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標(江西省安福縣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勇標原名楊作秀、羅龍善,1915年出生於江西省安福縣洋門鄉沛村的一個楊姓貧苦的農民家庭,是家裡的第三個孩子。4歲時被寡母忍痛賣給本縣彭房戶鄉倉前村一個普通農民羅開為子,改名羅龍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勇標
  • 別名:楊作秀、羅龍善
  • 出生日期:1915
人物簡介,革命道路,

人物簡介

羅勇標原名楊作秀、羅龍善,1915年出生於江西安福縣洋門鄉沛村的一個楊姓貧苦的農民家庭,是家裡的第三個孩子。4歲時被寡母忍痛賣給本縣彭房戶鄉倉前村一個普通農民羅開為子,改名羅龍善。

革命道路

羅勇標幼年時就讀於私塾。14歲時擔任本鄉紅色蘇區兒童團團長,站崗放哨,盤查行人,機智勇敢,多次完成給紅軍傳送情報的任務。不久即參加紅軍,在安福縣警衛營當戰士。
1932年上半年,羅勇標隨警衛營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1933年6月改編為紅六軍團十七師五十團。
1934年,他在江西省吉安地區永新縣著名的沙市戰役中立了功,受到師政治部的表彰。同時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共黨員。
1935年11月,羅勇標跟隨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經受了最嚴峻的考驗,使他更加堅強、成熟。
1937年8月,部隊改編為一二0師三五九旅七一九團,羅勇標歷任一營一連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
1942年,國民黨對邊區實施殘酷的封鎖,使邊區經濟失去來源。他積極回響黨中央開展生產自救的號召,參加了著名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為鞏固東北根據地,向東北派出大批幹部和部隊。羅勇標作為骨幹力量被派到長春,參加組建東北人民自衛軍吉長武裝部隊,任二營營長。
1945年11月2日,東北自衛軍吉長部隊500多人,在司令員劉健民的帶領下,接收了長嶺縣,解散了維持會,組建了臨時政府,主持長嶺地方工作。
12月初,吉長部隊副司令員郭文獻與二營營長羅勇標率二營四連和司令部的一部分幹部共100多人到長嶺縣吳大屯繳匪後到達長嶺,留下羅勇標率領的二營同倪尚廉招收的新兵100多人和一個20多人的自衛隊一起駐守長嶺,開展工作。
這期間,國民黨先遣軍招降司令張洪武等竄到長嶺,來往於土匪、大排之間,網羅親信,擴充實力,伺機攻打長嶺縣城。在詐取我軍大量武器後,認為攻城時機已成熟,便秘密組織土匪、大排隊等2000餘人,騙取了我軍的城防口令,詐降不成,於12月13日拂曉開始攻城。
羅勇標在南門指揮戰鬥,東門、北門的守軍叛變,敵人直入城門。我守城部隊受到敵人內外夾擊,形勢極為不利。為了保存力量,羅勇標決定率領守城部隊一起向燒鍋大院的營部退守。戰士們邊打邊退,於當日下午退到燒鍋大院營部,此時我軍只剩下100多人。面對敵眾我寡的局面,羅勇標冷靜分析研究形勢,確定了固守待援的方案,並派出兩名戰士到雙城堡和楊大城子求援。
土匪包圍燒鍋大院以後,利用民房做掩護,集中火力組織強攻。我軍將士在羅勇標的帶領下,同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這樣的戰鬥持續了三天晚上。駐守雙城子的吉長部隊副司令員郭文獻率領一個連前來救援,到縣城東門外五家戶南坨子時,土匪調動大批人馬向我軍發起進攻。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由於敵眾我寡,我軍增援部隊5人犧牲,一部分人被俘,其餘人員被迫撤走。第四天,駐守楊大城子的我吉長部隊政委傅根深帶領一個連增援,行至城南遭到地主武裝的襲擊。我軍傷亡慘重,只有少數人突圍出去,政委傅根深壯烈犧牲。
我軍兩次增援失利,敵人氣焰更加囂張,採取各種辦法猛攻燒鍋大院。用榆木做成土炮,裝上火藥、生鐵、石塊,點炮轟牆,從轟開的窟窿往院子裡強攻。我軍立即用機槍封鎖,敵人死傷多人後撤離。此計不成,敵人又從燒鍋東院的白家藥店內向燒鍋大院內挖地道。19日拂曉,100多個土匪從地道潛入馬棚和草欄內,乘我軍吃飯之機,偷偷將我軍包圍,突然發起攻擊,我軍指戰員奮起還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戰鬥,終因寡不敵眾而失利。羅勇標堅持到最後,面對窮凶極惡的敵人,毫不畏懼,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
1946年2月25日,我軍趕走了盤踞在長嶺的土匪,收復了長嶺。1956年10月1日,長嶺縣各界人民為紀念保衛長嶺而犧牲的烈士,修建了陵園和紀念碑,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將烈士的英雄事跡刻於碑上,永遠懷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