其骨骼肌肉的剛強遒健,似乎都還能夠與“希臘化”遙相對照印證,而絲毫不嫌遜色。
該羅漢圖就是充分顯示出了中國繪畫的風格。它不僅要求形似,而且要神似,做到“形”與“神”的統一。它強調的是再現與表現的統一,寫實與抒情的統一,感性與理性的統一,實與虛的統一,境與意的統一。對於形體的物理性描寫,發揮到了一定的極致。相對於漢代與六朝以降,有中國本土所發展出來的“氣韻生動”美學,強調人物與“筆法”的神氣、“意蘊”等精神特質,“羅漢圖”這種由物理特質入手的描摹風格,無疑是另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