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勒子,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羅勒Ocimum basilicum L.和毛羅勒O.basilicum L.var.pilosum(Willd.)Benth.的果實。羅勒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在長江以南地區有逸為野生。毛羅勒在河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有栽培,間或有逸為野生。具有清熱,明目,祛翳之功效。常用於目赤腫痛,倒睫目翳,走馬牙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羅勒子
- 別稱:蘭香子、光明子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唇形科
- 屬:羅勒屬
- 種:羅勒和毛羅勒
- 採收時間:9月間
- 用量:內服:煎湯,3-5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一、藥材性狀,二、飲片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果實。
性味
味甘、辛,性涼。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清熱,明目,祛翳。
主治
目赤腫痛,倒睫目翳,走馬牙疳。
相關配伍
治目赤腫痛,眼生翳膜:羅勒子2.5-4.5g。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外用:適量,研末點目。
使用注意
《江蘇藥材志》:“凡風寒頭目作痛者忌用。”
炮製
一、採集加工
9月間採收成熟的果實,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淨雜質,篩去灰屑。不宜用水淘洗,以免粘連成團。
形態特徵
1、羅勒:一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芳香。莖直立,四棱形,上部被倒向微柔毛,常帶紅或紫色。葉對生;葉柄長0.7-1.5cm,被微柔毛;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m,寬1-3.5cm,全緣或具疏鋸齒,兩面近無毛,下面具腺點。輪傘花序有6,組成有間斷的頂生總狀花序,通常長10-20cm,各部均被微柔毛;苞片細小,倒披針形,長5-8mm,邊緣有緣毛,早落;花萼鐘形,長4mm,外面被短柔毛,萼齒5,上唇3齒,中齒最大,近圓形,具短尖頭,側齒卵圓形,先端銳尖,下唇2齒,三角形具刺尖,萼齒邊緣具緣毛,果時花萼增大、宿存;花冠淡紫色或白色,長約6mm,伸出花萼,唇片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寬大,4裂,裂片近圓形,下唇長圓形,下傾;雄蕊4,二強,均伸出花冠外,後對雄蕊花絲基部具齒狀附屬物並且被微柔毛;子房4裂,花柱與雄蕊近等長,柱頭2裂;花盤具4淺齒。小堅果長圓狀卵形,褐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2、毛羅勒:疏柔毛羅勒、疏毛羅勒。一年生草本,高20-70cm。芳香。莖直立,多分枝上升,被極多疏柔毛。葉對生;葉柄被極多疏柔毛;葉片長圓形,長約在2.5cm以下,邊緣有疏鋸齒或全緣,有緣毛,上面疏生白色柔毛,下面散布腺點。輪傘花序,有6朵花或更多,組成有間斷的較長的頂生總狀花序,被極多疏柔毛;苞片狹卵形或披針形,邊緣有緣毛,早落;花萼鐘形,長3-7mm,外面密被具節長柔毛,萼齒5,上唇3齒,中齒最大,近圓,具短尖頭,側齒卵圓形,先端銳尖,下唇2齒,三角形,具刺尖,萼齒邊緣均具緣毛,果時花萼增大、宿存;花冠淡粉紅色或白色,長6-9mm,伸出花萼,唇片外面密被長柔毛,上唇寬大,4裂,裂片近圓形,下唇長圓形,下傾;雄蕊4,二強,均伸出花冠外,後對雄蕊花絲基部具齒狀附屬物並且被短柔毛;子房4裂,花柱與雄蕊近等長,柱頭2裂;花盤具4淺齒。小堅果長圓形,褐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1、羅勒: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在長江以南地區有逸為野生。
2、毛羅勒:在河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有栽培,間或有逸為野生。
性狀鑑別
一、藥材性狀
小堅果卵形,長約2mm,基部具果柄痕,表面灰棕色至黑色,微帶光澤,於擴大鏡下可見細密小點。質堅硬。橫切面呈三角形,子葉肥厚,乳白色,富油質。氣弱,味淡,有粘液感;浸水中果實膨脹,表面產生白色粘液質層。
以顆粒飽滿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性狀”項。
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
相關論述
《江蘇藥材志》:“能明目祛翳。並用作避孕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