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

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

《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是南通中集罐式儲運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11年06月24日申請的發明專利,該專利的公布號為:CN102837913A,專利公布日:2012年12月26日,該專利申請號為2011101742217,發明人是申凡晶,陳曉春,張育國,楊正華。

一種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所述調溫系統設定在罐式貨櫃的罐體外部,所述調溫系統包括分布在所述罐體外部的多根溫度流管道、兩進氣管以及兩齣氣管,所述進氣管及出氣管上均設定有可控制管道啟閉的控制閥,所述進氣管以及出氣管設定在罐體底部的兩端,且每端成對設定同時啟閉的一進氣管和一出氣管,溫度流管道連線在進氣管與出氣管之間且在位於罐體同一端的進氣管與出氣管之間形成通路。該罐式貨櫃以及其上的調溫系統通過改變溫度流管道及進/出氣管的結構,使得在不影響原先調溫效果的前提下,調溫系統的正常工作可不受到外部條件的限制,即使在熱/冷源輸出設備和卸料裝備不是近距離設定時也可正常工作,提高了調溫系統的可操作性。

2020年7月14日,《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概述圖為《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摘要附圖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
  • 公布號:CN102837913A
  • 地址:江蘇省南通市城港路159號
  • 公布日:2012年12月26日
  • 發明人:申凡晶,陳曉春,張育國,楊正華
  • 申請號:2011101742217
  • Int. Cl.:B65D88/74(2006.01)I
  • 申請日:2011年06月24日
  • 專利代理機構:深圳市隆天聯鼎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申請人:南通中集罐式儲運設備製造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代理人:劉抗美; 周惠來
  • 類別:發明專利
專利背景,發明內容,專利目的,技術方案,有益效果,附圖說明,技術領域,權利要求,實施方式,榮譽表彰,

專利背景

做為液體、氣體和各種危險品運輸的理想包裝和運載工具,罐式貨櫃以其獨具的安全、快捷、高效和低成本的綜合優勢已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認可,使用率不斷攀升。為了能夠對罐式貨櫃內部運輸的介質加熱或降溫,故而需要在罐式貨櫃的底部或頂部設定調溫系統(可包括加熱系統或製冷系統),因此調溫系統已成為罐式貨櫃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2011年的罐箱調溫系統只是在位於罐式貨櫃的後端部(亦即具有底部卸料口的一端)的位置設定有加熱/製冷進出口管,也就是說熱/冷源的進出口與卸料口位於罐式貨櫃的同一端。該種結構的罐式貨櫃在使用時,調溫系統的正常工作較易受到外部條件的限制,也就是說卸料點的熱/冷源輸出設備以及卸料裝備最好臨近設定且罐式貨櫃必須的安放在後端部靠近熱/冷源輸出設備以及卸料設備的位置。尤其對於30英尺和40英尺的罐式貨櫃來說,如若卸料點的熱/冷源輸出設備和卸料裝備不是近距離設定,由於熱/冷源輸出管線或出料管線均有一定的長度限制,當將罐式貨櫃安放在後端部靠近卸料裝置的位置時,就很有可能因管線長度不夠而無法對貨櫃內部運輸的介質進而加熱或製冷,而如若將罐式貨櫃安放在後端部靠近熱/冷源輸出設備的位置,則就有可能由於出料管線長度不夠造成卸料困難。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2011年技術的罐箱調溫系統所存在的正常工作較易受到外部條件的限制,在熱/冷源輸出設備和卸料裝備不是近距離設定時極易造成罐式貨櫃加熱/製冷或卸料困難的技術問題。

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提供一種罐箱調溫系統,設定在罐式貨櫃的罐體外部,包括分布在所述罐體底部的多根溫度流管道,所述調溫系統還包括兩進氣管以及兩齣氣管,所述進氣管及出氣管上均設定有可控制管道啟閉的控制閥,所述進氣管以及出氣管設定在所述罐體底部的前後兩端,且每端成對設定同時啟閉的一進氣管和一出氣管,所述溫度流管道連線在所述進氣管與出氣管之間且在位於罐體同一端的進氣管與出氣管之間形成通路。
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中,所述溫度流管道包括沿著罐體的寬度方向延伸的多根聯通管以及平行間隔設定且沿罐體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多根縱向調溫管,所述多根聯通管分為兩組分別設定在所述罐體的兩端,所述進氣管以及出氣管分別連線不同的聯通管,所述縱向調溫管連線在位於所述罐體不同端的兩聯通管之間且位於罐體不同端的任意兩聯通管之間連線至少一根縱向調溫管。
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中,所述聯通管的設定數量為四根,所述縱向調溫管的設定數量為四至二十二根。
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中,所述聯通管包括一第一聯通管、一第二聯通管、一第三聯通管以及一第四聯通管,所述第一聯通管以及所述第二聯通管設定於所述罐體的一端,所述第三聯通管以及所述第四聯通管設定於所述罐體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聯通管以及第四聯通管分別與一進氣管相連,所述第二聯通管以及第三聯通管分別與一出氣管相連。
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中,所述罐箱調溫系統還包括分別固定連線在各聯通管外壁上的兩進口盒以及兩齣口盒,所述兩進氣管通過所述兩進口盒分別與所述第一聯通管以及所述第四聯通管相連通,所述兩齣氣管通過所述兩齣口盒分別與所述第二聯通管以及所述第三聯通管相連通。
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中,所述第一聯通管與所述第四聯通管之間、所述第一聯通管與所述第三聯通管之間、所述第二聯通管與所述第三聯通管之間以及所述第二聯通管與所述第四聯通管之間分別連線有一根或兩根縱向調溫管。
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中,所述進氣管以及所述出氣管的端部還設定有防塵蓋。
《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主要目的還為了解決2011年技術的罐式貨櫃所存在的其上的罐箱調溫系統正常工作較易受到外部條件的限制,在熱/冷源輸出設備和卸料裝備不是近距離設定時極易造成罐式貨櫃加熱/製冷及卸料困難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還提供一種罐式貨櫃,包括罐體以及設定在罐體外部的調溫系統,所述調溫系統為前述的罐箱調溫系統。
所述的罐式貨櫃,其中,所述調溫系統為一加熱系統,所述加熱系統設定在罐體的底部或者設定在罐體的底部和頂部。
所述的罐式貨櫃,其中,所述調溫系統為一製冷系統,所述製冷系統設定在罐體的底部和頂部。

有益效果

《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罐式貨櫃以及其上的罐箱調溫系統通過對其上的溫度流管道、進氣管以及出氣管結構上的改變,使得在不影響原先加熱/製冷效果的前提下,罐箱調溫系統的正常工作可不受到外部條件的限制,即使在熱/冷源輸出設備和卸料裝備不是近距離設定時也可正常工作,提高了罐箱調溫系統的可操作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罐式貨櫃的實施例一的仰視圖。
圖2是《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罐式貨櫃的實施例二的仰視圖。
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
圖3是《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罐式貨櫃的實施例三的仰視圖。
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

技術領域

《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涉及一種貨櫃,尤其涉及一種罐式貨櫃以及其上的調溫系統。

權利要求

1.一種罐箱調溫系統,設定在罐式貨櫃的罐體外部,包括分布在所述罐體外部的多根溫度流管道,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溫系統還包括兩進氣管以及兩齣氣管,所述進氣管及出氣管上均設定有可控制管道啟閉的控制閥,所述進氣管以及出氣管設定在所述罐體的前後兩端,且每端成對設定同時啟閉的一進氣管和一出氣管,所述溫度流管道連線在所述進氣管與出氣管之間且在位於罐體同一端的進氣管與出氣管之間形成通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溫度流管道包括沿著罐體的寬度方向延伸的多根聯通管以及平行間隔設定且沿罐體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多根縱向調溫管,所述多根聯通管分為兩組分別設定在所述罐體的兩端,所述進氣管以及出氣管分別連線不同的聯通管,所述縱向調溫管連線在位於所述罐體不同端的兩聯通管之間且位於罐體不同端的任意兩聯通管之間連線至少一根縱向調溫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聯通管的設定數量為四根,所述縱向調溫管的設定數量為四至二十二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聯通管包括一第一聯通管、一第二聯通管、一第三聯通管以及一第四聯通管,所述第一聯通管以及所述第二聯通管設定於所述罐體的一端,所述第三聯通管以及所述第四聯通管設定於所述罐體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聯通管以及第四聯通管分別與一進氣管相連,所述第二聯通管以及第三聯通管分別與一出氣管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罐箱調溫系統還包括分別固定連線在各聯通管外壁上的兩進口盒以及兩齣口盒,所述兩進氣管通過所述兩進口盒分別與所述第一聯通管以及所述第四聯通管相連通,所述兩齣氣管通過所述兩齣口盒分別與所述第二聯通管以及所述第三聯通管相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聯通管與所述第四聯通管之間、所述第一聯通管與所述第三聯通管之間、所述第二聯通管與所述第三聯通管之間以及所述第二聯通管與所述第四聯通管之間分別連線有一根或兩根縱向調溫管。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管以及所述出氣管的端部還設定有防塵蓋。
8.一種罐式貨櫃,包括罐體以及設定在罐體外部的調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溫系統為權利要求1至7任意一項所述的罐箱調溫系統。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罐式貨櫃,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溫系統為加熱系統,所述加熱系統設定在罐體的底部或者設定在罐體的底部和頂部。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罐式貨櫃,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溫系統為製冷系統,所述製冷系統設定在罐體的底部和頂部。

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說明《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原理和結構,現結合附圖對《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罐式貨櫃包括罐體1以及設定在罐體1底部的罐箱調溫系統2。
所述罐體1為一普通的罐式貨櫃上的罐體結構,所述罐體1的後端設定有卸料口11,其餘部分的結構在此不再詳細描述。
所述罐箱調溫系統2可為加熱系統或者製冷系統,當為加熱系統時可設定在罐體1的底部或者設定在罐體1的底部和頂部,當為製冷系統時可設定在罐體1的底部和頂部。所述罐箱調溫系統2包括兩進氣管21、兩齣氣管22、多個控制閥23以及多根溫度流管道24,還可以包括兩進口盒25、兩齣口盒26以及多個防塵蓋27。
所述進氣管21以及所述出氣管22設定在所述罐體1底部的前後兩端,且每端成對設定同時啟閉的一進氣管21和一出氣管22,所述進氣管21及出氣管22上均設定有可控制管道啟閉的控制閥23,所述控制閥23可為球閥。
所述多根溫度流管道24分布在所述罐體1底部的外側,所述溫度流管道24連線在所述進氣管21與所述出氣管22之間且在位於罐體1同一端的進氣管21與出氣管22之間形成通路。所述溫度流管道24可包括多根聯通管241以及多根縱向調溫管242以及。
所述多根聯通管241分為兩組分別設定在所述罐體1的底部兩端,所述進氣管21以及出氣管22分別連線不同的聯通管241,所述多根聯通管241可沿著所述罐體1的寬度方向延伸。所述聯通管241的設定數量通常可為四根,包括一第一聯通管2411、一第二聯通管2412、一第三聯通管2413以及一第四聯通管2414。具體設定位置可為所述第一聯通管2411以及所述第二聯通管2412設定於所述罐體1的一端(該端可為後端,亦即所述罐體1設定有卸料口的一端),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以及所述第四聯通管2414設定於所述罐體1的另一端(該端可為前端,亦即所述罐體1未設定卸料口的一端)。所述第一聯通管2411以及第四聯通管2414分別與一進氣管21相連,所述第二聯通管2412以及第三聯通管2413分別與一出氣管22相連。
所述縱向調溫管242連線在位於所述罐體1不同端的兩聯通管241之間且位於罐體1不同端的任意兩聯通管241之間連線至少一根縱向調溫管242。所述多根縱向調溫管242可平行間隔設定且沿罐體1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縱向調溫管242的設定數量可為四至二十二根,由罐體1的一側向另一側依次排布設定。圖1至圖3中所示的為所述第一聯通管2411與所述第四聯通管2414之間、所述第一聯通管2411與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之間、所述第二聯通管2412與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之間以及所述第二聯通管2412與所述第四聯通管2414之間分別連線有一根或兩根所述縱向調溫管242時的情形,下面列舉三個不同的實施例分別予以說明。
實施例一:請參閱圖1所示。
在該實施例中,所述縱向調溫管242的總數量為四根,其中,所述第一聯通管2411與所述第四聯通管2414之間連線有一根縱向調溫管2421,所述第一聯通管2411與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之間連線有一根縱向調溫管2422,所述第二聯通管2412與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之間連線有一根縱向調溫管2423,所述第二聯通管2412與所述第四聯通管2414之間連線有一根縱向調溫管2424。
實施例二:請參閱圖2所示。
在該實施例中,所述縱向調溫管242的總數量為六根,其中,所述第一聯通管2411與所述第四聯通管2414之間連線有兩根縱向調溫管2421,所述第一聯通管2411與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之間連線有一根縱向調溫管2422,所述第二聯通管2412與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之間連線有一根縱向調溫管2423,所述第二聯通管2412與所述第四聯通管2414之間連線有兩根縱向調溫管2424。
實施例三:請參閱圖3所示。
在該實施例中,所述縱向調溫管242的總數量為八根,其中,所述第一聯通管2411與所述第四聯通管2414之間連線有兩根縱向調溫管2421,所述第一聯通管2411與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之間連線有兩根縱向調溫管2422,所述第二聯通管2412與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之間連線有兩根縱向調溫管2423,所述第二聯通管2412與所述第四聯通管2414之間連線有兩根縱向調溫管2424。
還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所述兩進口盒25以及兩齣口盒26分別固定連線在各聯通管241的外壁上,且所述兩進氣管21通過所述兩進口盒25分別與所述第一聯通管2411以及所述第四聯通管2414相連通,所述兩齣氣管22通過所述兩齣口盒26分別與所述第二聯通管2412以及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相連通。
所述防塵蓋27設定在所述進氣管21以及所述出氣管22的端部,當所述進氣管21或所述出氣管22不使用時,可關閉所述防塵蓋27。
《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罐式貨櫃在使用時,當需要對罐箱採取前端加熱/製冷方式時,將位於罐體1後端的所述進氣管21以及所述出氣管22上的控制閥23和防塵蓋27關閉,將位於罐體1前端的所述進氣管21以及所述出氣管22上的控制閥23和防塵蓋27打開,將熱/冷源輸出設備連線到位於罐體1前端的所述進氣管21上。打開熱/冷源輸出設備,則熱/冷流從進氣管21進入第四聯通管2411中後分為兩股熱/冷流:一股熱/冷流依次流過縱向調溫管2421、第一聯通管2411以及縱向調溫管2422後流入第三聯通管2413中,最後從與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相連的出口管23中流出;另一股熱/冷流依次流過縱向調溫管2424、第二聯通管2412以及縱向調溫管2423後流入第三聯通管2413中,最後也從與所述第三聯通管2413相連的出口管23中流出。當需要採取後端加熱/製冷方式時,則必須將位於罐體1前端的所述進氣管21以及所述出氣管22上的控制閥23和防塵蓋27關閉,將位於罐體1後端的所述進氣管21以及所述出氣管23上的控制閥23和防塵蓋27打開,再將熱/冷源輸出設備連線到位於罐體1後端的所述進氣管21上,熱/冷流進入罐箱調溫系統2後的氣流方式與前述前端加熱/製冷方式中相類似,故而不再贅述。(圖1至圖3中的實心箭頭所示的為採取前端加熱/製冷方式時的熱/冷流方向,圖1至圖3中的空心箭頭所示的為採取後端加熱/製冷方式時的熱/冷流方向)。
《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罐式貨櫃以及其上的罐箱調溫系統通過對其上的溫度流管道、進氣管以及出氣管結構上的改變,使得在不影響原先加熱/製冷效果的前提下,罐箱調溫系統的正常工作可不受到外部條件的限制,即使在熱/冷源輸出設備和卸料裝備不是近距離設定時也可正常工作,提高了罐箱調溫系統的可操作性。
然而,以上所述僅為《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非限制《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保護範圍,故凡運用《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在《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的保護範圍內。

榮譽表彰

2020年7月14日,《罐箱調溫系統及罐式貨櫃》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