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布泊南古城遺址
- 館藏地點: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所屬年代:魏晉南北朝時期
- 出土地點:新疆
- 面積:20000 m
- 發現日期:2008年
古城簡介,主要特徵,調查發現,保存完整,文物保護,文化意義,
古城簡介
羅布泊南古城遺址主要以LK古城為主體。LK古城平面呈長方形,東牆長163米、南牆長82米、西牆長160米、北牆長87.5米,面積約20000平方米,屬於夯土建築。城牆殘損,一般殘高約3~5.4米,頂部殘寬1.5~6.5米,牆基厚度約7米,東牆北段局部用土塊壘砌,土塊尺寸為44×25×10厘米。
城門開於東城牆南端,門寬2.3米,門道兩側壁底部有木礎,其上各有9根立柱,門內一側有兩個橫木與木礎連線構成門框,門框是用27×20厘米的方木榫卯相連構成,方木加工平整,保存完好,但因流沙覆蓋難以看清門的全部結構。已經倒塌的城門,木材均散亂分布在城門內外。
主要特徵
在古城西南約300米處的風化土堆中,有一建築台地,台地長約20米、寬約8~10米,高約2米,台地上散布著許多有榫卯結構的木材,如:完好的柱礎、八角柱等,地表可見陶片、銅鏃、冶煉渣等。東北角和東南角以至整個東牆已被流沙覆蓋;南牆下是一長40米、寬20米、深約2米的窪地。
建築物主要保存在城的南半部,也存在大部被流沙掩沒的情況,但房屋仍然依稀可辨。主要是一組東西長46米,南北寬13.5米的房屋,其北面還有兩間,長7米、寬3.5米;南面緊靠城門北側有一大間,呈長方形,規格5.7×5.5米。房屋都是木框間夾以蘆葦,外塗草泥的牆壁。框架多已倒塌,但仍有個別柱子與架底橫木相連而聳立著,其間,也發現保存完好的柱礎、斗拱等。
調查發現
羅布泊南古城的LK古城在樓蘭古城西南48.3公里處,它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羅布泊地區僅次於樓蘭的第二大城。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LK古城附近是羅布泊地區另一個遺址集中區,在其西北約3公里處有LL古城,再向西北4.8公里有LM住宅群遺址。1914年斯坦因在羅布泊探險時將其命名為LK城址。
LK古城是1907年斯坦因的維吾爾嚮導托克塔阿訇首先發現。
1910年日本人桔瑞超在羅布泊探險時在此城獲得李柏文書。當時他誤認為此城是樓蘭古城。同年,我國學者王國維在考譯李柏文書時發現,兩件文書均註明“海頭”二字,日本學者森鹿三也根據桔瑞超提供的李柏文書出土地點的照片證實這裡不是樓蘭古城,而是LK城址。以後人們就將羅布泊南古城LK城址稱作“海頭古城”。據考證,在公元4世紀30年代後,樓蘭城被廢棄,西域長史府治所即遷到了海頭古城。
保存完整
1914年,斯坦因考察時發現並命名的LL遺址。此城位於LK城西北約3公里處。站在LK城北牆之上朝西北遠望,在沙丘與雅丹地形之中,城的輪廓依稀可見。古城平面呈長方形,除西北角和東牆北段有殘缺口外,城垣保存基本完整。經測量,並按復原線計算,東城牆長71.5米,靠北段有31米的殘缺口;南牆完整,長61米;西牆長76米,西北角有16.5米的殘缺口;北牆長49米,西端有7米的殘缺口。城牆殘高3~4米,頂寬1.2~5米,底寬8米以上。城牆的築造方式與LK古城相同。
因城的南半部已被流沙覆蓋,房屋的具體結構、布局難以判明。城內北牆下也有一沙堆,惟從西北角殘缺口到東牆殘缺口方向因風蝕未被流沙掩埋,已不見建築遺蹟。
文物保護
據了解,《規劃》制定了詳細的保護對策,深入分析了遺址信息採集、安防檢測、保護區域的劃定、設施配備、本體加固、路線設定、後期管理、深化研究等細節問題,並對樓蘭和羅布泊地區今後的前景規劃和旅遊開發提出了初步構想。若羌縣文化、文物、國土、財政等部門負責人結合若羌縣地理環境、歷史資源及現實條件,會同與會專家就樓蘭故城、羅布泊南古城保護規劃中的細節問題展開審慎論證,就進一步完善保護規劃提出合理化建議。若羌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簡小東表示,若羌縣歷史文化悠久,擁有豐富的遺址遺蹟,急需保護和開發。此次將樓蘭故城和羅布泊南古城遺址列入總體規劃,對於做好遺址的整體保護,深入挖掘和傳承樓蘭文化都起到前瞻性的作用,希望通過各方配合,使樓蘭的歷史文化發揚光大。
文化意義
專家組一致認為樓蘭和羅布泊地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做好遺址保護的長遠規劃任重道遠,《樓蘭故城遺址、樓蘭墓葬、羅布泊南古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具有可行性,基本能滿足樓蘭故城、樓蘭墓葬、羅布泊南古城遺址保護的基本需求。但是目前樓蘭地區自然環境惡劣、生態脆弱,遺址受自然環境和人為破壞較大,保護管理難度較大,《規劃》經過評審後將根據實際做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預計在2013年修訂完成,並著手實施遺址保護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