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春,男,彝族,1964年5月生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彝名阿庫烏霧,九三學社社員,西南民族大學彝學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副理事長,四川省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會秘書長,四川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1986年西南民族學院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後留校任教。1993年至1994年到北京大學中文系骨幹教師進修班進修。1984年開始發表彝文作品,1986年後從事彝漢雙語創作。出版《混血時代》《走出巫界》等多部著作,1994年出版的詩集《冬天的河流》是中國第一部彝文現代詩集,1998年出版的散文詩集《虎跡》是彝族文學史上第一部彝語現代散文詩集。先後主持和參與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 3 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1 項。
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化與文學,中國少數民族漢語詩歌及彝族文學。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9篇,其中有5篇學術論文先後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心和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主要著作有:
1、教材《彝語概論》(獨立完成“修辭”一章,3萬餘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2、詩集《冬天的河流》,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4年12月版;
3、詩集《走出巫界》,成都出版社1995年7月版;
4、教材《彝族當代文學作品選讀》(合著,副主編,獨立完成詩歌部分編選及批評鑑賞共6萬餘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7 月版;
5、論著《民族魂·時代風——西南民族學院校友作家詩人創作研究》(合著,副主編,主撰人,獨立完成章節累計字數8萬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6、個人散文詩集《虎跡》(10萬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7、教材《彝文寫作教程》(合著,四川省高等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第二主持人,副主編,獨立 完成章節累計字數6萬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版;
8、論著《栗原小荻現象爭鳴》(主編,20萬字),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9月版;
9、論著《靈與靈的對話——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漢語詩論》(專著),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7月出版;
10、論著《族群記憶與多元創造——新時期四川少數民族文學》(合著,四川省95社科重點項目,第二主持人,副主編,主撰人,獨立完成章節累計字數10萬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1、論著《薩仁圖婭、栗原小荻短詩藝術研究》(主編、10萬字),重慶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2、論著《南永前圖騰詩賞析》(合著),時代文藝出版社2004年7月版(合著,14萬字);
13、詩集《阿庫烏霧詩歌選》,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4、彝英對照版詩集《Tiger Traces》(虎跡),Foreign Language Publication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版;
15、編著《詩意的美姑》(主編,24萬字),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我認為,作為中國境內多民族文化人,我必須通過多方的努力,真正意義上進入到這個時代的文化語境中,塑造並展示一個自覺的知識分子應有的精神形象和生命姿態。同時,在多元文化大撞擊、大整合、大匯流的時代大潮下,我深深感到我所擁有的純樸、厚蘊的彝族母語文化正遭遇空前的震盪與損毀,隨著我的漢語思維與漢語敘事能力不斷提高,我身體內的母語語感、母語思維、母語智慧日漸削弱乃至萎遁。為此,我時刻承受著內心世界莫名的悸動與恐慌。
2.我提出過“第二母語渴望”情結,指“詩人通過漢語寫作,努力提高對漢語的理解、掌握和出色的駕馭能力的真切願望。”這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是對“第二母語”(指漢語)的掌握能力的渴望,其二是對“第二母語”的表現能力的渴望。同時還涉及表現“第一母語文化”與“第二母語文化”碰撞產生的思想火花和時代精神要求的問題,這是一種“對撞生成”。這兩個問題實際上也成為當代多民族作家詩人文學行為的潛在指令和終極使命。
3.對於新起的物品、術語,彝語裡是音譯加意譯來處理;另外必須多學習、領悟本民族的經典文獻,用彝語來展示這個分工細密、信息繁多的時代是沒有問題的。所以,針對多民族作家,我提出過從“文化混血”到“文學混血”的趨勢,這是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我還提出“第二漢語”的主張,即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漢語,或者說不再是漢文化意義上的漢語,而是一種經過了彝族漢語詩人們全面變構後用以表述和承載彝民族文化發展體系的新的漢語,對建構多民族一體多元的富有中國特色的中國文學理論作出貢獻。我注定將以終身母語寫作的方式來保護母語。但我認為,彝族的漢語文學創作成就,並未超越彝族母語的文學創作。
4.我喜歡朗誦,絕非炫耀。因為能夠發表彝語文學的報刊太少了。所以,朗誦成為我發表作品的方式,其實這恰恰是古老的母語文學的傳播方式:口口相傳。而聲情並茂的朗誦,恰恰又能突破語言障礙。因為我也意識到,如今的漢語中,詩與歌是完全脫節的,我渴望在“紙上”與“聲音”中的雙重創作與發表。
1964年秋,我出生在冕寧一個叫“普龍拉達”的彝家山寨。那裡封閉而寧靜,與世隔絕。普龍拉達的人都用彝語交流,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自然的事,也是我感悟生命存在的最直接、最準確的道路。我國小一年級時,一批人回響國家號召從北京協和醫院來當地“三下鄉”,我姐是本村唯一懂漢語的人,找到一位教授,請他為我取個漢名,遂命名“羅慶春”。我至今不知道那位教授的姓名,但這個普通的漢語名字卻啟迪了我終身接受彝漢雙語教育、踏上雙語人生的生命旅程。
我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兩歲時父親就病故了,我進入冕寧中學讀高中,姐姐們發誓要把我“盤”出來。我也很發奮。那時在學校接觸了很多文學名著,但我太喜歡音樂了,每天跑到供銷社櫃檯前,注視著那把讓我魂牽夢繞的口琴。買不起,就盯著看。我從菲薄的一伙食費里慢慢扣,終於湊夠了3元多錢,買下了口琴。我的口琴吹得不錯,後來大學成了我的舞台。漸漸地我覺得不對勁了……因為學音樂太花錢了。我那時想,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從事文學創作,那就熱愛文學吧。1982年9月我考入西南民大後,圖書館成了我的文學“道場”。1984年《涼山文藝》發表我的第一首彝語詩《老師》,到1994年我已發表300多首彝語詩歌。這一階段,彝族先後湧現吳淇拉達、阿魯斯基、吉狄馬加、馬德清、倮伍拉且、阿蕾、巴莫曲布嫫等作家。我國民族文學的創作實情是: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作家都是用漢語來創作的,包括有突出成績的少數民族作家。那些使用本民族語言進行創作的作家,很難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原因恰恰在於他們的語言只能在很小的圈子裡,不翻譯的話,別人無法洞悉其燦爛的文化底蘊。
2005年以後我幾乎每年都有文化交流任務,在加拿大、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大學進行過多種交流。2012年我們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舉辦“彝族文化與日本文化對話”大型學術活動,幾個日本學者分別向我展示一種獨有文化:從日語語法看日本人的國民性、從溫泉看待日本文化、從飲食看待身體文化等,我也講述了彝族的文化構成與風俗、文學,引起他們的濃厚興趣。美國一所大學正組織專家將我的彝語詩歌翻譯為英語出版。我私下問過幾位學者,就文學品質而言,你們到底認為如何?他們說:“喔,是一流文本。” 2005年,我在美國俄亥俄州訪問,不但結識了印第安的詩人、作家,還去了黑人生活區。其間我寫了70多首詩,成為“詩歌日記”,即詩集《密西西比河的傾訴》,由彝語、漢語、英語三語構成的“跨文明寫作”。
1992年,獲四川省第一屆少數民族文學獎;
2001年,獲四川省第二屆少數民族文學獎;
2006 年,獲四川省第三屆少數民族文學獎。
2004年6月,參加四川作家代表團赴俄羅斯訪問考察;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副理事長;
四川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四川省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理事;
成都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