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戲

羅戲

羅戲又稱大羅戲、大笛子戲、羅羅頭。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河北省南部肥鄉、廣平、曲周等縣。豫東北范縣、清平、南樂以及魯西陽穀、莘縣、冠縣等地,也是流行羅戲的地方。 羅戲源於弦索俗曲,與弦子腔、亂彈腔系屬同源,何時形成戲曲劇種不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戲
  • 發源地:河北肥鄉縣大靳村
  • 文化價值: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起源時間:清朝末年
歷史,特色,劇目,藝術特點,曲牌為主,伴奏樂器,行當,傳承保護,

歷史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羅戲源於弦索俗曲,與弦子腔、亂彈腔系屬同源,何時形成戲曲劇種不詳。
清末,肥鄉縣大靳村羅戲藝人梁老皂,在本村打過一個科班,學生除本村人外,尚有鄰村青少年參加。該
班在抗日戰爭以前活動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一些地區,後因戰亂散班。梁老皂的徒弟著名者有常奇、郎方鐸、韓玉田、韓金海、向月明、李學新、韓金成、劉金邦、趙福等。梁老皂班散班後,該班藝人常奇淪為乞丐,流浪于山東省范縣一帶。民國二十二年(1943)至三十六年,常奇在范縣楊集村教了一班戲。常奇曾於民國三十六年率領該班來肥鄉演出。同年年底,常返鄉(肥鄉大靳村),在本村重新教班。以後,常還在肥鄉縣小移莊和曲周縣蘆營分別組成了羅戲戲班。此間,常奇的師弟李同宏也在小靳村建班教戲。
羅戲羅戲

特色

羅戲本名鑼戲,如今還有很多藝人稱之為“鑼戲”,究其原因應是和使用的樂器有關。史料記載,羅戲是
從儺戲演變而來的,而儺戲源於遠古時代,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既娛神又娛人的祭祀儀式。到了元末明初,這種儀式逐漸發生了改變,開始以歌舞排演故事,等到鐘馗的形象出現之後,儺戲才應運而生。鐘馗打鬼的故事始見於唐人傳奇志怪小說集《逸史》,戲曲里的鐘馗形象即是從小說中移植而來的。
羅戲羅戲
藝人們在長期的表演中逐漸去除了儺戲的一些弊端,增加了利於舞台表演的藝術形式,儺戲的特點越來越少,逐漸過渡到了羅戲。
羅戲是從舞蹈演變而來的,因此保留了很多舞蹈的動作,特別是一些武打場面,最初的道具都是真刀真槍,對打起來驚險刺激,演員們常常還在表演時增加一些高難度的動作,以真功夫博得觀眾的掌聲。可以說,羅戲的特點在動作,即體現在“武”上。
卷戲則正好相反,崇尚文縐縐的表演,這和它的歷史淵源有著很深的關係。卷戲的“卷”字取自佛門聖地的僧人們修行研習時所念的一本經書《卷經》,在做道場時,除了誦經念佛外,還會伴以吹奏、敲打、哼唱著的一種音樂,僧人們稱之為“卷調”。
相傳明惠帝朱允炆即位之時,他的叔叔燕王朱棣欲奪取皇位,遂在北京以“清君側”為名起兵,揮師南下時曾在河南省汝南縣縣城外15公里處駐紮。後來,朱棣做了皇帝,再次來到汝南,就在當年駐紮軍隊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廟,取名燕王廟,並將駐軍之處取名為燕亭店。
到了明代末期,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陷汝南後,一把火燒毀了燕王廟,廟裡的一部分僧人被迫還俗到當地民間。別無所長的僧人沒有辦法,只好靠演奏“卷調”維持生計,他們又將當地的一些民間小調和傳說故事加入到“卷調”的演奏之中,使“卷調”逐步演變成了帶有故事情節的“卷戲”。久而久之,卷戲得到了當地人的一致認可,隨後迅速向外地擴展,豫東、豫北等地開始廣泛流行卷戲。當時在汝南縣、內黃縣、通許縣等地都有卷戲班子,逢年過節搭台唱戲成為地方上的重要事項。
不知何時,羅戲和卷戲相遇,一種戲善於動作表演,一種戲著重於腔調語句,兩者自然而然同行互補。開始時,往往一個劇目的表演分為上下半場,前面唱卷戲,後面唱羅戲。後來,藝人們漸漸摸索總結,終於把兩者合二為一。老百姓也不再分別稱呼了,把它統一稱為“羅卷戲”或“卷羅戲”。

劇目

羅戲的傳統劇目約有一百二十餘出,經常演出的約三十餘出,以歷史故事劇居多。如《李淵反并州》、《楊景征北》、《劉伯溫訪將》、《分水嶺》、《金鳳釵》、《悟空大戰火龍駒》、《保定府》、《戰金國》、《耿雁征西》、《海瑞搜宮》、《火龍駒》、《李俊反南京》、《張四姐鬧東京》、《山海關》等。反映民間生活的劇目有《借閨女》、《掉包袱》等。

藝術特點

曲牌為主

羅戲以唱俗曲曲牌為主,其中尤以[耍孩兒]使用率最高。它如[山坡羊]、 [香柳娘]、[皂羅袍]、[韭菜花]、[四 邊靜]、[贊子]、[調子]、[撞金鐘]、[一聲雷]、[撲燈蛾]等也是常用的曲牌唱腔。演唱上是男女同腔同調,只用真聲,不用假聲。
羅戲羅戲

伴奏樂器

羅戲的伴奏樂器,文場有大嗩吶(二支)、小嗩吶(一支)、(大中小各一)、大三弦(一把)、橫笛(曲笛一支)、尖號(挑子);武場有扁鼓大鼓小鼓(戰鼓)、檀板大鑔大鐃梆子、手鑼、蘇鑼鐃鈸碰鈴等。伴奏曲牌則有[抱靈牌]、[三槍]、[點絳唇]、[水龍吟]等。

行當

羅戲的行當,分。生有老生、小生;旦(包頭)有老旦、青衣、小旦;淨有大花臉、二花臉之分,二花臉稱剛花臉;醜又名三花臉。其表演鄉土氣息濃厚,表演亦講究程式,但與京劇及其他地方戲有較大差異,如生腳“大仄腳”、“打踢腳”、“大甩頭”等動作,誇張幅度較大,與民間“社火”的表演接近。

傳承保護

范縣羅戲,今 年2月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這個國內唯一的古老而珍稀的傳統曲牌劇種,即 將面臨著失傳的命運。
羅戲羅戲
被譽為中國戲曲的“活化石”、“戲曲鼻祖”的大笛子,又名大笛子羅羅、羅戲,1956年,被文化部更名為大笛子戲。它源於唐代宮廷音樂,成於宋,盛於元朝,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比崑曲還早。在我國藝術殿堂中,已失傳了的唐宋大曲、宮廷音樂、古樸的表演形式等,在該劇種中還原汁原味地保留著。
“大笛子戲有100多個唱腔,它的曲調由當時民間流行的俗曲小令(如山坡羊、娃娃調)所組成。有300多部傳統戲,現在能夠演出的有20多部。因為沒有專門的曲譜,代代都是依靠師傅口傳的方式來傳授的。”今 年80歲的第七代傳承人劉海明對記者介紹說。
明末,范縣就成立了羅子戲“公藝班”,經歷了千年風雨的大羅戲,走遍了晉冀魯豫,演唱了近百個劇目,同時也湧現出一代代優秀演員和大笛民間藝人。“文革”期間,大羅戲劇團被迫解體。1978年、1980 年,范縣前、後店村又先後創班,但僅剩的若干名老藝人早已老邁,幾乎每年都有人去世,後繼乏人成為大笛子戲的一大憂患。
羅戲羅戲
范縣政府從2005年開始有意識地對“大笛子戲”進行保護,並撥款2萬元,用於挖掘、整理、搶救大笛子戲,並決定從今 年起每年撥款1萬元,專項對大笛子戲進行保護、扶持。
“從培養後繼人才做起。由這些老藝人授徒,已經在本村培養了80多名學員,恢復了劇目30餘出,登台演出後,受到觀眾好評。”大笛子劇團團長劉敬仁對記者說。
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劉小江認為,范縣大笛子戲是我國宮廷音樂的縮影,是元明雜劇的一面鏡子,又是儲存古代中原俗曲小令的倉庫,在戲劇界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發掘、搶救和保護大笛子戲,將會對中國戲曲的研究提供最原始的資料和佐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