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嘴菜

罐嘴菜

罐嘴菜,中藥名。為堇菜科堇菜屬植物堇菜ViolaverecundaA.Gray的全草。分布於廣東、四川、貴州等省。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止血之功效。用於肺熱咯血,扁桃體炎,眼結膜炎,腹瀉;外用治瘡癤腫毒,外傷出血,蝮蛇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罐嘴菜
  • 別稱:地黃瓜、水白地黃瓜、白花蚶殼草、小犁頭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側膜胎座目
  • :堇菜科
  • :堇菜屬
  • :堇菜
  • 分布區域:廣東、四川、貴州
  • 採集時間:夏季採集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微苦,涼。

功效

清熱解毒,止咳,止血。

主治

用於肺熱咯血,扁桃體炎,眼結膜炎,腹瀉;外用治瘡癤腫毒,外傷出血,蝮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乳蛾:鮮堇菜搗爛,泡淘米水,含口中,隨時更換。
2、治刀傷:堇菜適量,嚼爛,敷傷口。
3、治無名腫毒:堇菜兌淘米水,搗泥,敷患處。(1-3方來自《野菜食用與藥用手冊》)

用法用量

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採集加工

夏季採集,曬乾備用。

形態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根狀莖短粗,長1.5-2厘米,粗約5毫米,斜生或垂直,節間縮短,節較密,密生多條鬚根。地上莖通常數條叢生,稀單一,直立或斜升,平滑無毛。基生葉葉片寬心形、卵狀心形或腎形,長1.5-3厘米(包括垂片),寬1.5-3.5厘米,先端圓或微尖,基部寬心形,兩側垂片平展,邊緣具向內彎的淺波狀圓齒,兩面近無毛;莖生葉少,疏列,與基生葉相似,但基部的彎缺較深,幼葉的垂片常卷折;葉柄長1.5-7厘米,基生葉之柄較長具翅,莖生葉之柄較短具極狹的翅;基生葉的托葉褐色,下部與葉柄合生,上部離生呈狹披針形,長5-10毫米,先端漸尖,邊緣疏生細齒,莖生葉的托葉離生,綠色,卵狀披針形或匙形,長6-12毫米,通常全緣,稀具細齒。花小,白色或淡紫色,生於莖生葉的葉腋,具細弱的花梗;花梗遠長於葉片,中部以上有2枚近於對生的線形小苞片;萼片卵狀披針形,長4-5毫米,先端尖,基部附屬物短,末端平截具淺齒,邊緣狹膜質;上方花瓣長倒卵形,長約9毫米,寬約2毫米,側方花瓣長圓狀倒卵形,長約1厘米,寬約2.5毫米,上部較寬,下部變狹,裡面基部有短鬚毛,下方花瓣連距長約1厘米,先端微凹,下部有深紫色條紋;距呈淺囊狀,長1.5-2毫米;雄蕊的花葯長約1.7毫米,藥隔頂端附屬物長約1.5毫米,下方雄蕊的背部具短距;距呈三角形,長約1毫米,粗約1.5毫米,末端鈍圓;子房無毛,花柱棍棒狀,基部細且明顯向前膝曲,向上漸增粗,柱頭2裂,裂片稍肥厚而直立,中央部分稍隆起,前方位於2裂片間的基部有斜升的短喙,喙端具圓形的柱頭孔。蒴果長圓形或橢圓形,長約8毫米,先端尖,無毛。種子卵球形,淡黃色,長約1.5毫米,直徑約1毫米,基部具狹翅狀附屬物。花果期5-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田坎、山坡、水溝陰濕處。分布於廣東、四川、貴州等省。

藥理作用

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作用。其不僅對多種致病菌具有抑殺作用,而且具有強的抗HIV-1病毒活性作用。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止咳,止血。用於肺熱咯血,扁桃體炎,眼結膜炎,腹瀉;外用治瘡癤腫毒,外傷出血,蝮蛇咬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