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造署舊址頭門

織造署舊址頭門

織造署舊址頭門,頭門為硬山造,面闊三間13.4米,進深6,4米,於脊柱間安斷砌門(將軍門)三座,門扉六扇及門簪、抱框、連楹、下檻、砷石等均為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織造署舊址頭門
  • 所屬年代:清代
歷史沿革,現存情況,

歷史沿革

  蘇州自古絲織業發達,素為中國絲織中心之一。為滿足宮廷需求,自元代起就在蘇州設立織造局,直接加以管理。明代由太監兼理織造,織染局設在現在的觀前北局。清順治三年(1646),在帶城橋東明末貴戚周奎(崇禎帝周皇后之父)故宅建織造局,又名總織局。康熙十三年(1674)改為織造衙門,稱織造府或織造署,由內務府派郎官掌管,並將總織局遷至衙門以北孔副使巷。織造署除在蘇州、松江、常州三府自設機房僱工織造以供皇室消費外,兼管三府機戶和徵收機稅等事務,當時與江寧(今南京)、杭州織造署並稱“江南三織造”。康熙二十三年,在織造署西部建行宮,作為清帝“南巡駐蹕之所”。

現存情況

  較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