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61戶通自來水,有5戶飲用井水,不存在飲水困難。有61戶通電,有5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和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8戶(分別占總數的86.89%和 45.9%)。到街道辦事處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 3輛,機車6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2戶。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79.90畝(其中:水田69.80畝,地110.10畝),人均耕地0.80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0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3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9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400畝,其他面積120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市。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2.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3.35%。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5.9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2.00萬元,占總收入的33.35%;畜牧業收入18.08萬元,占總收入的27.4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0頭,肉牛1頭);林業收入1.91萬元,占總收入的2.9%;第二、三產業收入12.68萬元,占總收入的19.22%;工資性收入9.15萬元,占總收入的13.87%。農民人均純收入231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1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0人(占勞動力的30.97%),在省內務工20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9.90畝(其中:水田69.80畝,地110.10畝),人均耕地0.7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0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58.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26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400畝,其他面積12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市。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7.4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6.67%。有專業合作組織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35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3戶,共鄉村人口233人,其中男性116人,女性117人。其中農業人口233人,勞動力13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部分少數民族混居。其中傣族3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街道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5公里,距離街道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南信橋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鳳翔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4.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人,其中小學生23人,中學生7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生產投入不足。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依靠科技增效率,扎紮實實推進經濟林果,計畫到2010年,完成大棚蔬菜種植100畝,核桃800畝、茶葉900畝。
地圖信息
地址:臨滄市臨翔區中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