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斯坦福畢業於貝勒大學,早先是美國地產發展商。 2009年,艾倫·斯坦福被控導演涉及140個國家的龐氏騙局。20世紀80年代,通過經營父親的房地產公司攫取財富。父親退休後,他於1990年將公司轉到安提瓜。斯坦福金融集團最多時管理著510億美元(3439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斯坦福成為加勒比島最大的捐贈人,這為他贏得了騎士身份。此外,他還是2008年美國丹佛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要捐助人,獲得了前總統柯林頓以及議長南希·佩洛西的稱讚。
然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謊言之上。斯坦福多年來一直欺騙投資者,對投資和安全收益撒謊。據報導,美國當局調查了斯坦福長達15年,但是直到其詐欺同謀麥道夫認罪後,他們的努力才取得成效。斯坦福據說還因為墨西哥海灣販毒集團洗錢受到調查。斯坦福目前被拘押在美國,等待詐欺審判。他的律師宣稱,斯坦福在獄中健康日益惡化,為此向法官提請保釋。
發家史
繼大騙子麥道夫之後,美國金融界又曝出驚人詐欺案。此次的主人公是擁有斯坦福國際銀行(SIB)、斯坦福集團公司和斯坦福資本管理公司的億萬富翁艾倫?斯坦福(Allen Stanford)。2月17日,美國證監會SEC指控其旗下三家公司涉嫌80億美元的欺詐。10天后,這項指控被修正為:艾倫?斯坦福及其旗下企業一名高管在過去10多年間,利用“大型龐氏騙局”挪用投資人大量資金。
雙重國籍 雙面人生
擁有美國和安提瓜雙重國籍的斯坦福,人生也呈現出雙面。在59年人生歷程中,他的所作所為屢為世人褒貶,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光鮮外表下的另一面。
提到“斯坦福”這個姓氏,很多人會想起美國著名高校——史丹福大學。這所綜合排名位居全美前五的大學,不僅是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研習之所,也成為艾倫?斯坦福用來為自己臉上貼金的一個重要砝碼。為了建立與史丹福大學的聯繫,艾倫大費心機。一方面,他一直向外界宣傳自己與史丹福大學的創始人利蘭?斯坦福的遠房親戚關係,另一方面用金錢來“攀親”,艾倫資助了位於薩克拉門托的利蘭?斯坦福大廈重建工程,並藉此機會證明自己的“高校血統”——他稱此次資助是“為了保存斯坦福家族的重要歷史”(聽起來像是自己的家族)。可惜,史丹福大學並不因為銀子就認下這門親,校方發言人隨後聲稱“我們沒有發現艾倫?斯坦福與利蘭?斯坦福有任何血緣關係。”之後,艾倫還做過一些無謂的“掙扎”,他僱傭了兩名系譜專家,可惜他們也沒能給出有力的證據。
與史丹福大學這個系譜里最有名望的家族“攀親”不成,艾倫便努力構造自己的光鮮企業歷史。據一本名為《羅帝斯報告》(The Lodis Report)的集團內部刊物描述,斯坦福集團曾僱傭一家“可以幫助追溯家族最最源頭”的公司來專門打造企業形象。另外,作為斯坦福集團的領導者,斯坦福還喜歡把自己描述成天生的成功人士,仿佛“失敗”二字從未出現在他的人生字典中。但事實上,艾倫大學畢業後的第一次創業便是以失敗告終的。大學畢業後,艾倫開了一家健身會館。根據美國法院的資料,1983年,因為拖欠房租,法院判決艾倫付給房東房租加利息總計31800美元,這段往事對於追求光鮮完美的艾倫來說,一定是最不願提起的一筆。
當然,艾倫最廣為人知的還是他體育愛好者的身份。儘管如此,外界對於他在體育方面的看法卻無法統一。一種看法認為他為體育事業慷慨解囊,做出了突出貢獻。艾倫參與贊助多項賽事,包括高爾夫球、網球、馬球、帆船等,其中付出最多的要數板球項目了。雖然他從來沒有打過板球,但在這項大英國協國家最愛的運動中,他一擲千金,豪氣乾雲。除了每年拿出2000萬美金打造斯坦福超級20系列賽外,斯坦福的資金幾乎支撐著整個西印度群島的板球運動,甚至可以說是他拯救了西印度群島的板球運動。斯坦福說,“當時西印度群島板球隊已近垂死,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努力改變這種狀況,不能讓它就這樣死掉。”另外,他還拿出350萬美元在美國推廣此項運動。
儘管一擲千金,但體育界很多人並不歡迎斯坦福這樣的富豪。前英格蘭國家板球隊隊長麥克?阿瑟頓就認為:“英國的板球在斯坦福的操控下變得有點眼花繚亂,人們不清楚為什麼自己會卷進來。”然而,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他在球場的肆意作為和放蕩不羈。外界一直有評論認為他將“新色情”引入了曾被認為是“紳士運動”的英國板球界,在一張斯坦福坐擁三位球員女友(其中一位竟是孕婦)的照片曝光之後,斯坦福在英國板球界的聲譽更是每況日下。據報導,他有時候會以投資者或老闆的身份走進英格蘭隊的更衣室,猥褻和調戲球員的妻子或女朋友。在英格蘭板球隊的更衣室中,常常可以聽到球員的小聲抱怨:“這個大搖大擺的傢伙,仿佛他擁有這裡的一切!”
在英國,能夠允許艾倫“大搖大擺”、“來去自如”的可能只有板球場,而在安提瓜,情況就大為不同。在這裡,艾倫不僅控制板球運動,甚至控制著該國的經濟命脈。據報導稱,這裡幾乎所有的財富都和這位來自德克薩斯州的大佬有關係。他和政府關係密切,甚至幫助執政黨打擊反對黨的勢力。他收購了安提瓜島的銀行以及一條定期航線和一家報紙,他大舉投資,因此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故而在普通民眾心目中的地位甚至高於政府,有報導稱“安提瓜島的人寧願說政府的壞話也不願意批評他一句。”2006年,在安提瓜島政府的請求下,斯坦福被威塞克斯伯爵愛德華王子授予爵士頭銜,他也成為第一個被大英國協國家授此殊榮的美國人。不過,就算如此,也並不是每個安提瓜島人都歡迎他。現任總理鮑德溫?斯潘塞就指責上任總理縱容斯坦福在安提瓜島擁有了太多的權力:“這個男人對我們整個國家都有留置權,仿佛已經成為國王。”記者科林?奧尼爾更直截了當地譴責道:“斯坦福在我們島嶼的歷史,就相當於一次對一個大陸掠奪和搶劫的歷史。”
光鮮外面 只為騙局
現在看來,無論是與史丹福大學攀“親戚”、打造企業形象,還是贊助體育賽事、擴大知名度與影響力,斯坦福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自己的騙局“借力”。在他的行騙過程中,他人生的每一個亮點都作為魚餌被充分地挖掘與利用,並藉此提高自己及公司的可信度與誠信力,從而吸引更多的魚兒上鉤。
在斯坦福集團網站視頻上,人們可以看到斯坦福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擁抱以及前總統柯林頓當面稱讚他的畫面。此外,斯坦福資本管理公司的網頁上也大篇幅地介紹他贊助過的體育賽事和家族史,而作為一家投資公司、金融集團,最為關鍵的盈利模式和投資策略卻含糊其辭,一帶而過。從網站關於投資理念的介紹中,記者只能發現諸如“無論市場如何波動,我們的目標是提供持續穩定的回報”以及“我們減少市場波動影響的方法是複雜以及難以理解的”等之類籠統含糊的說辭,對偏好何種投資以及如何配置資產等關鍵問題均避而不談。
儘管如此,由於斯坦福集團提供高額穩定的投資回報率,很多投資者對其投資策略也並不在意。但其提供的投資回報率已經“高到讓人不敢相信”、“違背經濟發展規律的”地步。根據公司網站披露的SIB的年報,自1995年以來,SIB每年都固定地提供10.3%~15.1%的投資回報;一張本金為10萬美元的斯坦福銀行一年期存款單,年收益率高達4.5%,而同樣的錢存在摩根大通銀行卻只能獲得1.5%的收益。
不僅如此,斯坦福還高薪僱傭銷售人員大肆宣傳公司的產品。據斯坦福集團兩名離職人員介紹,斯坦福僱傭的經紀人都是曾任職於美林、瑞銀等大型投資公司的銷售人員。出於對經紀人的信任,那些對金融領域不太了解的投資者將錢轉到了斯坦福的公司。
就這樣,在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清楚自己的錢被用在何處的情況下,斯坦福集團的財富卻在穩定增長,從美國到拉丁美洲再到歐洲無一例外地吸收到大量存款。與此同時,斯坦福本人的財富也急劇膨脹,根據《福布斯》估計,2008年斯坦福個人財產有22億美元,全美排名第205位。
那么,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按照美國證監會的說法,艾倫?斯坦福及SIB財務長詹姆斯?戴維斯(James Davis)每個月為旗下安提瓜銀行所售存款證設定回報率,然後由銀行會計偽造財務報告,令賬務顯示“並未實際獲得的投資收入”。利用這種方法,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斯坦福及戴維斯兩人以“虛假個人貸款”形式挪用投資人至少16億美元。
騙局揭發 遺患無窮
從麥道夫騙局被揭發開始,美國政府就著手調查一些收益異常的投資公司,斯坦福公司也被列入監察範圍內。其實早在今年1月,獨立金融分析師亞歷克斯?達爾馬蒂(Alex Dalmady)就在委內瑞拉一份經濟學雜誌上發表了一個報告,對斯坦福公司的財務記錄表示質疑。他將麥道夫騙局比作“金融鴨子”(意指讓人不能相信、無可比擬的好事),而在對斯坦福公司進行分析後,他認為“SIB有羽毛、呱呱叫、走路左搖右擺、腳上有蹼”,是一隻典型的“金融鴨子”。此文一石激起千層浪,投資者開始紛紛撤出資金。此時,斯坦福旗下公司開始從美國向外轉移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最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採取了行動。
2月17日,斯坦福案曝光後,世界各地一片譁然,聲音最大的當然也是他影響力最大的加勒比海地區。據媒體報導,在案件曝光的次日,斯坦福金融集團旗下的安提瓜銀行,至少有600人排隊等候提現,即使當地貨幣當局擔保該行擁有足夠的資金儲備也無濟於事。安提瓜總理斯潘塞表示,“斯坦福欺詐案”對該國造成的打擊可能是“災難性的”。同樣的情形還出現在加拉加斯,根據委內瑞拉一名官員的預測,該國投資者在美國SIB中投資了大約25億美元。
除了銀行大量擠兌以外,斯坦福案在體育界也引起了騷動。案情曝光後,英格蘭和西印度板球俱樂部立即終止了和他的贊助關係,今後賽事將如何進行下去目前仍是個未知數,一些與其簽約的球員和球隊也茫然不知所措。紐約揚基棒球隊的兩位外野手強尼?達蒙和哈維爾?納迪,已經因為自己在斯坦福銀行的賬號被封,連生活支出都成了問題。
如果要說這件事有什麼好的影響,可能要算斯坦福曾經的政治捐款轉贈給慈善機構了。另外,一件又一件的欺詐案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人們,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高收益。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斯坦福在公司的業務通訊上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致富從來沒有、也不會有捷徑可走,致富需要訓練、知識、經驗、勤勞和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