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西米連·佛朗索瓦·馬里·伊西多·德·羅伯斯庇爾(羅伯斯庇爾)

馬克西米連·佛朗索瓦·馬里·伊西多·德·羅伯斯庇爾

羅伯斯庇爾一般指本詞條

馬克西米連·佛朗索瓦·馬里·伊西多·德·羅伯斯庇爾(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1758年5月6日-1794年7月28日)法國革命家、政治家。法國大革命時期重要的領袖人物,是雅各賓派政府的實際首腦之一。羅伯斯庇爾出生於法國北部加來海峽省阿拉斯市,父親、祖父和曾祖父都是當地律師,傳說是愛爾蘭移民的後裔。1794年6月4日,國民公會全體代表一致推舉羅伯斯庇爾為主席,7月27日,發生“熱月政變”,羅伯斯庇爾被逮捕,第二天被送上斷頭台,年僅3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西米連·佛朗索瓦·馬里·伊西多·德·羅伯斯庇爾
  • 外文名: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加來海峽省阿拉斯
  • 出生日期:1758年5月6日
  • 逝世日期:1794年7月28日
  • 職業:律師、政治家
  • 畢業院校:巴黎大學
  • 信仰:自然神論
  • 主要成就:雅各賓派領袖人物
  • 政黨雅各賓派
個人資料,生平經歷,熱月政變,自由立法思想,評價影響,死亡之謎,革命重要人物,

個人資料

1758年5月6日,羅伯斯庇爾出生在阿爾圖瓦郡阿拉斯城。祖父和父親都是律師。他的童年時代由外祖父撫養和教育,起先在阿拉斯城上學。1769年轉入法國當時著名的巴黎路易學校,他勤奮好學,成績優異。1778年進入巴黎大學學法律,在這裡他孜孜不倦地閱讀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尤愛讀盧梭的著作。曾專程到愛爾曼諾爾拜訪盧梭,十分信仰盧梭的學說。1781年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在巴黎,參加了雅各賓俱樂部,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791年的羅伯斯庇爾1791年的羅伯斯庇爾
1791年,羅伯斯庇爾成為雅各賓派的領導人物。在制憲會議中,他進行了反對國王、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鬥爭,取消了工人和城市貧民的統治。1792年8月起義後,被選入巴黎市政府和國民公會,他堅決主張處死國王路易十六和抗擊普魯士奧地利的干涉軍,1793年5月起義後,他領導雅各賓派政府,頒布1793年憲法、摧毀封建土地所有制,平息吉倫特派叛亂,粉碎歐洲各君主國家的干涉,在保衛和推動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向前發展中起了很大作用。
馬克西米連·佛朗索瓦·馬里·伊西多·德·羅伯斯庇爾(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1758年5月6日-1794年7月28日)是法國革命家,法國大革命時期重要的領袖人物,是雅各賓派政府的實際首腦之一。 1758年5月6日,羅伯斯庇爾出生在阿爾圖瓦郡阿臘斯城。祖父和父親都是律師。他的童年時代由外祖父撫養和教育,起先在阿臘斯城上學。1769年轉入法國當時著名的巴黎路易學校,他勤奮好學,成績優異。1778年進入巴黎大學學法律,在這裡他孜孜不倦地閱讀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尤愛讀盧梭的著作。曾專程到愛爾曼諾爾拜訪盧梭,十分信仰盧梭的學說。1781年大學畢業後回到故鄉。在巴黎,參加了雅各賓俱樂部,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791年,羅伯斯庇爾成為雅各賓派的領導人物。在制憲會議中,他進行了反對國王、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鬥爭,取消了工人和城市貧民的統治。1792年8月起義後,被選入巴黎市政府和國民公會,他堅決主張處死國王路易十六和抗擊普奧的干涉軍,1793年5月起義後,他領導雅各賓派政府,頒布1793年憲法、摧毀封建土地所有制,平息吉倫特派反革命叛亂,粉碎歐洲各君主國家的干涉,在保衛和推動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向前發展中起了很大作用。
1794年6月4日,國民公會全體代表一致推舉羅伯斯庇爾為主席,6月8日,他主持了慶祝新信仰的最高主宰儀式,當他出現在民眾面前時,民眾高唱讚美歌,熱烈地向他祝賀。羅伯斯庇爾的威望空前高漲。但是,也就在這個時候,大資產者和大革命過程中發了橫財的“新富人”,暗中醞釀著一場新的陰謀,7月27日,果然發生了反革命"熱月政變",羅伯斯庇爾被逮捕,第二天被送上斷頭台,死時只有36歲。

生平經歷

早年生活 羅伯斯庇爾出生於法國北部加來海峽省阿拉斯,父親、祖父和曾祖父都是當地律師,傳說是愛爾蘭移民的後裔。他是4個孩子中的長子,是父母婚禮4個月後出生的。羅伯斯庇爾6歲時,母親因難產去世,父親隨後離家出走,到處遊歷,1777年死於德國曼海姆,他們幾個孩子由外祖母和姑媽分別撫養。
羅伯斯庇爾羅伯斯庇爾
1770年由阿拉斯當地神父給予獎學金名額,羅伯斯庇爾來到巴黎路易大王學院學習。他在學校的好友中包括日後法國大革命的風雲人物之一卡米爾·德穆蘭。羅伯斯庇爾學習勤奮,拉丁文和希臘文成績優秀,得到“羅馬人”的外號。1775年,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瑪麗·安東尼特在登基典禮後經過學院,羅伯斯庇爾代表全校向國王背誦教師寫好的拉丁文獻辭。1780年從法學院畢業,1781年獲得法學士學位。
同年夏天,羅伯斯庇爾回到故鄉,年底被阿拉斯法庭接納,開始從事律師工作。1782年初被任命為阿拉斯主教法庭五名法官之一。他受盧梭影響很深,經常為明顯受到不公待遇的人們辯護,勝訴率較高。1783年,在阿拉斯附近居住的德·維塞爾(de Vissery)因安裝富蘭克林發明的避雷針引起鄰居抗議,羅伯斯庇爾在朋友及庇護人比薩爾(A-J.Buissart)的幫助下為其成功辯護,案件曾引起全國關注。
羅伯斯庇爾在阿拉斯的生活相對平靜,不時與當地一些律師和學者來往,並參與當地文藝活動。曾被阿拉斯科學院接納為院士,後來還當選為阿拉斯文學院院長。他在這一期間結識了將在法國大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約瑟夫·富歇(Joseph Fouché),以及他日後在公安委員會的同事拉扎爾·卡諾(Lazare Carnot)。
從三級會議到制憲會議
1788年,法國面臨經濟政治危機,要求召開三級會議的呼聲不斷。羅伯斯庇爾發表了《致阿圖瓦人民書——論改革阿圖瓦三級會議的必要性》(按當時的區劃阿拉斯屬於阿圖瓦郡),敘述中世紀以來當地三級會議歷史,強烈抨擊阿圖瓦貴族強占了理應屬於人民的權力,剝削壓迫普通民眾,呼籲進行制度改革。文章中提及路易十六仍使用了尊敬的語言。王室宣布召開三級會議後,他積極投入了競選工作,成功當選為第三等級代表,1789年5月離開阿拉斯。在凡爾賽期間,他曾發言提議教會人士與第三等級聯合,而在一位主教以救助饑荒為由勸說第三等級與一二等級合作時,他發言抨擊教會生活奢侈。儘管他的演說不像米拉波等代表那樣富於個人魅力,但他迅速提高演講水平,在三級會議及制憲會議期間共發言276次,在代表中排第20位。他在演講中支持男性公民普選權、反對國王否決權、支持賦予猶太人民權、呼籲廢除奴隸制和死刑,反對新聞審查,但並未發言反對禁止工人組織工會並舉行罷工的法案。他的提議很少被採納,但迅速為他在全國贏得了極高聲望,使他獲得了“不可腐蝕者”的稱號。
羅伯斯庇爾羅伯斯庇爾
他當時的另一個主要活動場所是雅各賓俱樂部。在這裡他的影響更為明顯,1791年3月31日曾當選俱樂部主席,導致拉法耶特憤而離開。1791年6月,路易十六和王室成員企圖潛逃被發現,羅伯斯庇爾在制憲會議要求廢黜國王,但表示並不支持建立共和國。制憲會議決定宣布路易十六無罪後,他起初支持科德利埃俱樂部在練兵場舉行抗議請願,但隨後說服雅各賓俱樂部撤回支持。7月17日的練兵場慘案後,以拉法耶特為首的君主立憲派和雅各賓俱樂部徹底決裂,羅伯斯庇爾成為雅各賓派的領袖之一。 戰爭和審判國王
1791年9月3日,制憲會議通過憲法,30日會議解散。由於羅伯斯庇爾的提議,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原制憲會議成員不能參加新成立的立法會議選舉。他在制憲會議結束後返回故鄉阿拉斯,直到11月才回到巴黎。在此期間,奧地利和普魯士組成了第一次反法聯盟,戰爭的陰雲籠罩著法國。立法議會中吉倫特派的領袖之一布里索呼籲懲罰逃亡貴族並直接向列強發起主動進攻。國王和王后希望依靠外國勢力恢復昔日的王權,也同樣積極支持法國表現出強硬態度。
羅伯斯庇爾返回巴黎後起先也擁護吉倫特派的好戰立場,但隨後改變了看法,從12月初起與布里索展開了長達數月的激烈辯論。除在雅各賓俱樂部發表演講外,他還創辦了《憲法保衛者報》表達自己的觀點。他聲明自己並非反對一切戰爭,但指出法國並未做好戰爭準備,人民手中缺乏武器,而軍隊掌握在貴族手中,而宮廷陰謀推翻革命,真正的敵人其實在法國內部。他駁斥了布里索等人向歐洲輸出革命的說法,指出外國民眾不會熱情地歡迎侵略者。他強調戰爭會大大限制自由民主,而很容易引向軍事獨裁。
儘管羅伯斯庇爾繼續得到雅各賓俱樂部的支持,但當時的巴黎並不歡迎他的反戰言論,他的聲望一度降低,而法國最終在1792年4月20日向奧地利宣戰。戰爭爆發初期,法國部隊接連失利,而王室也和吉倫特派發生激烈衝突。羅伯斯庇爾起初仍然主張維持君主立憲制,反對通過起義實現共和,希望通過立法會議爭取民主,但在7月開始逐漸向準備起義的科德利埃俱樂部靠攏,8月8日終於再次提出廢黜國王。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攻入王宮並推翻了王政。羅伯斯庇爾並未直接參與起義,隨後也拒絕了審判陰謀者的法庭庭長職務。但以巴黎公社代表的名義對立法會議施加影響。9月2日,凡爾登被包圍的訊息傳道巴黎後,巴黎民眾擔心監獄中的保王黨和拒絕宣誓的教士進行報復,闖入監獄私刑處死了一千多名犯人,史稱九月大屠殺。羅伯斯庇爾似乎並未煽動或設法阻止屠殺,但在此期間,他曾指控布里索陰謀與王室勾結。布里索在丹東和佩蒂翁的保護下幸免於難。
同年9月21日,法國成立新的國民公會,次日宣布成立共和國。羅伯斯庇爾作為巴黎代表中得票最多的候選人進入國民公會。12月,審訊國王,他發言11次,強烈要求處死國王路易十六。 雅各賓專政
1793年5月,在羅伯斯庇爾的提議下,國民公會通過了“糧食最高限價法案”,但國民公會開始迫害革命公社,逮捕馬拉。5月26日,他號召人民進行起義,清除國民公會中的吉倫特派。6月4日,他當選為新國民公會的主席,主持通過新憲法,保障公民享有人身、信仰、出版、請願、結社的自由,有受教育和受社會救濟的權利,規定如政府侵犯人民權利,人民有權起義。
7月13日,馬拉被保王黨暗殺,26日公民公會授權公安委員會逮捕可疑分子,27日羅伯斯庇爾參加公安委員會,改組革命法庭,簡化審判程式,實行雅各賓專政,以革命的恐怖政策懲罰罪犯和革命的叛徒,史稱“恐怖統治”,許多無辜的人都被誣告並殺害,成千上萬人被送上斷頭台。其中包括國王的親屬和大部分貴族,有人批評這種政策為“誅九族”和違反人道。
公安委員會新組建革命軍,一方面平定內亂,一方面擊敗外國干涉軍,先後擊退普魯士、奧地利、英國和荷蘭的聯軍。1794年2月,頒布“風月法令”,沒收“人民公敵”的財產,分配給愛國者。公安委員會在主張激進政策、要求擴大恐怖的埃貝爾派和主張寬容、放鬆鎮壓的丹東派之間保持平衡,將兩派領袖均送上斷頭台。
羅伯斯庇爾在抨擊天主教會的同時也反對非基督教化運動,懷疑無神論者的動機。1794年5月7日,他在國民公會提交《關於最高主宰崇拜和國家節日法令草案》,體現了盧梭的影響。最高主宰日的慶典活動在6月8日舉行,由畫家大衛設計安排。當時擔任國民公會主席的羅伯斯庇爾發表演講,焚毀了象徵無神論和虛無的偶像,6月8日,他主持了慶祝新信仰的最高主宰儀式,當他出現在民眾面前時,民眾高唱讚美歌,熱烈地向他祝賀。羅伯斯庇爾的威望空前高漲。但是,也就在這個時候,大資產者和大革命過程中發了橫財的“新富人”,暗中醞釀著一場新的陰謀。

熱月政變

1794年7月初,他開始停止參與公安委員會的工作。7月26日,他去國民公會發表了四小時的演講,暗示將清算國民公會和公安委員會中的陰謀家和騙子。7月27日(熱月9日),聖鞠斯特準備在國民公會發表演講,雖然批評國民公會,但並未提出逮捕要求,具有妥協精神。但他的發言剛剛開始便被粗暴打斷,國民公會隨即通過逮捕羅伯斯庇爾及其支持者的法令,但羅伯斯庇爾等人隨即被公社解救。革命公社調集武裝,但遲遲未接到明確指令,在夜深後開始解散。當晚,國民公會宣布剝奪他的公民權,公會衛隊前往逮捕他,他的下顎被子彈擊中,次日下午和聖鞠斯特、庫東等追隨者一起被送上斷頭台。是為熱月政變。

自由立法思想

一是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不可分割。至今還有不少人認為說話可以隨便些,但一旦形成文字,就一定不能越雷池一步。而羅伯斯庇爾認為,表述是人區別於動物的主要標誌,兩種自由同樣是神聖的。 二是出版自由必須是完全的和無限的,不得以藉口會因此出現麻煩而加以限制。
三是刑罰的目的與跟班利益就是社會利益。因此,對於社會來說,不給任意侵害出版自由的行為尋找任何藉口,比任何應該受到譴責的作者受到處罰更為重要。
四是對於法律,每一個公民都有權利發表自己的意見。
總之,羅伯斯庇爾的三條有關新聞出版自由的最高原則是:1、人人有權以任何方式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受任何拘束和限制。2、侵犯這種權利的都是人民公敵,應該處以最高處罰。3、受到誹謗的正派人可以提出訴訟,得到賠償,方法有國民議會另行規定。

評價影響

羅伯斯庇爾是法國大革命中最有爭議的人物之一,由於他的手稿和筆記未能全部保存下來,為研究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而對他的評估也往往反映出評論者本人的意識形態。有些人認為他過於理想主義或思想僵硬,缺乏實際行動能力,但另一些人則認為他善於審時度勢,能夠抓住適當時機採取行動。批評者稱他自我中心、疑心過重、不通人情,支持者則稱讚他廉潔正直、目光敏銳,以國家和革命為重。一些人批評他見風使舵,不斷改變立場,但也有人認為他堅持的原則和目標始終未變,只根據形勢選擇達到目標的不同手段。一般認為他在熱月期間表現失常,引起國民公會恐慌,造成自己的失敗。一些人猜測他當時對革命喪失信心,因此採取自毀行為,也有人批評他愚蠢無能,自作自受。羅伯斯庇爾在恐怖統治時期扮演的角色是爭議最大的問題。批評者認為他是恐怖統治的理論家,極端殘忍,雙手沾滿鮮血,應為恐怖時期大量無辜者遇害負責。部分支持者指出富歇和俾約-瓦倫等人殺人如麻,遠遠超過羅伯斯庇爾,認為他在公安委員會實際起到了節制激進派的作用。包括拿破崙在內的一些同時代人認為他在熱月期間本打算節制恐怖,懲罰濫殺無辜的富歇等人,才導致後者與右派聯合,但一些學者對此提出質疑。一些支持者認為法國當時內憂外患,實施恐怖專政不可避免,但批評者則認為恐怖開創了危險的先例,得不償失。 羅伯斯庇爾在法國和世界歷史上影響深遠,19世紀很多歐洲革命家都對他懷有敬意。一些批評者則認為雅各賓專政是從法西斯等獨裁專制政權的前身。羅伯斯庇爾與法西斯之間是否存在一脈相承的關係尚無定論,但鑒於俄國十月革命之後不久便為羅伯斯庇爾立碑,布爾什維克領袖根據法國大革命的經驗創造人民民主專政的說法似乎並非空穴來風。由於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至今尚未消除,對羅伯斯庇爾做出客觀評價仍然遙遙無期。
羅伯斯庇爾羅伯斯庇爾

死亡之謎

1794年7月27日,巴黎的天氣炎熱得令人窒息。正午過後,國民公會的會場裡,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庇爾籌劃著名掀起新一輪的風暴。一年前,他和他的激進派戰友們徹底摧毀了溫和的吉倫特派並將他們從肉體上予以消滅;幾個月前,與他同一條戰壕但漸行漸遠的戰友丹東、埃貝爾也被他送上了斷頭台。羅伯斯庇爾一心要把祖國打造成一個純潔無暇的烏托邦,狂熱的使命感使他容忍不了任何與現實的妥協、任何道德上的污點。任何人,只要是阻礙了他的崇高目標,除了死亡沒有其它選擇--人類文明最偉大的進步無需顧忌什麼犧牲和代價,羅伯斯庇爾堅信這一點。斷頭台上的4千多顆頭顱還遠遠不夠,今天,他將再一次純潔自己的隊伍,把一批敗類從國民公會中清洗出去。 羅伯斯庇爾忠實的同志聖鞠斯特要求發言。如果是往常,整個議會都會在沉默中顫抖,沒有人知道下一個犧牲者是不是自己,但今天卻不一樣。對死亡的恐懼超過了極限,反而變成抵死一博的勇氣,議員們大聲吼叫,會場一片混亂,聖鞠斯特根本無法說話。羅伯斯庇爾站起身想控制住形勢,但聲音完全被壓住,一瞬間,這個口若懸河的獨裁領袖臉色蒼白,喉嚨哽住說不出話來,一個議員衝著他大吼:“暴君,是丹東的鮮血噎住了你的喉嚨!”
終於,一個人們等待了很久的聲音響起:“我要求起訴羅伯斯庇爾!”會場頓時一片寂靜,幾乎可以聽到沉重的呼吸聲,議員們似乎被自己的勇氣驚呆了,但他們很快明白已沒有退路,隨之而起的是同一個聲音:“逮捕!逮捕!”逮捕羅伯斯庇爾及其一黨的動議立即通過,憲兵把被起訴的雅各賓領袖們帶出會場。離開會場時,羅伯斯庇爾只說了一句話:“這幫惡棍得手了,共和國完了。”
並非一切都已塵埃落定。國民公會拋棄了羅伯斯庇爾,但掌握市政大權的巴黎市自治會仍然忠於他,並立即鳴響警鐘,召集起市民義勇軍準備與國民公會對抗。就實力而言,巴黎市可動員的兵力遠遠超過國民公會。羅伯斯庇爾等人先是被押送到市內各處監獄,但沒有一處監獄打算收留這些犯人,畢竟,誰也不知道他們明天是不是重新回到台上。負責押送的憲兵們不知所措,加上擁護雅各賓派的民眾的鼓動,最後乾脆把犯人們送到了市政廳,而正是在市政廳前的廣場上,市民義勇軍們槍炮俱全整裝待發,正等著羅伯斯庇爾來發號施令。
羅伯斯庇爾有整整三個小時來拯救自己的生命,拯救自己的烏托邦,但他做了什麼?什麼也沒有。是不是應該用超出法律之上的暴力手段,來對抗由人民選舉出來的議會?羅伯斯庇爾無論如何下不了這個決心,對於他來說,這等於用自己的手摧毀自己一生所追求的理念和信仰。在周圍同志的竭力勸說下,羅伯斯庇爾一度改變了主意,接過呼籲人民起義的檔案準備簽名。但是,寫下了自己姓名開頭的三個字母“Rob”之後,羅伯斯庇爾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扔下了筆。人們催促他寫下去,他環視了眾人一眼,反問道:“以誰的名義?”
羅伯斯庇爾的命運就這樣由他自己決定了。這時,國民公會罷黜雅各賓一黨的公告已經傳到市政廳廣場,加上市政廳內遲遲沒有命令傳達下來,市民義勇軍們開始動搖。漸漸有人離開了隊伍,先是一個兩個,再是一群兩群……。當國民公會派遣的憲兵隊到達市政廳時,廣場上已經空空蕩蕩。幾乎沒有遭遇任何抵抗,憲兵們便衝進了雅各賓領袖們聚集的房間。隨後是一場大混亂,絕望之中有人開槍自殺,也有人跳窗摔斷了腿骨。羅伯斯庇爾的下顎被手槍擊碎,昏死過去,眾人將他抬到一張大桌上放平,草草地包紮好傷口。過了一陣,羅伯斯庇爾清醒過來,掙扎著爬下桌子,坐到椅子上,彎下腰想把襪子重新穿好。看他搖搖欲倒的樣子,身邊的憲兵扶了一把,他含混不清地說了一句:謝謝,先生(Monsieur)--Monsieur這個溫文儒雅的稱謂,早已被國民公會視作舊時代的殘餘而宣布禁用,提案人正是羅伯斯庇爾。羅伯斯庇爾並非陷入昏亂狀態說漏了嘴,他非常的清醒,借著這個字眼表達出大勢已去的無奈和自嘲:他所竭力締造的烏托邦大廈已經轟然崩塌,他所否定的一切即將復活。 天亮之後,羅伯斯庇爾等一干人犯被移送到門房監獄。羅伯斯庇爾的單人牢房,就在7個月前被他送上斷頭台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奈特的牢房隔壁,他所得到的待遇甚至還不如安托瓦奈特:已經無法說話的他不斷打手勢希望得到紙和筆,但沒有人理睬,不要說為自己辯護,他甚至喪失了留下一份遺囑的權利。審判在匆忙中開始,其實根本談不上什麼審判,法官不過是花了三十分鐘來宣判22個被告的死刑,執行就在當天。
5點過後,運送死刑囚的馬車離開門房監獄,緩緩駛向革命廣場。犯人的大部分都已經在昨夜的衝突中受傷,即使這樣,他們仍然被綁在囚車的欄桿上,被迫直立著示眾,押送囚車的士兵時不時用劍背支起犯人的下顎:“看,這個就是聖鞠斯特!那個就是羅伯斯庇爾!……”從來還沒有過一個死刑囚,受到過如此殘忍和粗暴的侮辱。民眾的咒罵聲如潮水一般,特別是那些恐怖政治受害者的家屬。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不顧被碾死的危險,死死抓住囚車欄桿不肯鬆手,聲嘶力竭地叫喊:“進地獄吧,你們這群惡棍!記住,在地獄裡你們也別想擺脫所有不幸的母親和妻子們的詛咒!”
囚車經過聖托萊諾大街羅伯斯庇爾家門口時,故意停留了片刻。門窗緊閉,羅伯斯庇爾的房東迪普萊一家--他們都是羅伯斯庇爾熱烈的崇拜者--不是逃亡便是被捕,只有一群無賴漢在門前又唱又跳。羅伯斯庇爾閉上了眼睛,不知他是否想起走上刑場的丹東經過這裡時所說的那句話:“下一個就是你!”當天晚上,暴民衝進監獄,強迫獄卒打開牢門,活生生把迪普萊太太吊死在窗簾桿上。
在一個多小時的行進中,羅伯斯庇爾始終保持著一如往常的威嚴和冷峻,對咒罵和嘲笑充耳不聞,目光凝視遠方。用來包紮下顎的白色繃帶浸透了一層又一層鮮血,已經完全發黑,當他走上斷頭台俯身在刀刃之下,為了滿足人們對復仇的渴望,充滿惡意的劊子手狠狠撕下繃帶,劇痛和憤怒擊潰了這個意志堅強如鋼鐵的男人,他歇斯底里地咆哮,像一頭絕望的野獸。
刀刃落下,歡呼聲持續了整整15分鐘!一切都結束了,或者說,一切又重新開始:從大革命恐怖政治的血污中搖搖晃晃站立起來的法蘭西,在不遠的將來,將一腳踏進“500萬人的墳墓”(歷史學家米什萊語)--拿破崙戰爭。

革命重要人物

克倫威爾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主要領導人,獨立派領袖。1599年4月25日生於亨廷登郡的一個中等貴族家庭,1658年9月3日卒於白廳。青年時期就學於劍橋一個著名清教學院,受到清教思想的薰陶。1628年被選入議會。30年代遷居劍橋郡。曾幫助當地農民反對貴族地主排乾沼澤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因而在東部各郡中頗孚眾望。1640年作為劍橋郡的代表先後被選入“短期議會”和“長期議會”。在長期議會中,與堅決反對王黨的議員站在一起。參加制定《大抗議書》等檔案。
克倫威爾克倫威爾
內戰開始後,克倫威爾籌建一支60人的騎兵隊。1644年受命指揮整個東部聯盟的騎兵。他從具有虔誠的宗教信仰的普通農民中召募士兵,這使他的軍隊在作戰時既勇敢而又有紀律。他指揮的騎兵在馬斯頓荒原戰役(1644年7月2日)中取得勝利後,被譽為鐵騎軍。議會軍在內戰初期節節失利。1644年12月克倫威爾提出改組軍隊的建議。1645年初議會正式通過自抑法,組成了由T.費爾法克斯和克倫威爾指揮的新模範軍。1645年6月在納斯比戰役中取得對王黨的決定性勝利。
1647年3月,議會中掌權的長老派下令解散軍隊,士兵憤然反對。8月6日克倫威爾率軍進入倫敦,驅散議會裡的長老派議員。隨後,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高級軍官與平等派士兵的矛盾日趨尖銳。在魏爾檢閱軍隊時克倫威爾鎮壓了平等派士兵的反抗。同年底,各地王黨蠢蠢欲動。克倫威爾不得不重新與平等派聯合。1648年春第二次內戰爆發,重新聯合起來的議會軍,很快擊敗王黨。克倫威爾放棄同國王妥協的主張,轉而贊成成立審訊國王的最高法庭,判處國王死刑。1649年成立的共和國,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高級軍官掌握政權。克倫威爾鎮壓平等派起義,後又驅散掘土派運動,1649~1651年率軍征討愛爾蘭和蘇格蘭。1653年12月就任護國公,進一步加強軍事專政。
華盛頓(1732~1799)Washington,George 美國首任總統(1789~1797),美國獨立戰爭大陸軍總司令。1732年2月22日生於維吉尼亞,卒於1799年12月14日。沒有受過系統的學校教育。早年當過土地測量員。1752年,成為維農山莊園的主人。曾參加七年戰爭,獲中校和上校銜,積累了軍事指揮的經驗。1758年當選為維吉尼亞議員。翌年與富孀M.D.卡斯蒂斯結婚,獲得大批奴隸和60.75平方千米土地,成為維吉尼亞最大的種植園主。在經營農場、手工作坊的過程中,華盛頓飽嘗了英國殖民當局限制、盤剝之苦。1774年和1775年,先後作為維吉尼亞議會的代表出席第一屆、第二屆大陸會議。1775年7月3日,華盛頓就任大陸軍總司令。他把一支組織鬆散、訓練不足、裝備落後、給養匱乏,主要由地方民軍組成的隊伍整編和鍛鍊成為一支能與英軍正面抗衡的正規軍。通過特倫頓、普林斯頓和約克德等戰役,擊敗英軍,取得了北美獨立戰爭的勝利。1783年《巴黎和約》簽訂,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同年12月23日遞交辭呈,解甲歸田。1787年他主持召開費城制憲會議。制定聯邦憲法,為根除君主制,制訂和批准維護有產者民主權利的憲法作出不懈的努力。
華盛頓華盛頓
1789年,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他組織機構精幹的聯邦政府,頒布司法條例,成立聯邦最高法院。他在許多問題上傾向於聯邦黨人的主張,但力求在聯邦黨和民主共和黨之間保持平衡。他支持A.漢密爾頓關於成立國家銀行的計畫,確立國家信用。批准T.傑斐遜所支持的公共土地法案,奠定了西部自由土地制度的基礎。1793年,再度當選總統。為了緩和同英國的矛盾,1794年11月4日華盛頓派出首席法官J.傑伊與英國談判,簽訂傑伊條約,因有損於美國利益,遭反對。1796年9月17日,他發表告別詞,表示不再出任總統。從而開創美國歷史上摒棄終身總統,和平轉移權力的範例。次年,回到維農山莊園。因對美國獨立作出重大貢獻,被尊為美國國父。
羅伯斯比爾(1758~1794) 法國政治家,法國大革命領袖,雅各賓專政革命政府首腦。1758年5月6日生於阿拉斯城,卒於1794年7月28日。1789年,當選故鄉阿拉斯城第三等級代表,出席三級會議。1790年3月,成為雅各賓俱樂部主席。在制憲議會會議上積極支持和維護7月14日巴黎人民革命行動,主張按照民主原則組織立法機構,反對國王有否決權,反對制憲議會議員連任立法議會代表。這種政治立場,使他不久與君主立憲派決裂。1791年6月被選為巴黎法庭的檢察官。6月20日,法王潛逃事件發生後,主張審訊國王。同年7月17日,馬爾斯校場事件後,他改組雅各賓俱樂部,與布里索派的戰爭狂熱分子進行鬥爭,指出戰爭只會毀壞財政,在不利的情況下,會使反革命勝利,在有利的情況下,會使得勝的軍人獨裁專政。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後被選為革命公社委員,成為實際領導者。他堅決要求立法會議廢黜國王路易十六,建立革命法庭,召集國民公會。1792年9月,他當選國民公會巴黎代表,成為山嶽派的領袖。在國民公會裡,他與G.-J.丹東一起領導對路易十六的訴訟,極力主張處死國王,提議建立救國委員會,依靠人民打擊國內外敵人。在瘋人派和人民民眾的支持下,1793年5月31日~6月2日舉行起義,贏得了對吉倫特派的勝利。1793年7月27日,羅伯斯比爾進入救國委員會,此後一年內成為該委員會的主要領導人,1793~1794年革命面臨嚴重危機,革命政府既要對付歐洲干涉勢力,又要揭露鎮壓通敵陰謀分子,克服經濟困難。羅伯斯比爾依靠無套褲漢對革命敵人實行有節制的恐怖政策。
羅伯斯比爾的革命理想是建立一個沒有大貧大富的社會,認為貧富懸殊是罪惡的根源,必須節制資本,限制漫無邊際的貿易自由,應實行累進稅來消除貧富懸殊。但他對城市貧民和鄉村貧民,尤其是對工人提出的要求卻抱敵對態度。1794年初革命形勢已基本穩定,但羅伯斯比爾卻不善於分清敵友,因勢利導,而是繼續實行恐怖政策。1794年3~4月,先後鎮壓右派丹東派和左派埃貝爾派,從而削弱了統治基礎。雅各賓派內部矛盾日益尖銳。6月12日至7月21日羅伯斯比爾離開救國委員會。1794年7月27日,國民公會中各種反羅伯斯比爾的力量聯合發動熱月政變,推翻雅各賓派專政。7月28日,羅伯斯比爾及其戰友L.A.L.de聖茹斯特、G.庫東等被送上斷頭台。
他的墓志銘:綽號“不可腐蝕者”,人民的保衛者,他創造了我們的共和格言:自由 平等 博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