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細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纖細裂鱗果
- 界:植物
- 屬:裂鱗果屬
- 分布區域:湖北秭歸、當陽
- 拉丁學名:Schizolepis gracilis Sze, 1949
纖細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
纖細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果鱗的背面印模,隆起在岩石上,其邊緣在岩石上微微下凹,似向腹面彎曲,長達 1.4 cm,寬達 7 mm,由一個狹細的柄狀伸長部分、分裂為兩瓣的裂片及苞鱗組成。果鱗中間有 一微微隆起的...
黑龍江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果穗斷片,由許多二裂的果鱗組成;整個果鱗略呈卵形,高 3~4 cm,寬 2~3 cm,正中 分裂至細柄,分裂角 10°~20°,裂片為不規則的三角形,長卵形,內側邊平直,外側邊中部外 凸,頂端鈍圓,裂片基部具兩個不甚明顯的種子印痕,橢圓形,長軸直徑達 5 mm,...
遼西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鱗片橢圓形,長 1.2 cm,寬 1 cm,表面細縱紋,頂鈍尖,中央有一條中縫直伸達頂端,種 鱗基部增厚並收縮,種子著生該處(王自強,1984)。 此種原歸入松型鱗片屬,但它的鱗片分裂為兩瓣狀,故王自強(1984)將其改歸裂鱗 果屬。 模式標本特徵:鱗片卵圓形,...
豐寧裂鱗果 豐寧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果鱗緊密貼生於軸上,膜質,基部漸尖楔形,不具 柄,寬卵形。頂邊緣中央凹入,其深度不到鱗片長度的 1/3。缺口圓滑,種子著生部很小,直徑僅 1 mm 左右,增 厚。鱗片表面光滑無紋(王自強,1984)。時代產地 河北豐寧,張家口組;晚侏羅世。
內蒙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中軸粗強,寬 2 mm,果鱗近卵形,或菱形,全緣, 長 2 cm,寬約 1 cm。內緣近平直或凸,外緣強烈外凸, 最寬處約在距基部 1/3 處,向上漸縮;近基部急劇收縮 成長 2 mm,寬 1 mm 的柄,螺旋狀著生於中軸上。果 鱗近基部有 1 枚長約 6 mm,寬 4 ...
三寶營裂鱗果(新名)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分離保存的種鱗複合體,長 1.0~1.2 cm,寬 1.1~1.3 cm。鱗片分裂為兩個微不對稱的裂 瓣,裂瓣伸向生殖區頂部或更深。裂瓣質地微厚,邊緣全緣或呈極不明顯的微波狀,鱗片的上 下兩個表面均具無序的放射狀細紋。上表面基部著生兩枚近圓三角形的...
長柄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球果細長柱狀,至少長 7 cm,寬 1.6~1.8 cm。種鱗複合體與軸夾角很小,螺旋狀排列,疏鬆,間距 0.8~1 cm。種鱗複合體具長柄,由基部開始分為兩個裂片,裂片間夾角小於 20°裂片半圓形或長舌形,長 1.6~1.8 cm,寬 0.7~0.9 cm。裂片最寬處位於...
小翅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雌 性 球 果, 柱 狀, 長 6.5 cm 以 上, 寬 2.5 cm 以 上。 種鱗複合體在球果軸上螺旋狀緊密排列,與軸所成 角為 70°~80°,但在球果下部排列相對較松。球果軸寬 2~3 mm。種鱗複合體長 13 mm,寬 8 mm,分裂為兩裂 瓣,每瓣長 13 mm,...
普里納達裂鱗果 普里納達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果鱗近橢圓形,長約 2 cm,寬近 1.5 cm。裂片內側張角近“U”字形,外側邊向外突,頂 部鈍尖;裂片基部的種子僅為橢圓形的凸起,與裂片的界線不明顯(鄭少林、張武,1982)。時代產地 黑龍江密山,裴德組;中侏羅世。
三瓣裂鱗果 三瓣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僅有一枚種鱗,長 15 mm,寬 18 mm,三瓣狀,兩側 對稱。三瓣大小不等,中間一個細長,而兩側兩個較寬, 且遠緣呈鋸齒狀(Wang and Duan,1997)。時代產地 遼寧錦西,海房溝組;中侏羅世。
北票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總狀花(果)序,長 5.5 cm,寬 1.8 cm,有長梗,長達 4.1 cm。果實為翅果,革質,扁 平,有梗,卵形至橢圓形至披針形,長 8~10 mm,寬 2~4 mm,呈銳角至直角張開,僅一側 具翅,翅長約為小堅果的 2 倍。葉子未保存(吳舜卿,1999a)。時代產地 ...
翅形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果鱗近長卵形、長圓形。高 1.2~2 cm,寬 1.2~1.7 cm。中央深裂不到柄,分裂角 10°~30°, 分裂為兩個相等的裂片。裂片呈拉長橢圓形,頂端圓滑,下部窄縮呈楔形,內側邊平直或平 凸,外側邊平凸或弓形。裂片表面具有細縱紋,有的在下部有乾縮紋。基部...
狹足裂鱗果 狹足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果鱗裂片以寬角度張開,中央裂至基部。裂片倒披針形,基部楔形,最寬處在近頂部,內 側邊長,外側邊短,頂端為向外的斜切狀(鄧勝徽等,1997)時代產地 內蒙古海拉爾,伊敏組;早白堊世。
平列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雌性球果的一部分,柱狀,長 6.5 cm 以上,寬 3 cm 以上。種鱗複合體在球果軸上螺旋狀 排列,較疏鬆,與軸所成夾角約為 60°,成熟時可能脫落。球果軸寬 2.5 mm。種鱗複合體向基 部收縮,長 18 mm,寬 12 mm,深裂為兩瓣,中央凹缺深幾達鱗片基部。每...
熱河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屬松柏類植物,可能為松科。松柏類的雌球果。果穗長約5cm,寬近1.5cm,由螺旋狀著生的種鱗複合體組成。種鱗複合體具短柄,深裂成兩個略呈披針形的裂瓣,種子著生於種鱗近軸面基部。時代產地 遼寧凌源及昭烏達盟,九佛堂組;河北宣化,青石砬子組、九佛堂組;早白堊世...
漸尖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果鱗近菱形,背面隆起,腹面內凹,上具縱條約,長 13~16 mm,中部寬 9~11 mm,自 基部向上大致 1/3 處分為兩枚近三角形的瓣,瓣的頂端尖,向外彎成鳥嘴狀,瓣的內側較直, 外側弧形,兩瓣中央的夾縫自 1 mm 逐漸擴大到 5 mm。果鱗基部保存有寬 1~1....
龍骨狀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分離保存的種鱗複合體。果鱗長約 1.5 cm,寬約 0.7 cm,整體輪廓呈卵形,頂淺裂,自裂 缺向下形成一龍骨狀縱棱,兩個裂瓣沿著縱棱摺疊,大約構成 140° 的寬角,裂瓣的邊緣變薄, 表面具堅直的放射紋,近倒三角形的種子著生於果鱗基部縱棱的兩側。苞鱗的...
大板溝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果穗圓柱形,長 10 cm 以上,由許多二裂的果鱗組成,果鱗螺旋狀疏鬆排列於枝上,與枝 成 45°~60° 角,果鱗的柄很短,往上裂成兩瓣狀,每瓣裂片為不對稱的舌形,長 10 mm,最 寬處在中上部,寬 7~8 mm,表面具細的放射紋;種子卵圓形,表面光滑,...
纖細山檳榔(Pinanga gracilis (Roxb.) Blume)為棕櫚科山檳榔屬下的一個種。形態特徵 叢生灌木,高約2米或更高,直徑約1.5厘米或更粗,密被紫褐色鱗秕。葉鞘、葉柄上均有深褐色稍粗的鱗秕,葉軸上具褐色的點狀鱗片。葉羽狀,長70厘米或更長,羽片4對對生或更多,披針形,長30-50厘米,頂部的羽片寬7-9...
道虎溝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球果細長,柱狀;種鱗複合體呈疏鬆的螺旋狀排列, 節間長度 3~5 mm,與球果軸成 30°~60° 角。種鱗複合 體深裂為 2 瓣;鱗片基部收縮成三角形,不具明顯的柄, 但與球果軸著生處具關節;每瓣鱗片呈廣橢圓形或不對稱 的舌形,中下部最寬;頂端鈍尖或...
里阿斯 - 考依卜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果穗圓柱狀,長 55 mm 以上,寬 13 mm。軸寬 1.5 mm,表面具明顯的縱紋。果鱗卵形, 基部具柄,螺旋狀著生於軸上;柄長 3~4 mm,寬 0.8 mm。果鱗長 6~11 mm,寬 4~11 mm; 自中央深裂至 1/2~1/3 處,呈兩裂片狀。單個裂片近...
繆勒裂鱗果形態特徵 編輯 播報 果穗寬線形至披針形,長 6 cm 以上,寬 1~2 cm,軸長約 5 cm,寬 1.5~2 mm,具一長 柄;種鱗複合體呈螺旋狀著生在果穗軸上,種鱗複合體分裂成兩瓣狀,裂隙達加厚的生殖區上部,張角 15°~60°,每瓣裂片近橢圓形,長 1~1.4 cm,最寬處位於近中部,裂片的外側邊微凸, ...
白堊裂鱗果是一種裂鱗果屬植物。形態特徵 果鱗近菱形,全緣,長 1.1 cm,寬 0.5 cm。中部偏下最寬,內側較平直,外側拱。頂圓 尖,基部收縮呈柄狀,表面有放射狀細線紋。果鱗螺旋狀著生於寬 1.5 mm 的中軸上。果鱗的 近基部有 1 枚長 5 mm,寬 2.5 mm 的橢圓形種子。 上、下角質層均較厚...
唇形裂鱗果(新種)唇形裂鱗果(新種)是發現於遼寧省朝陽市北票市的晚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果穗近圓柱形,長3~6cm,寬1.5~2cm,種鱗複合體螺旋狀著生在果穗軸上,排列較緊,互相疊覆;種鱗複合體的大小及形態略有變化。保存單位 吉林大學博物館。
巨大裂鱗果是很有研究價值的植物 🌼科普知識:鱗片橢圓形,長 1.2 cm,寬 1 cm,表面細縱紋,頂鈍尖,中央有一條中縫直伸達頂端,種 鱗基部增厚並收縮,種子著生該處。 此種原歸入松型鱗片屬,但它的鱗片分裂為兩瓣狀,模式標本特徵:鱗片卵圓形,高 2.2 cm,寬 1 cm,表面具放射狀細紋 李可sirius情感領域愛好者...
蛇鱗果(Salacca dransfieldiana JP Mo-gea)是蛇鱗果屬棕櫚族植物。蛇鱗果屬於棕櫚家族,估計來自泰國、馬來西亞或印尼,也有認為它來自爪哇島的。在荷蘭殖民時代,商人們將它的種子帶到整個印尼,甚至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及泰國。形態特徵 蛇鱗果屬於棕櫚家族,Palmae (palem-paleman), monokotil, 葉子碩長,...
繆勒裂鱗果(新修訂)繆勒裂鱗果(新修訂)是發現於遼寧省朝陽市北票市的晚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果穗寬線形至披針形,長6cm以上,寬1~2cm軸長約5cm,寬1.5~2mm,具一長柄。保存單位 吉林大學博物館。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纖弱,國柱狀;葉鱗片狀,抱莖;花小,無柄或具短柄,為側生或頂生的穗狀花序或總狀花序,白色或淡紅色;萼片和花瓣5,很少4;雄蕊4-10,離生;子房1室,基部為多少分裂的花盤所圍繞;花柱2-5,頂端擴大;胚珠多數;果為一蒴果,3-5瓣裂;種子多數,微小,頂部有束毛。生長環境 ...
花柱纖細,先端近相等2淺裂。果 小堅果長圓狀倒卵圓形,頂端及腹面密被鱗片狀條狀物,背面光滑。花果期 花期11月,果期12月。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谷陰處、疏密林中。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廣東、海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有。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物...
單裂松型果鱗是一種松科松型果鱗屬植物。形態特徵 果鱗橢圓形或倒梨形,長 1.2 cm 左右,寬小於 1 cm,最寬位於中部或中上部,頂端鈍圓 或圓,邊緣圓滑,基部收縮,表面具縱紋。縱紋直或弧形,頂端中央至基部有一條縱溝。縱溝 在果鱗成熟後開裂,使果鱗分為兩瓣,每瓣呈長卵形,表面有 9 條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