罘峰位於寧鄉縣流沙河鎮西北面,是橫亘於湖南省境內的雪峰山的一座尾峰,海拔近500米,平地突起,有如帝王寢宮中的屏風──古謂罘,故而得名。山上古木參天,巨石聳立,峭岩清澗,風景獨秀,早在唐代就成了一方香火鼎盛的佛門淨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罘罳峰
- 位於 : 寧鄉縣流沙河鎮西北面
- 海拔近 : 500米
- 名稱來源:有如帝王寢宮中的屏風──古謂罘
- 文化:德孝文化
簡介,景點介紹,金風禪院,罘罳峰賦,德孝文化,
簡介
地理位置
翻開地圖,位於寧鄉西部邊陲的罘罳峰,也許是彈丸之地,不過,從寧鄉縣城沿209省道驅車往婁底,只要過了爛山峽,方圓數十公里之地,映入眼帘的就是突兀的罘罳峰。罘罳峰海拔500多米,據史載,山頂曾建有金風禪院,每年六月,山上行法事三天,同時唱木偶戲。各方信男善女,上山朝拜,甚是熱鬧,寺院毀於上世紀五十年代。
時過境遷,禪院不再,到上個世紀80年代,山上的豐場組最多時有住戶30餘家,他們在山上種田作土,勤儉度日,這一切在過去的10多年中徹底改變。
景點介紹
罘罳峰,是流沙河人高昂的頭,也是流沙河東進門前的忠誠衛士。從縣城沿209省道驅車東進,只要過了爛山峽,這高昂的頭就映入你的眼帘,這位忠誠的衛士就在注目相迎。從青山橋西出,拐出景德觀,它又象在向你點頭微笑。無論從哪個方位進入流沙河地域,首先入目的都是罘罳峰。
遠眺罘罳峰,能看到它雄偉的英姿。真正欣賞她的秀美,必須親臨其境。登罘罳峰有兩條主道:一是在白沙村地段,沿村級公路而上,至半山腰,再走千餘米小路即可到山頂;二是在花橋村進村.有一條彎曲的山路通到山頂。罘罳峰海拔僅四百餘米,但從山腳至山頂卻有幾里路程。無論從哪條路登山,你都可以看到滿山的灌木雜草,間有松杉散立其間。越往上樹越多,松杉直立如筷,密密匝匝。舉目望去,滿山遍野的林木。近處墨綠.稍遠深綠,再遠淺綠,一層層綠意溶入天穹。這裡,有許多名山不曾有的景色。她四季花開不敗,不論何季登山,都會使人覺得滿目琳琅。春夏秋時,似火的杜鵑,似銀的杏花,高潔的春蘭,富麗的牡丹,星星點點的丁香,叢生簇擁的金菊,溢彩流光,美得自在,美得讓人舒爽,讓人心醉。時至冬日,四季紅別具一格,雪梅素艷凝枝,山坡上層層片片的灌木,撲閃著紅色的葉片,在風中翻動;加上一株株紅楓,實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美色。
罘罳峰的石,也是很奇特的。有的斜臥如虎,周身斑駁有紋;有的其大如房,巍巍聳立山巔,石上又石,現累卵之危;有的赤裸得一絲不掛,本是青白色的岩石經多年的風化,“鍍”上了一層鐵黑。山石奇形怪狀,有獅子石,老虎石,青蛙石,響鼓石等。山頂是一塊方圓近三百平方米的大青石,左右兩邊矗立著兩個大石礅,就象站崗的衛士。石板上可坐可躺,是遊人休息賞景的極佳處。
登上峰頂,鳥瞰四周,目不暇接。西面芙蓉山脈,接連天際;南面山角寨三落三起,遙相對峙。東北面唐市、老糧倉大煅,呈現在望北峰前。北面井沖、黃材地域隱約可見。流沙河自青山橋流出,彎彎曲曲,與陽華江匯合後,象一條玉龍鑽入爛山峽中;209省道線又象一條綠色的長龍時隱時現。綠蔭之中,車流人往,一派生機。極目遠眺,只見沖沖塅塅,大灣小屋,黑瓦白牆,青山綠樹,相映成趣。自西至東,青山橋、流沙河、唐市,三鎮一線,象三顆瑰麗的明珠串護山腳。
罘罳峰在清代曾列為“寧鄉十景”之一。奇特的山峰曾吸引著歷代名人,來此遊覽觀光。隋末唐初,山頂曾建有金風禪院,先道後佛並存,曾為回龍山之分寺。清康熙年間重修。民國二十二年再維修。每年六月十七日,由回龍山主持和尚帶上弟子到此院與駐寺和尚一道做法事三天,同時唱木偶戲。各方信男善女,上山朝拜,進香還願,人來人往,甚是熱鬧。據傳.芙蓉山的清庵祖師曾投師於金風寺。金鳳寺內有清庵祖師殿。香火鼎盛時期,金風寺規模較大,有大小房屋十二間,有四個神殿。正殿是玄帝殿,內供玄帝神象,是寺內最大的殿堂。右為清庵祖師殿,左為俠神殿.後為九天玄女殿。兩邊有二十四位諸天佛祖和十八羅漢神像。神像均用木雕制,金裝其表,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寺院隱身於古木之中,即到寺前,也難認清寺院真面貌,直聽到悠悠鐘聲,方可信之。踏入寺院,幽雅清涼,宛若天堂。寺院毀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罘罳峰上只留下金風寺遺址。
登上峰頂,鳥瞰四周,目不暇接。西面芙蓉山脈,接連天際;南面山角寨三落三起,遙相對峙。東北面唐市、老糧倉大煅,呈現在望北峰前。北面井沖、黃材地域隱約可見。流沙河自青山橋流出,彎彎曲曲,與陽華江匯合後,象一條玉龍鑽入爛山峽中;209省道線又象一條綠色的長龍時隱時現。綠蔭之中,車流人往,一派生機。極目遠眺,只見沖沖塅塅,大灣小屋,黑瓦白牆,青山綠樹,相映成趣。自西至東,青山橋、流沙河、唐市,三鎮一線,象三顆瑰麗的明珠串護山腳。
罘罳峰在清代曾列為“寧鄉十景”之一。奇特的山峰曾吸引著歷代名人,來此遊覽觀光。隋末唐初,山頂曾建有金風禪院,先道後佛並存,曾為回龍山之分寺。清康熙年間重修。民國二十二年再維修。每年六月十七日,由回龍山主持和尚帶上弟子到此院與駐寺和尚一道做法事三天,同時唱木偶戲。各方信男善女,上山朝拜,進香還願,人來人往,甚是熱鬧。據傳.芙蓉山的清庵祖師曾投師於金風寺。金鳳寺內有清庵祖師殿。香火鼎盛時期,金風寺規模較大,有大小房屋十二間,有四個神殿。正殿是玄帝殿,內供玄帝神象,是寺內最大的殿堂。右為清庵祖師殿,左為俠神殿.後為九天玄女殿。兩邊有二十四位諸天佛祖和十八羅漢神像。神像均用木雕制,金裝其表,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寺院隱身於古木之中,即到寺前,也難認清寺院真面貌,直聽到悠悠鐘聲,方可信之。踏入寺院,幽雅清涼,宛若天堂。寺院毀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罘罳峰上只留下金風寺遺址。
一方山水造就一方人才。民國時期,罘罳峰下的林山寺改建成罘罳完小,也稱國立寧鄉第五高小,即現今寧鄉七中和草沖中學的前身。這是流沙河的文化搖籃,為國家造就了不少棟樑之才。如劉瑞林將軍、劉雪初部長等都曾就讀於這裡。今日的寧鄉七中和草沖中學更是人才輩出,桃李遍天下。
罘罳峰,是流沙河的象徵,流沙河人的驕傲。多少年來,雷鳴電閃,天崩地裂,狂風暴雨,滔滔洪水,她,頂天立地,巋然屹立,永遠是流沙河人的化身。
金風禪院
據史載,山頂曾建有金風禪院,每年六月,山上行法事三天,同時唱木偶戲。各方信男善女,上山朝拜,甚是熱鬧,寺院毀於上世紀五十年代。
罘罳峰賦
寧邑之西域,楚江之北畔。承雪峰千里綿延之餘勢,迎溈仰撲面而來之禪風,伴楚水百年不竭之濤聲。孤峰突兀,拔起於平疇丘陵之上;怪石嶙峋,直刺向蒼穹白雲之間。仰觀峰頂巨石,恰似神猴摘攬星辰;俯瞰山腳沃野,又如屏風橫斷南北。列寧鄉十景,古稱金鳳山,俗名猴子峰,雅號罘罳峰。
罘罳地靈人傑兮,神秘雄奇。神話飄渺兮,傳說連篇。佛道道場兮,香火鼎盛。南嶽之香兮,罘罳之簽。竹海深處,百果大仙懸壺濟世;森濤聲里,青庵祖師騎虎尋訪;石徑崎嶇,南嶽聖帝駕雲巡遊。三虎虔誠向佛迎朝霞,光明頂上叩西天;鯉魚成精為禍鬧洞庭,悟空化石鎮楚溈。唐有養拙禪師坐峰三十載,明有抗元義軍守山喚神兵。千古傳說,如在目兮。
風景如畫兮,心曠神怡。造化萬千兮,目不暇接。春開繁花似錦,夏到雲蒸霞蔚,金秋紅葉如火,冬日素裹銀裝。青松翠柏競蒼勁,樹莓毛桃爭飄香。峽谷幽深處,三虎洞上,流水潺潺,四季飛珠濺玉;懸崖峭壁間,鯉魚洞裡,清風習習,朝暮吐霧吞雲。白沙水庫,高懸山腰數百米,好似蓮花綻放,宛若寶鏡新開,翠水含天天映翠;金鳳禪寺,佛道並存上千年,傳承萬世功德,繚繞晨鐘暮磬,香菸裊裊伴梵音。峰高水亦長兮,山脊古井恆長流;雲梯通古今兮,寒山石徑話滄桑。
若夫天清氣爽日,春風和煦時。騎於“駱駝石”背兮,極目芙蓉氣氤氳;登上芒峰絕頂兮,四望群山皆跪伏。草河楚水蜿蜒似帶系綠野,公路鐵路車流如蟻接天涯。藍天白雲下,鷺鳥翩翩,結對成群舞天地;碧水青山間,樓房點點,鑲珠嵌玉襯人間。東眺唐市老糧倉,西望流沙青山橋。繁華小鎮,錦繡河山。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巍峨兮罘罳,八面來朝。浴歷史風雨,沐改革春風,逢和諧盛世,亮世紀新姿。喜得政府高瞻遠矚,山里居民遷平原。百姓安居樂業,青山生態平衡。流沙河關工委之耆老,夕陽餘暉照罘罳。揚中華文化,譜時代華章。題“孝”字於絕壁,鐫德碑於峰巔。不辭勞苦,老驥揚蹄。欲建“西遊記文化園”于山腹,以彰顯罘罳絕美之風光。宏圖已展,功業千秋。
公元二零一零年五月十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余與七中同仁彭敏、吳理之、張書強、胡琰同游是山。流連于山姿水態,穿行在怪石叢林。濯泉流而革面,聞梵音而洗心。過目頓生畫意,盪胸即涌詩情。
一支拙筆一腔情,一賦千言寄罘罳。
一朝登上金鳳頂,不負一生逐夢痴。(作者:彭凱旋)
德孝文化
罘罳峰未來計畫打造成省內著名、全國知名的德孝基地,目前鎮離退休的老同志們正在謀劃建設德孝文化廣場、報國亭、二十四孝文化園等一系列德孝文化基地,屆時罘罳峰將會成為遠近有名、名副其實的‘德孝峰’。”流沙河鎮副鎮長龍鳳明說,當外地人來到罘罳峰,常常會問“罘罳”代表什麼意思,“以前,我會告訴他:罘罳是皇帝寢宮的屏風,寓示流沙河的老百姓有著一道美麗而高貴的屏障。而今天,我還會告訴他,罘罳在當地老百姓的認識中有‘行孝弘德’的意思。”龍鳳明介紹,把罘字分開來是“四不”,代表著行孝要做到:孝老不能等,愛老不能冷,助老不能嫌,贍老不能等;把“罳”字分開來是“四思”,代表著弘德要做到:社會公德思“愛”,職業道德思“誠”,家庭美德思“孝”,個人品德思“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