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於春秋戰國,多見於墓葬,紋飾複雜多樣。是否應定為貨幣,還存在爭議。另南方還出土有戈幣,性質也存在爭議。 價格從幾百至上萬元不等。多被放置在棺槨四周,因為和罄樂器樣式相同所以稱之為罄幣,非市場流通,屬於冥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罄幣
- 類別:整體為磬幣或橋狀平板
- 直線距離:70~110mm
- 寬度:20~30mm
目前發現的磬幣有兩種:一種整體為磬幣或橋狀平板,無紋飾,一種兩端作獸頭狀,有圖案紋飾或文字。其寬度約為20~30mm,兩端直線距離約為70~110mm,大量出土於春秋末戰國初的墓葬或窖藏,出土時一般是成摞壓疊放置,或與錢幣位置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