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三靈”又稱“繞山林”、“繞桑林”,白語稱“逛桑覽”,是大理白族集宗教、民間傳說、歌舞、器樂為一體的民間綜合性節日習俗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繞三靈組舞
- 外文名:Around three spirit ZuWu
- 別稱:繞山林”、“繞桑林
- 解釋:大理白族民間綜合性節日習俗活動
分類,民間說法,史料記載,歷史事件,繞三靈組舞包括,舞蹈過程,舞蹈動作套路,
分類
“繞三靈組舞”是在繞三靈節日中具有民眾性的組合舞蹈,至今仍廣泛流傳在大理洱海周圍的白族農村中。繞三靈組舞以道具區分舞種,其中“霸王鞭”白語稱“大王鞭”或“得嘀抖靴”;“八角鼓”稱“緊急鼓”;“雙飛燕”稱“雙飛一”。舞蹈名稱“霸王鞭舞”,在喜州鎮稱“打大王鞭”,或“得嘀抖靴”,挖色鄉一帶稱“得雙飛一”,而更多的則稱為“繞三靈舞”。
民間說法
繞三靈舞與繞三靈節密不可分,舞蹈的起源傳說亦與之相關連。民間大致有如下幾種說法:
1.遠古的時候,大理一片汪洋,白族的祖先都居住在蒼山上打獵度日。每逢收穫的時節,大家都要燃起火堆,繞著山林盡情歌舞,以感謝“蒼山神”的護佑,傳習下來便形成了載歌載舞的“繞山林”活動。
2.有一年大理髮大水,村寨都被淹沒,人被沖走的沖走,溺死的溺死,僅剩下倆兄妹爬在慶洞村頭的大青樹上才得倖存。洪水退後,兄妹倆流落荒壩相依為命,自行婚配,過了若干年後,大理壩子才又興旺起來,後人為了紀念這兄妹倆,每年都要到慶洞村去唱唱跳跳朝賀一番,就形成了繞山林習俗。
3.愛民皇帝生前好施仁政,受到百姓的崇敬。他死了以後,大家都拿著“桿喪棒”,抬著大帛,哭著為他奔喪。日子久了,大家覺得應當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去歌頌他。以後就將桿喪棒改成了“霸王鞭”、“淨水碗”變成“金錢鼓”、“供碟”變成“雙飛燕”,哭聲變成了調子,“大帛”變成“柳樹”,每年到這個時候都要唱著跳著去悼念他。
又傳,白王平素間最能體諒百姓,大家都非常喜歡他。一次,他的太子不見了,十分著急。大家知道後,便集合起來拄著楊柳樹,喊著叫著,日日夜夜沿著海邊幫白王尋找,可始終沒有找到,白王悲痛極了,大家也非常傷心,仍然年復一年幫他尋找,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繞山林”隊伍。
4.金姑是愛民皇帝的三公主,喜好山野,山花,無拘無束。一天,無意中到堂屋裹腳,遭愛民皇帝的責罵。一氣之下沿洱海獨自出走,到了巍山路上三台坡,又黑又餓,昏倒在草地上。這時恰遇一獵人路過,即得救護。公主醒來,見獵人面貌雖醜,心腸卻好,便私定終身,同回巍山去。愛民皇帝得知公主婚配,念在父母情份上,只好派人於二月初八沿山路前往巍山迎親,可是,回到佛堂村時,獵人因自己生得醜陋,執意不願見岳父,便躲進小雞足山管等候公主。到了三月三,獵人幽困不住,大家只好在天不亮的時候悄悄送他回去。公主回到父王身邊,一直到四月二十三日,大家才穿紅著綠,吹吹打打,跳著唱著又沿海邊送她回去。這就是“繞三靈”節前,必須先到巍山天門牙寺“接金姑”的由來。
5.遠古的時候,大理曾連年乾旱無雨,莊稼一直種不下去。人們焦急不安,派人到龍鳳村求東海龍王。龍王須奉玉帝旨令方能行雨,見此情景又十分同情,便私下教來人到蒼山中,在峰頂找到正在下棋的二位仙人,向他們求助。仙人見求者心誠,告訴大家可用柳樹葉在洱海中潑水三次就可解危。誰知眾人求雨心切,一到海邊便潑了十八次,頓時滿天烏雲暴雨成災。龍王自知闖禍,急忙教大家到慶洞村建國皇帝那裡去打打跳跳、哭哭鬧鬧。這樣一來驚動了玉皇大帝。玉帝問罪龍王,龍王申辯說百姓要求行雨,玉帝一看果然如此,赦免了龍王,並下旨說,凡百姓求雨須即時布施。從此以後,凡栽秧之前,壩子裡的人們就又唱又跳,以使龍王得知後,即降喜雨。
6,觀音制服羅剎後,海水東退,大理顯現平壩。觀音歸天時,封輔助他制服羅剎的西天護法神“五百神王”為建國皇帝,立都慶洞村,又封“五百神王”的軍將“五百金雞”為各村本主,掌管一方人間事。從此,人們便從蒼山遷移下來。隨後,“五百神王”教大家種桑栽麻,盤田織布,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大家為感激他的恩德,每逢四月大忙栽插前,便奉各村本主一道先往慶洞村朝拜。
“繞三靈”的“三靈”一詞,始見於明代大理喜州的《三靈廟碑記》,碑文雲“一靈乃吐蕃之酋長,二靈乃唐王之大將,三靈乃蒙神武王偏紀之子也。”
史料記載
關於“繞三靈”目前能查閱到的史籍資料有如下數種:
1,清末鄧川人楊瓊在《滇中瑣記》中載有:大理有繞山林會,每歲季春下浣,男婦岔集,殆千萬人……相傳起於南詔,數千年不能禁止。”近人白族學者趙甲南在《詠繞三靈竹枝詞》中有“六詔遺風今尚在,諸君無笑是夷歌”的詩句。
2,民國《大理縣誌稿》載有清·鹹豐乙卯(公元1855年)大理舉人段位所作《繞三靈竹枝詞》二首,其中寫道:“南鄉北去北鄉南,月屆清和甘四三。一樣時裝新裝束,來朝相約拜伽藍。“金錢鼓子霸王鞭,雙手推鼓臂轉旋。最是小姑歌僰焚調,聲聲唱入有情天。”
3.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於祟幀十一年(公元1638年)到過大理,在其《徐霞客遊記》中,記載了他在洱源縣風羽鄉尹家見到“陳樂為胡舞,曰緊急鼓。“緊急鼓”與現白語稱“八角鼓”為“緊驚鼓”音極相近。
歷史事件
以上明、清兩代目睹者的記述,說明至少在明代已出現了室集萬千的繞三靈舞了。現今繞三靈舞是指每年農曆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期問,以村為單位組織的繞三靈祭祀,歌舞節日盛會中舞隊的舞蹈。屆時,村各奉其本主,各為一隊,循蒼山之麓而進,遁洱海之濱而歸。其具體的日程和程式是:第一日先達洱海邊的才村龍王廟,繼入古城內的城隍廟朝拜。第二日沿蒼山腳古棧道過祟聖寺及寺旁的“御花園”,後再至慶洞村的觀音閣、聖源寺、神明天子廟。第三日經喜州九壇神祠(早年須先過風陽邑村三靈廟)至河埃城村的洱海神祠。第四日沿洱海至馬久邑村本主廟結束。沿途中逢廟必拜,尤其到達慶洞村朝拜神明天子廟內的五百神王時(此為各村本主的“主”),萬千民眾匯集,歌舞通宵達旦。此時,無論歌舞隊,敬香者均對五百神王邊跳邊唱,舞隊中即將柳枝置於神龕前。入夜以後,結伴對歌舞蹈,或相逗趣,歌舞敘情間夫婦老少互不干涉。沿途所朝拜的“三靈”,民間認為是“神都”——神明天子廟;“佛都”——祟聖寺;“仙都”——說是洱河神祠,一說是蒼山中和寺。
繞三靈組舞包括
繞三靈組舞包括有:“執樹舞”、“霸王鞭舞”、“八角鼓舞”、“雙飛燕舞”四種。舞隊有固定的排列順序。由兩名執柳樹者為先導,其中一人主唱,一人打趣,稱“執樹舞”,民間稱“大帛曲”或“大白曲”,所執的柳樹又稱“大帛”。接著是唱白族調,吹短笛、嘯吟(吹樹葉)者數人,民間統稱為“花柳曲”。再次為舞隊主體,由八角鼓舞、霸王鞭舞、雙飛燕舞三種舞蹈組成。各舞種人數依條件而定,少時可三四人或十餘人,多則上百人。舞者多隨意為伍,也有按舞種排列為隊的。隊尾仍有兩名“執樹舞”者。舞隊兩側有數人執摺扇或執月琴即興隨意舞蹈。條件好的村寨,舞隊有長筒號、嗩吶、鑼鼓等吹打樂隊。新中國建立前,有巫師為先導的情況。
舞蹈過程
中,“大白曲”曲調固定,唱詞可敘事,可即興編唱,均談諧。嘯葉主要為演唱白族調者伴奏,唱詞多為情歌。霸王鞭等舞蹈中,舞者不歌,歌者不舞。舞蹈與敲擊所舞的道具節奏聲合拍,周圍伴奏(唱)只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
舞蹈動作套路
舞蹈動作的套路變化不固定,依舞者相互間暗示來轉換套路。大體套路有“辟四門”(又稱“打四門”)、“四門兜底”、“一條龍”、“蛇蛻皮”、“過天橋”、“心合心”(又稱“心連心”)、“背靠背”、“三叉花”、“蒼蠅磋腳”、“青蛙蹦”、“腳勾腳”、“一條街”、“五梅花”、“滿天星”等. 繞三靈舞蹈的動律特徵,清代段位在《繞三靈竹枝詞》中說“雙手推敲臂旋轉”,楊瓊在《滇中瑣記》中也有“拍手承以臂,拍足承以踵,拍頭承以頸,拍腰承以股”的描述。這與現今民間藝人們強調的舞蹈動作主要動律特徵是吻合的。新中國成立後,由於青年婦女加入到舞隊中,強化了翻肘、翻腕、翻胯、擺肩的動作特點,使舞蹈顯得更加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