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國(中國國家話劇院選送的實驗戲劇)

羅剎國(中國國家話劇院選送的實驗戲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剎國》由編劇黃維若創作於2008年,取材於《聊齋志異》中的《羅剎海市》,曾發表在《新劇本》。 作品結合皮影、儺戲面具、現代舞等元素,講述了一個怪誕卻引人思考的故事,自2016年底首演以來在世界範圍內已上演了60餘次。

《羅剎國》是一部具有實驗探索意義的作品,其亮點就是採用形體戲劇的表現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戲劇舞台的形體表現力來完成敘事及表意。

第27屆開羅國際實驗戲劇節11日晚在位於開羅的埃及國家劇院閉幕。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中國國家話劇院選送的實驗戲劇《羅剎國》獲舞台錄製表演單元最佳表演獎第二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剎國
  • 首演時間:2016年12月16日 
  • 編劇:黃維若
  • 導演:趙淼
  • 出品人:周予援
  • 監製:景小勇、戈大立、白雪峰、田沁鑫
劇情簡介,角色介紹,獲獎記錄,幕後製作,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虛無縹緲的羅剎國位於一座四面環海的島嶼之上,那裡住著面相醜陋又行動怪異的羅剎鬼。一個叫馬驥的人類遭遇命運安排落難至此,經歷了種種奇遇。當馬驥明白了羅剎國以醜為美的進階標準,他開始學習和適應,漸漸磨滅了回歸人類世界的希望,更是放棄了尋找為何飄落至此的緣由。目小紅的出現,讓墮落於此的馬驥再次喚起出逃與回歸的想法,但這一切都太晚了。
羅剎國
羅剎國 話劇現場

角色演員介紹

  • 羅剎國
    馬驥
    演員:楊軍君
    落難至羅剎國的人類

獲獎記錄

藝術類

2020-9
開羅國際實驗戲劇節舞台錄製表演單元最佳表演獎第二名
獲獎
獲獎作品:羅剎國  

幕後製作

為得形體劇之精髓,劇組提前三個月開始了《羅剎國》的創排,對演員進行戲曲身段、當代舞等形體訓練以及面具、皮影等技術操作訓練。這部戲中體現現代劇場意識,使其呈現方式更加豐富、更加多元化,並溝通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戲裡可能包括現代舞,又包括傳統的儺戲,音樂既有現代的電子音樂,又和傳統音樂貫穿到一起。
《羅剎國》中的面具是中國首例皮影面具,而且,面具並不是戴在臉上,演員們將手執眼睛往上看的皮影化面具進行表演,這是面具與人的身體的合二為一的挑戰,體現人性表里不一的複雜。在造型上,演員的臉將是全白,體現了羅剎鬼的特性。演員在熟練操作皮影之餘,要按照戲曲身段,上下舞台必須有準確的步數,節奏精準。值得一提的是,該劇舞美特製了一個一米五高的皮影來烘托氛圍。
羅剎國(中國國家話劇院選送的實驗戲劇)
羅剎國 話劇現場

作品評價

非常先鋒的戲劇。改編自《聊齋志異》里的故事,用的卻是現代形體劇的表演方式,皮影、儺戲和現代舞、電子音樂混搭,竟絲毫沒有不協調之感,像一盤風味獨特的大餐。羅剎國以醜為美,越醜越有權勢,為了活下去,流落到這裡的人不得不戴上醜陋的面具裝“鬼”,放棄“人”的身份的同時靈魂也漸漸墮落。結尾劇情反轉,羅剎鬼王尚且善心未泯,願意救人,想要害死主角的反而是他的同類。其中的黑色幽默,發人深思。 (人民日報評)
《羅剎國》的亮點在於它展現了人性的變化,人怎么為了能活下去而改變自己的本心,並且比“鬼”還厚顏無恥,而羅剎女為愛犧牲,又展現了一種“人”的力量,一種人格的升華。人也好,鬼也好,其實都帶有隱喻性質, 《羅剎國》如同一個人性寓言,刻畫了人性的多變與複雜性。(騰訊網評)
作為一部具有實驗探索意義的作品,《羅剎國》最大亮點是採用形體戲劇的表現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戲劇舞台的形體表現力來完成敘事及表意,並將傀儡戲、戲曲、面具戲、當代舞等多元藝術元素有機融入其中。(中國新聞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