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推法

用拇指中峰或側峰為著力點,以快速小幅度擺動為特點的一指禪推法,稱為纏推法。亦稱纏法或小步子推法。我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纏推法
  • 別名:纏法、小步子推法
  • 功效:活血祛瘀、生肌托毒、消散止痛
釋名,動作結構,功效,操作要領,技能訓練,臨床套用,

釋名

纏(chán)為纏之簡體字,或作繵。纏者繞也,有圍繞、盤繞之意,如纏繞、纏綿等。纏法是一指禪推法的術式之一。其名的旨意指明本法在持續操作時,在“心勁”內功的調控下,整體動作連貫流暢,擺動步幅小,頻率快,使其勁力似密密盤繞之遊絲,環環緊圍,纏綿不休,由淺漸深,層層深透而直指病所。

動作結構

1.預備姿勢:術者取端坐或直立位。坐勢時要含胸拔背,腰部挺起以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弓背塌腰。雙足放平踏穩,並略分開與肩等寬。站勢時取丁字步。施術上肢沉肩、垂肘、懸腕、掌虛、指實。沉肩:肩部肌肉放鬆,呈自然下垂,肩關節略向前外方伸出約15°~30°左右,使腋窩有容納一拳大小的空間;垂肘:肘關節屈曲90°~120°左右,在肩部懸吊與著力指支撐的條件下順勢下沉,使肘尖指向下方,且肘略低於腕,前臂則在旋前位掌面朝下放平;懸腕:腕關節屈曲向下懸垂,使橈骨下端與第一掌骨基底在腕關節處的夾角在90°~110°之間,並注意腕部的橈側要稍高於尺側,而肘尖要略低於腕部;掌虛:食、中、無名、小指呈自然屈曲狀,手握空拳;指實:拇指伸直蓋住拳眼,以拇指中峰或羅紋面著力,穩實地支撐在治療部位上,使拇指的縱軸與治療部位垂直。
2.動作姿勢:從起始位先向外擺動至15°左右;再迅速逆轉向內擺動,經起始位再向內擺動至10°左右的內擺位。如此往復快速擺動,從外擺到內擺,整個擺幅在30°左右。本法在操作時,尤重術者意念的主導作用,要求術者精神集中,意念專注,以意引氣,以氣發力,手隨心轉,法從手出。故有纏法施術需用“心勁功”之說。

功效

具有活血祛瘀、生肌托毒、消散止痛之功效。

操作要領

1.擺幅小,在起始位兩側10°~15°之間,拇指指間關節只有微屈到伸直位之間的運動而絕無過伸動作。
2.頻率快,本法的操作頻率在200~250次/分。
3.整個動作快速輕巧,連貫流暢,一波未盡又起一波,持久連續,纏綿不休。其餘要領同一指禪推法。

技能訓練

本法技能訓練的階段、步驟及方法與一指禪推法基本相同。但在人體單手定點練習時,可重點選擇在廉泉、人迎穴上練習;人體單手走線練習時,可選擇在胃經的喉結旁線,即自頜下至人迎再直下至氣舍一線做單向或雙向的走線練習。

臨床套用

本法由一指禪推法演化而來,對人體刺激面積小,頻率快,輕巧而深透力強,適宜在全身各部經穴操作。由於本法動作幅度小,所以更適合在頸前、頜下、咽喉或骨縫筋壑處及新傷紅腫局部和初起瘡癰之周圍使用。常用於治療乳癰、髮際瘡、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外科與喉科疾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