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織金縣第三國小創辦於1957年4月,座落在織金縣城東面,依山傍水,綠樹成蔭,風景秀麗,環境幽美怡人。北面是織金風景名勝魚山,西面是織金八大景之一的雙潭對鏡——雙堰塘,南面是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文昌閣。2003年9月,更名為“織金縣第三國小”。2005年8月,學校易地新建,現址位於城關鎮雙堰塘,校園呈美麗的四合院格局。學校占地面積10068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綠化面積120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織金縣第三國小
- 創辦時間:1957
- 所屬地區:貴州省織金縣
辦學歷程,辦學規模,基礎設施,師資隊伍,辦學目標,辦學理念,
辦學歷程
創建階段(1957---1962)
1957年4月時值反右鬥爭轟轟烈烈,織金縣城關鎮鎮長熊俊清,指派部隊轉業的陳克祥同志組織人員將位於雙堰塘之濱的古廟文昌閣改建成教室,開始籌建城關三小。於1957年8月,將當時的城南民中、城東民小、張伯含老師的私立民中三校合併成立了織金城關三小,把來自兩個民中的學生根據成績狀況編入五、六年級,把城東民小的學生和新招收的新生編入相應的一、二、三、四年級,一至五年級設為兩個班,六年級一個班,共有11個教學班,學生310人,教師16人(其中公辦教師2人,私塾先生14人),時任校長劉啟先,教導主任陳克祥。儘管辦學條件差,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管理模式陳舊,全體教師都盡職盡責,教學效果較好。
1960--1961年,時任校長郭永才,1961--1962年,時任校長蘭文達。當時正值國家三年災害時期,學校工作處於勉強維持狀態,根本談不上學校的管理與發展。
起步階段(1962---1966)
1962--1964年,時任校長羅正明,在“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指引下。學校制定了教師坐班制度,要求學生6點20到校早讀,7點正式上課,教師必須輪流值班守雙堰塘,負責學生安全。同時,要求教師晚上必須到校參加集體備課和政治學習,並且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縣教研室組織的學生怎樣寫套用文、如何進行文藝性課文教學、怎樣教常識課文、算術基本概念教學、怎樣教套用題、怎樣指導學生編寫套用題等教學研究活動,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1964--1966年,時任校長吳大全,教務主任諶貽仁。教學管理方面:把教師分為語、數初小教研組;語、數高小教研組。每周兩次教研活動,教師管理方面:每周進行一次業務或文化學習,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其次積極爭取資金修補了三個教室,改建了公共廁所,並在全校安裝了電燈。正當三小的教育教學管理初見成效,教學質量有所改觀之時,全國上下鬧起了文化大革命,吳校長被打成走資派,三小的進步與發展就此擱淺了。
停止階段(1966---1976)
1966---1969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各單位奪權鬥爭如火如荼,三小也不例外。當時的工宣隊與農宣隊進住了學校,吳校長由於是當權派,被迫離開學校,由工宣隊管理學校,代表是王俊錄同志,教師分為兩大派投入到文化大革命中去,整天忙於參加批鬥會,寫大字報,根本無法開展教學,兩年後中央發出“複課鬧革命”的號召,儘管教師學生都回到學校上課,在一無教材,二無安靜教學環境,三無明確教學目標的情況下,教師手握毛主席語錄當教材為學生上課,這種狀況持續了三年之久。
1969--1976年,時任校革命委員會主任周致洪,使正常的教學程式基本恢復,但學校仍然要參加各種政治運動,“抓革命、促生產”,“以階級鬥爭”為綱統領學校一切工作,並要求教師白天上班,夜間參加政治學習,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逐漸發展階段(1984---1986)
1976--1984年,時任校長周致洪,副校長蘇中秀,教導主任羅孝義,總務主任黃德禮。隨著“四人幫”垮台,高考制度的恢復,教育秩序逐步正常化,城關三小迎來了教育教學管理的春天。首先抓教學常規管理,制定了學校工作計畫及課程教學計畫,定時檢查備課教案、聽課,抽查學生作業批改。對教師出勤、備課進行檢查、督促、以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實行期中期末考試制度,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社會文體活動,為三小的教育教學管理開了先河。
1984---1986年,時任校長鄧鄂生,副校長蘇中秀,教導主任華之薇。這屆領導班子,進一步重視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在教學上引進啟發式教學,分批選送教師參加地、縣的啟發式教學培訓班,初步使三小離開了前蘇聯凱洛夫教學模式。與此同時積極組織教師參予縣教研室“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的語文教學實驗,並在學校內組織語文教師舉行“漢語語音音節表”朗讀比賽,以激勵廣大語文教師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使三小的語文教學成績大大提高。
迅速發展階段(1986---2011)
1986--1993年,時任校長蔣宗達。在此期間,三小的人事變動較大,副校長由蘇忠秀、王秀遠、黃林先、姜洪芬等同志擔任,教導主任由華之薇、何士榮、熊明錦等同志擔任,總務主任由李國銘同志擔任。蔣忠達同志主持工作期間,首先抓領導班子建設,理順黨、團、隊組織系統,使之各司其職,有機配合。同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常規管理,注重教師的素質培養和提高。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著力抓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注重開闢學生第二課堂,率先組建了在全省均屬有較高水平的小學生器樂以及美術、書法、舞蹈、科技製作等課外興趣小組(為三小的藝術特色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組建了全縣最早的家長學校,較好地發揮了學校、社會、家庭三為一體的教育網路作用。組織全校教師處出參觀學習(安順八小),拓展教師的教改理念,使全體教師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得以不斷提高,同時積極爭取地區行署、縣政府、縣移民辦、城關政府等有關領導的支持,撥款完成了教學樓加層,廁所和校園圍牆的修建,以及三畝學生活動場地的徵用等,大大提高育人環境,使三小校貌煥然一新。由於學校管理制度到位,領導以身作則、知人善任,充分發揮了每位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教學質量逐年上升。在1991年的全鎮十六個年級學科(一至六年級語文、數學,三至六年級的思想品德)統考中,三小取得了11個第五,兩個第二的好成績。
經過全校教師近八年的努力奮鬥,三小數十次獲得了國家部委到省、地、縣各上級部門的獎勵和表彰,把一所當時並不引人注目的學校,辦成了一所家長信賴,學生嚮往,在縣內外享有聲譽的先進學校。
1993--1997年,時任校長姜洪芬,副校長高寶俊、黃芬、教導主任齊桂芳。總務主任李國銘。此時的三小,在縣城幾所國小中,學校管理、教學常規管理、辦學條件等相對起點高,能否鞏固以上成果,是對這一屆領導班子的考驗,他們對前一屆規章管理制度進行認真修改、補充,使之適應當時的工作實際,進一步加大教學管理力度,大力開展校內優質課竟賽活動,推出了省級優質課獲獎教師袁昌平、鄭華、何金。在抓好教學管理的同時,鞏固家長學校成果,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家長、學習教育理論和方法,提高家教水平,增強三位一體的教育效果。與此同時,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大力支持,為學校修建花台、櫥窗、校園小廣播、後操場球場等。填補了織金縣家庭、社會支持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的空白,獲省、地授予“優秀家長學校”稱號。
1998--2005時任校長鄧尚福、副校長袁昌平、劉超然、教導主任齊桂芳(98--2000)、孫沖(2000--2003)鄧光文(2003--2005)。這一屆領導集體接手工作後,考慮到學校的發展,特色的創新,由鄧尚福負責學校全盤工作,劉超然與教導主任負責教學管理工作,袁昌平負責德育、小繼教、工會、少先隊、藝術教育工作。把學校工作管理定位在:以德育為中心,以特色為載體,以教師管理為抓手,以改善辦學條件為依託,圍繞中心工作建章立制,尋找工作切入點,制定出學校發展規劃和學生培養目標,共同打造創新織金三小特色教育工作平台。在改善辦學條件方面:鄧校長通過與教育主管領導及財政部門勾通協調爭取資金,把圍牆改造成一樓十個門面,二樓八個教研組辦公室、修建屋頂花園、修通排水溝、拆出水電局廁所危房、增建宣傳櫥窗、添加教學樓走道圍欄;購置32台計算機建立微機室、24個教室安裝上電視機、VCD、投影儀、錄音機和銀幕;購置鋼琴兩台、電子琴兩台、高檔音響一套、教師會議室桌椅80套。教學管理方面:加大了常規管理力度,規範督促檢查制度,制定教學質量提高措施,重視教師素質提高培訓,收效比較明顯。教師管理方面: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分期把教師帶到貴陽實驗一、二、四小、環西國小、尚義路國小、甲秀國小參觀、學習和培訓,以提高教師文化和業務素質。藝術特色方面:從單一的音樂、美術、科技製作興趣小組,發展到聲樂、舞蹈、美術、書法、揚琴、古箏、電子琴、柳琴、琵琶、口風琴、架子鼓、胡蘆絲、科技製作班等,特別是藝術實驗班的創辦,民樂隊技藝的提高和隊伍的壯大,合唱團、舞蹈隊演技的精湛,全校素質教育的普及,傾注了袁昌平副校長畢生的精力。是他讓名不見經傳的織金三小走出織金、畢節、貴州,為學校獲取教育部授予“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文化部、教育部授予“全國少兒民族器樂”培訓基地;全國“愛國基礎教育基地”學校稱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5年8月--2011年3月,時任校長付國榮,副校長袁昌平、陳少華,教導主任何金,政教主任王光富,後勤主任姚永先。此屆班子是通過教育改革當選產生的領導集體,承擔著織金三小繼續發展、儘快提高教學質量、鞏固和發展特色教育三重歷史使命。他們針對學校近況,結合教改實際,制定更科學、更實用、更規範的行政領導管理、中層人員管理、各部門崗位職責,建立健全德育、教學、教師、後勤管理制度。讓織金三小真正步入科學化、規範化、人文化的管理體系。通過民主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師生員工教與學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增強凝聚力,創造一種團結協作、寬鬆合諧的人文氛圍,體現出“以人為本、以質量求發展、以特色創名牌的辦學思想。堅持各項制度為育人服務,為教育事業發展,為人的素質得到提高,為辦成名校打下基礎。
未來發展階段(2011年3月--)
2011年3月,時任校長陳勇,副校長袁昌平、林艷,教務主任付習忠,總務主任羅天興,教科室主任何金,政教主任李桂蘭,安保主任鄧光文,辦公室主任李騫。本屆班子將以學校發展為主題,以教學改革為主線,以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和教育科研為動力,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努力構建自主合作的管理機制,建設科學發展的和諧校園。打造一支德高、技精、人和的教職工隊伍;構建體驗型德育體系;主體型教學體系;具有特色的校本培訓體系;用豐富的文化內涵陶冶人的情操,創建一個集自然美、藝術美、人文美於一體的校園文化環境,建設“花園、學園、樂園”式學校。努力使織金三小實現“五優”,即:辦學條件優良,育人環境優美,教師隊伍優秀,管理手段最佳化,教育質量優異,為把我校建成高質量、有特色的學校而努力。
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39個教學班,在校生2490人,教職工95人。
基礎設施
學校建有圖書室、閱覽室、遠程教育室、多媒體教室、音樂室、舞蹈室、揚琴室、電子琴室、古箏室、架子鼓室、少年軍樂隊排練室、實驗儀器室、教具室、美術室、體育保管室、紅領巾氣象站、紅領巾播音室、2個自然實驗室、1個計算機專用教室(有計算機72台)和班班通教學設備40套。學校操場全部硬化,有籃球場2個, 10張桌球桌台,14塊黑板報,12個宣傳櫥窗。
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學科配套合理,教師專業化成長迅速。全校有95名專任教師。學校有貴州省音樂特級教師1名、畢節地區教育名師1名、省級骨幹教師3名、地級骨幹教師14名。
辦學目標
強抓教學質量、彰顯藝術特色、做實德育工作。
辦學理念
尊重師生個性、構建和諧校園。
校訓:健康、求真、自主、創新。
校風:文明、和諧、活潑、進取。
教風:愛生、敬業、務實、創新。
學風:樂學、善思、勤奮、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