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子國城遺址是湖南省人民政府1956年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汨羅市城關鎮西北的羅城,現屬岳陽市屈原管理區河市鎮古羅城村一組。為汨羅江下游南岸自翁家港至馬頭槽之間一塊廣闊的土洲。
汨羅江幹流在羅城北自東南向西北流過,在羅城以南有其支流李家河,繞城址南面自東向西流過,在城址西南角向南經劉墩墈進桃木港在河夾塘諸如汨羅江另一支流河市河。羅城北與羅山(又名汨羅山、徽山、烈女嶺)隔江相望,西鄰雞公灘東周遺址,南與劉墩墈隔李家河相眺,西北毗鄰河夾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羅子國遺址
- 年代:商周
- 主要姓氏:羅
- 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遺址布局,羅國,相關詩作,古羅城,古羅城,地域範圍,
歷史沿革
1957年,湖南省文管會對羅城進行了小規模調查與試掘,1985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岳陽市文物普查辦對羅城再次進行了全面調查,1992年底至1993年元月,岳陽市文物工作隊對羅城進行了第三次考古調研和全面試測,並進行了小型試掘,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進行了複查。
遺址布局
羅子國城址整體略呈長方形,南面略向內凹。城址東南長約590米,西北寬400米,總面積約23.6萬平方米。城址東面護城河原系李家河,南、西三面護存河均保存甚好,現存寬約5—10米,深淺不一,最淺處亦超過3米。北面城牆及西面大部城牆保存較好,牆基寬達14米,牆高3米,系用黃土分層夯築而成。城址西北部,中部地面散見建築遺存板壓、筒瓦和生活器皿如陶鬲、陶豆殘片。城址西南部位原有一小山丘名豬形心,只見建築遺存,應為建築基址。城址內試掘出土有陶鬲、盂、豆、罐。依據陶器的類型學研究,羅國城址內所出的鬲、盂、豆、罐年代在春秋中期,因此,城址始建年代至遲在春秋中期。
目前已入圍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不久將由國務院公布。
羅國
春秋時東周莊王七年(前690年)被楚國所滅,其遺民被強遷至枝江(今湖北秭歸附近)。次年,因楚國都城自丹陽(今河南省淅川縣)南遷,羅國子民靠近楚國的新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而再次被遷徙至湘江流域,在今湖南汨羅附近。
羅國滅亡後,遺民以國為姓,是羅姓的起源。
1957年,在汨羅羅水與汨水會流處南岸之小洲上發掘羅子國城遺址,城址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490米,南北400米,出土有春秋戰國時期文物,與羅國子民遷此築城之歷史和城址吻合,定為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岳陽境內有兩個古城邦小國:一個是南湖岸邊的古麋子國,一個是汨羅江畔的古羅子國。據古籍和地方志記載:春秋時洞庭湖東南岸,曾經有麋、羅兩個小國,被楚國兼併後,幾經周折遷至湖南。原羅子國子民大部分集居於洞庭湖東南的汨羅江畔,相傳是春秋時古羅子國“皇城故址”。古城遺址位於湖南省原湘陰縣河市鄉(現岳陽市屈原行政區河市鎮)土洲上,四面環水,西南兩面是李家河;東面是汨水,北面是李家河與汨水相匯合的地方。羅子國城遺址位於汨羅市城北偏西約4公里的屈原行政區河市鎮,東北距南陽里的屈原故居遺址約2公里,距玉笥山區元聚脂遺址約4公里,地勢平坦,汨羅江縈繞其旁,構成一個小小的三角洲。遺址尚有斷斷續續的城垣和護城河遺蹟。
羅子國是商周時期的一個古老的子爵小國。它是由一個善捕鳥雀的羅部落,而成為一個小小的國家,原居住在甘肅正寧附近,後遷移東來。從它的興起到滅亡不短的過程中,只是充當附屬國的角色。以後,雖在對楚一戰中,獲得了一次勝利,又因由驕而淫,弄得國政日衰,走上了一條亡國之路。約在公元前690年,羅子國被楚周武王所滅,其子孫便以國為姓,改為羅氏。滅國之後,羅子國部分遺民遷徙至岳州南境。
楚周武王為了避免在北進時遭到羅子國遺民的干擾,並滿足修築楚都丹陽城大批勞力的需要,又把羅子國的遺民從宜城裹脅到丹陽附近的枝江(今湖北枝江),將羅變成自己的附庸,置於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後來,楚周文王遷都於郢,因羅在枝江,逼近郢都,臥榻之側,豈容他入酣睡,於是又將羅的遺民遷到洞庭湖東南的汨羅江一帶。至今尚留有的羅子國古城城垣和護城河遺蹟。
1957年,湖南博物館曾在此發掘,測量出城垣東西長490米,南北寬400米。北城廓保存較好,牆基寬14米,殘高約3米。用黃土夯築而成,夯土中雜有少許的灰燼和泥質灰胎陶片,屬戰國以前的文化遺存。城內城內西南部又成25米、寬7米的土台,堆積有筒瓦、板瓦及繩紋陶片。城址東面有文化遺物和墓碑,出土有灰陶繩紋鬲、豆、罐、缽及一些繩紋硬胎陶片等。從出土陶器的質地、器型、飾紋的風格來看,與長沙楚墓中出土的陶器風格基本一致。可知,城址的時代當屬春秋戰國時期。《漢書·地理志》有“長沙羅縣”、“楚文王徙羅子自枝江居此”的記載,羅子國後被楚國所滅,成為楚國南方的一個重要城邦。古羅子國城址周圍,發現有斷斷續續的春秋戰國文化遺存和墓碑,在汨羅山還發現了戰國至西漢時期的公共墓地,都與羅子國城有著密切的關係。
相關詩作
古羅城
[清]周韞祥
匹馬南來汨水頭,古羅城郭慘蕭颼。千尋老樹埋荒谷,一抹青山界古丘。
長樂鍾殘啼鳥散,壞垣雲斷老猿愁。湘中剩有張王廟,斜日靈旗冷暮秋。
長樂鍾殘啼鳥散,壞垣雲斷老猿愁。湘中剩有張王廟,斜日靈旗冷暮秋。
古羅城
[清]徐柱
春秋羅子國,土城峙江滸。高可二丈余,圍不三里許。按位關四門,兩山蹲如虎。
城中墾熟田,掌平無隙土。傳聞風雨夜,隱隱鳴金鼓。往往田之中,耕穫甌鼎古
年年山鳥啼,歲歲山花吐。屈指胙土已歷千餘年, 而今誰是山鳥山花主?
地域範圍
古羅子國是當時汨羅江流域方圓5000平方公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曾經寫作、生活過的地方。與屈子祠具有同樣的歷史價值。古羅子國的活動範圍,在古麋子國的南面,主要在汨羅江流域。由於羅人的關係,把一條無名溪江改為羅水。范致明《岳陽風土記》云:“洞庭之南,羅水出焉。”《清一統志》云:“盧水源出盧山,南流逕故縣城,至雙江口入汨,以其流逕古羅縣,故一名羅水。”盧水是羅水的一以,應是先因羅國所在而叫羅水,羅水流入湘江處叫羅淵,見於《水經注》,因位於羅水與羅國故地,才叫羅縣。光緒《湘陰圖志》卷二十水志:“案羅水源出巴陵羅內(一名羅里),以北斗嶺周環羅列其中,有三源九井,謂之羅內,故得羅水之名,”其實,“羅水源出巴陵縣葛藤尖”,即今岳陽縣渭洞鄉桂峰村葛藤尖。羅水西流叫枯港,三十五里經羅內,再西南流叫松溪,以下才叫羅水,八十八里至汨羅市紅花鄉雙江村的小江口入於汨水,才合稱汨羅江。清末“夏時漲水,深約二丈有奇,面闊約三十丈;冬時漲落,不通舟楫。”羅內的名稱,系羅國活動之地,並非“周環羅列”而名。在汨羅江北岸的楚塘鄉(今屈子祠鎮)楚南村有汨羅山,又叫羅山,屈子祠前有羅淵,皆以羅國活動地域而名。古羅子國以北就是古麋子國的活動範圍。到戰國初,楚於今湖南一帶置黔中郡,而麋、羅等附庸國宣告終結,都統轄於黔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