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川鄉

羅山川鄉

鄉政府駐地距縣城72公里。東鄰洪德、西瀕南湫、南依小南溝、北靠山城,屬環縣邊遠偏僻山區鄉鎮之一。全鄉共轄西陽窪、葦芝城、龍柏山、蘭家掌、大樹塬、陳渠子、山水灣和光明等8個行政村,4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000人(2017)。駐鄉單位有衛生院、信用社、電管所、獸醫站、中心國小、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羅山川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甘肅省慶陽市環縣
  • 面積:419.6平方千米 
  • 人口:7000人(2017) 
簡介,自然環境,氣候,其他,

簡介

羅山川原名羅仙川,因與寧夏地域羅山通脈,古人取名羅仙的“羅”鄉名川,起名羅仙川,“仙”字後來訛傳為“山”字,從而演變為羅山川。
羅山川鄉
1936年以前,環縣實行保甲制,羅山川屬洪德鄉。1936年羅山川屬環縣轄區洪德區。
1953年環縣增設南湫區,羅山川屬南湫區。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裁區鄉,建人民公社,羅山川屬南湫公社。
1961年,羅山川和南湫公社分設,命名為大樹塬公社。
1965年,大樹塬公社併入南湫公社。
1980年,和南湫公社分設,命名為羅山川人民公社革委會。
1982年,公社革委會改稱管委會。
1983年12月,公社管委會改稱鄉政府。
本鄉以農立鄉,以牧強鄉。現有在冊耕地3.52萬畝,實際耕作面積9.2萬畝。其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約占69%以上,立地條件差,土壤瘠薄,肥力低下,產出甚差。現有天然牧草地48.5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77.24%,主要分布在坡度較大的梁、峁、溝、坡地帶,產草水平低,退化嚴重,自然植被稀疏,人為破壞嚴重。
本鄉農業生產屬一年一熟制,主要糧食作物有冬小麥、玉米、蕎麥、洋芋、豆類,兼種胡麻、葵花等油料作物,農作物年平均畝產約為75公斤。畜牧業生產以養羊為主,牛、驢等大家畜的飼養主要用於勞役。全鄉目前大家畜存欄3120頭,羊存欄29800隻,人工種植多年生牧草留存面積約4萬畝。2007年底農民人均產糧約60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700元。

自然環境

全鄉地形複雜,地貌參差嵯峨、支離破碎,境內溝壑縱橫、梁峁起伏,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土壤以輕質黃綿土為主,土質鬆散,流失嚴重,年侵蝕模數為8000噸/平方公里。

氣候

本鄉氣候特徵呈典型溫帶半乾旱型。溫涼乾燥,高寒多風,乾旱少雨,無霜期短,日照充足,多災害性天氣。年平均降雨量250毫米;極端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25.4℃;年太陽輻射量145.58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2766.4小時;無霜期123天,歷史最大凍土層171厘米;水資源極其匱乏,地表、地下水質苦澀,無法飲用,人畜生活用水主要來源於天然水儲蓄。

其他

行政區劃:轄8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情況:總人口7000人(2017)。
四通情況:有6個村通電,8個村通郵、通公路。
文教衛生:有各類學校22 所,教師78人,在校學生 1551人。有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4人,病床5張。
經濟指標:2002年,糧食總產量3282.88噸,農業總產值1139.52 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80元,財政收入34.49347萬元。
名優特產:羊羔肉、羊絨、蕎麥、燕麥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