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古城

績溪古城

績溪古城,今績溪縣城,設華陽鎮,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現有諸多歷史名勝遺存。績溪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徽廚之鄉”,“無徽無成鎮,無績不成街”。績溪縣西與黃山區、歙縣、旌德縣接壤,東與浙江省臨安市交界,南與歙縣相連,北與宣城市寧國市、旌德縣毗鄰。為低山丘陵山區,西部為黃山支脈,東部為西天目山脈,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祖籍地,08年奧運火炬的傳遞點,2007年3月18日被國務院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績溪縣在皖南山區,在皖贛通衢的位置,多年來橫亘在江南古陸上,不曾發生過位置上的轉移。績溪被群山包圍,被綠水環繞,這樣的布局,風水上叫作“背山面水”,最好不過。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為百越地。次年(前222年),平江南,置歙縣(治今徽城鎮),屬會稽郡(治吳,今蘇州市)。秦末,歙縣改屬鄣郡(治鄣縣,今浙江安吉西北)。自設歙縣後,今縣境除短期的梁(良)安縣、野縣外一直屬歙縣北部地區,直至唐置績溪縣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績溪古城
  • 現今:績溪縣城
  • 類型:悠久歷史的古城
  • 別名:徽廚之鄉
地理位置,歷史變革,縣名由來,簡要概況,古城現狀,文物古蹟,西關故里,中正坊街區,周氏宗祠,文廟,胡雪岩紀念館,五教堂,明倫堂考棚,南門外牌坊群,楠木木牌樓,古城名人,汪華,胡宗憲,胡光墉,胡適,周邊景點,大鄣山,大屏山,徽杭古道,龍川胡氏宗祠,胡宗憲尚書府,紫園,許氏宗祠,聽泉樓,績溪石家村,馮村進士坊,奕世尚書坊,胡炳衡宅,敦履堂,湖村民居,太平軍攻城圖,胡適故居,汪氏住宅,胡家村新石器,霞間窯址,古城保護,

地理位置

績溪古城,今績溪縣城,設華陽鎮,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現有諸多歷史名勝遺存。績溪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徽廚之鄉”,“無徽無成鎮,無績不成街”。績溪縣西與黃山區、歙縣、旌德縣接壤,東與浙江省臨安市交界,南與歙縣相連,北與宣城市寧國市、旌德縣毗鄰。為低山丘陵山區,西部為黃山支脈,東部為西天目山脈,主要山峰皆在千米以上。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祖籍地,08年奧運火炬的傳遞點,2007年3月18日被國務院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績溪古城

歷史變革

績溪縣在皖南山區,在皖贛通衢的位置,多年來橫亘在江南古陸上,不曾發生過位置上的轉移。績溪被群山包圍,被綠水環繞,這樣的布局,風水上叫作“背山面水”,最好不過。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為百越地。次年(前222年),平江南,置歙縣(治今徽城鎮),屬會稽郡(治吳,今蘇州市)。秦末,歙縣改屬鄣郡(治鄣縣,今浙江安吉西北)。自設歙縣後,今縣境除短期的梁(良)安縣、野縣外一直屬歙縣北部地區,直至唐置績溪縣前。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設良(梁)安縣,大寶元年(550年),廢梁安縣,併入歙縣,仍屬新寧郡,今縣境仍為歙縣北境。
唐朝永泰二年(766年)置績溪縣。《元和縣誌》:“……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並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績溪復置縣後,它的縣治便是華陽鎮。
唐至宋的時候,績溪是古新安、古歙州、古徽州的重要組成部分,唐至宋代屬歙州,歙州在宋宣和三年改名為徽州,王安石寫詩:“夜過徽嶺月明中”,於是它便知名了。
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績溪有“徽嶺、徽溪、大徽村”,改“歙州為徽州” (“徽,善也”《爾雅·釋詁》,“績、功也”《爾雅》),
元初的時候屬徽州路;元末到清朝的時候,績溪屬徽州府;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安徽省時,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為省名,可以說績溪是名副其實的“安徽之源”。1949年4月30日績溪縣解放,改屬徽州專區,1988年1月劃入宣城地區,2001年1月屬宣城市。但是績溪人民對徽州一直有著深深感情

縣名由來

唐永泰二年(766),置縣,縣名績溪至今。“績”,有緝麻線的含義。“溪”,為山間流水。縣處宣徽之脊,境內山溪,交錯縈流。《元和郡縣誌》:“縣北有乳溪,與徽(亦作翬)溪(今翬溪河)相去一里,並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因以為名。”《方輿志》:“臨溪石,在縣北三里(今高遷鄉浣紗溪)溪岸上,其方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紗。數里婦女悉來浣紗,去家既遠,遂績其旁以守之。春時多麗服,群績於此,雖不浣紗者亦會績焉。縣名亦兼此義。” “溪”,亦作溪,清嘉慶《績溪縣誌》從縣印寫作溪。民國縣印亦作“溪”。16年(1927)改鑄縣印寫作“溪”,沿用至今。
績溪縣創始於唐永泰二年(766年)。縣名據境內山溪氵縈洄的地理特徵命名。山川風貌以黃山余脈自西南至東蜿蜒伸展形成徽山橫亘縣境,將績溪境分成嶺南、嶺北地區,河溪交錯,大多注入新安江,俯瞰境內河流“交流如績”而名績溪。史籍也均持此說。如《元和郡縣誌》說:“此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並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因以為名。”《太平寰宇記》說法也一致:“以界內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迴轉屈曲並流,離而複合,謂之績溪,縣因名焉。”《讀史方輿紀要》也說:“以界內溪水交流如績而名。”以上說法均以水交織而為縣名。
另一種說法是以羅願《新安志》為代表,稱:“臨溪水源出縣北三十里,又名乳溪。……《方輿記》雲,臨溪石在縣北三里溪岸上,其方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紗,數里婦人悉來浣紗。去家既遠,遂績其旁以守之。春時多麗服,群績於此,雖不浣紗者亦會績焉。縣名亦兼取此義。”《太平寰宇記》在肯定第一種說法後,也介紹了此說:績溪縣“有臨溪石,在縣北三里,臨溪岸,方圓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紗。數里內婦女悉來浣紗,去家既遠,遂於石上績而守之。每春花始布,花柳交映,多艷妝麗服群績於此,雖不浣紗者亦有從而會績焉。又曰其縣名績溪,亦兼取績之義也。”以上是說以臨溪石上績紗而名。但以今景觀之,此景已無,還是以第一種說法為正。
還有一種說法是以《清史稿·地理志 》與第一種說有區別,是說縣名以縣城華陽鎮東有“績溪”,源出楊溪,“與徽水交流如績,縣名日方此。”

簡要概況

績溪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古稱良(梁)安縣,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這裡曾經孕育了徽墨的神奇、徽菜的榮耀和徽劇的精粹,創造了“無徽不成鎮,無績不成街”的徽商傳奇!
績溪古城
績溪隸屬徽州千年,決定了其與徽州文化有著深刻內在的源淵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說,徽文化是一種商人文化。而績商是徽商中的一支勁旅。宋代績商已頗具實力,以經營徽墨、茶葉、菜館、國藥、土雜山貨等,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明清時最是鼎盛。績溪經濟總量不高,但從商人口比例則名列前茅。縣內“出賈既多,土地不重”,行賈四方,甚至遠涉東南亞歐美。至民國時,全縣外出經商之人占總人口的25%,最高年份達到30%以上。在“田疇不逮婺源,貿遷不逮歙休”的偏僻貧弱小縣,績溪人憑著踏踏實實的作風小本經營,最終使江南商埠有了“無績不成街”之說,足見績溪徽商之影響力。
從地緣政治上講,績溪是徽文化的核心地帶。從歷史源淵上看,績溪又是徽文化孕育發展的有機整體,徽文化中充滿了閃熠的“績溪元素”。走近績溪,如入“百里花園”。村落阡巷古風習習,馬頭牆下歲月悠悠。恢宏的古祠傍,捏一把黑泥土,能溢出千年文化;垂垂的黑牆上,剝一層灰牆垢,能聞透百載史香;寂靜的鄉野里,踏一塊青石板,能濺起亘古的歷史記憶。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歷經數百年風雨的錘鍊造化,曾滋養出一朵璀璨的徽文化奇葩。
績溪古城的自然選址體現了先民追求 “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了“枕山、環水、面屏”的重要風水元素。隨處可見的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了一幅幅賞心悅目的田園美景。龍川村就是鑲嵌在徽州古村落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坐落於村中的胡氏宗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木雕藝術殿堂”之美稱。祠堂內極富盛名的隔扇門裙板木雕荷花圖,寓意“和諧”、“和美”、“和順”、“和鳴”,處處體現出以“和”為貴的徽文化思想,被譽為和諧之源。
績溪古色古香,是一座誘人的徽州民俗博物館。明清古遺甚多,勝跡原汁原味,成為研究中國封建後儒社會的寶庫。現保存完整的古蹟有三百餘處。在“國寶”之稱的龍川胡氏宗祠傍,矗立著“奕世尚書”石牌坊。它仿佛在告訴人們,這個龍川尚書胡氏大家族過去的榮耀。在周家祠堂里,陳列著精美絕倫的“三雕”傑作,一刀一錘,凝結著民間匠人的點滴心血。在我省最早的桂枝書院遺址傍,迴蕩著朱熹講“經”論“理”之聲,其精髓已沁入古樸民風。多少騷人墨客,留戀徽山績水。楊萬里、范成大良安(績溪古稱)有遺篇。王安石“曉渡藤溪霜落後,夜過 嶺月明中”,名句膾炙人口。文化巨子胡適帶給故鄉的“蘭花草”,幽香撲鼻。現代鄉人學者郭因《故鄉綠色的憶和綠色的夢》,魂牽夢繞。績溪民風淳樸,民諺俗語中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了獨特的處世哲學。講人情,遵循“七碗來八碗去”。言誠信,切忌“寄信割牛草”。談節儉,“醃菜滾豆腐,日子長長路”。論經營,“抓一把撒一把”。學生意,“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受朱子理學影響,婚喪嫁娶,盡孝守禮,不敢越雷池一步,充滿了儒禮氣息。如男女分席,嫡庶有別。分家析產,“長子不離灶,幼子不離窖”。調節鄰里,多奉“讓人不為損”。書房裡的“四寶”,山牆上的戧角,永禁碑上的銘文,族譜上的祖訓,無不浸潤展示著深刻的理學內涵,厚寄著徽州人對生活的那份奢望。
績溪在號稱“東南鄒魯”的古新安,有著“邑小士多,績溪為最”的美譽。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汪華、胡宗憲、胡適、汪靜之、章基嘉、汪子野等名人;績溪人向來以“績溪牛”和“徽駱駝”自勉,走出大山的徽商學徒與自己“前世不修,生在徽州”的多舛命運進行著頑強的抗爭,催生了清代徽墨大師胡開文、紅頂商人胡雪岩、茶商汪裕泰等一批影響深遠的徽商巨賈。

古城現狀

績溪2007年3月被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績溪古城“枕山、環水、面屏”,是古徽州“天人合一”城市、村落選址思想的重要範例。縣城內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以縣城中心“中正坊”為核心和以孔廟、項家橋片為核心的兩個歷史文化街區。在這兩個文化街區內,清代考棚、周家祠堂、五教堂等古建築分別代表著明、清兩代風格迥然而又人文承傳的風格。縣城內還有江南第一學宮、三雕博物館、胡雪岩紀念館等。
績溪古城
績溪不僅是“七山一水”的山區縣,境內鐘靈毓秀,自然景觀頗多,生態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方面,現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13處,縣級39處。另統計,境內還有文化遺存三百餘處,其中祠堂一百三十餘幢,徽派古民居、古道、亭廟、古水口、古橋隨處可見。

文物古蹟

西關故里

西關固里(西山)位績溪城西,東起章家巷,西至城牆(今已拆除無跡),南始城牆腳下,北至“大西門”(“項家橋路”通頭處為界)。自古多為章姓世居(約五六十戶),異姓殊少。居民房屋均系徽派風格,磚木結構,粉牆黛瓦,內置三間兩過廂,兼以天井,四水歸堂。
績溪古城
域內原有章氏祠堂,內置三進——大天井、前進祭堂、後進祭堂,並有附屬房屋“文會”——為西關章姓族人集會議事之處;“族譜亭”——為西關章姓世代繁衍檔案存放之處;域內又有支祠4處(今均已拆除,改建民居,原跡無存)。
西關章姓老祖墳一座,位西山頂下,面積約畝許,周以圍牆,其內茂林修竹,古木參天。晨鐘,百鳥離巢鼓譟,此起彼落;暮鼓,棲息投林,鳴啾婉轉。上世紀五十年代,全民大煉鋼鐵,圍牆遭毀,木竹砍伐殆盡,充冶煉之用,今僅存廢墟遺址。
西山巷中有“西關固里”牌坊一座,為章姓先祖章道基於清道光丙戍(1826)年所建,上世紀遭文革之災,萬幸猶存。
域內章氏國小(今已不存),系章姓族人集資興辦,承績邑“十戶之村,不廢誦讀”之古訓,且發揚光大,矢志不渝。曾為我縣教育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域內原有土地堂3座(今均不存),北端“晝錦里”,南端“古井坊”,西端“鐘鼓樓”,堂內均置土地菩薩牌位,逢元宵佳節,夜晚張燈鳴炮,以示吉慶。
西關西,原有戲台一座,磚木結構,舊時有戲班公演。上世紀50年代後期拆除,已蕩然無存。
大西門(北向)附近原有天主教堂一幢,建國前有外國傳教士在此布道。內有國小、醫院,上世紀90年代因房地產開發建設遭毀。
原西關固里巷路均系以鵝卵石鋪成,其石排列有序而別致,石徑兩旁又有明溝排泄,無積水之弊,亦毀於大煉鋼鐵時期。
依西關章氏舊俗,逢除夕,懸先祖大幅彩像於宗祠,置貢品、香爐、燭台於案,大年初一曉,燃燭焚香,鳴炮奏樂,向先祖拜年,其禮儀莊嚴隆重,似有袞冕巍峨,圭璋特達之盛況。章姓男丁,無論老幼,凡是日上午進祠敬香扣拜者,均賞賜新春禮品殼餅兩隻,時年屆古稀以上者,則予加倍。午後,禮儀結束,畫像及爐台等物集箱而貯,以待來年。

中正坊街區

中正坊位於績溪縣城中,始建於宋代,結構簡陋,線條粗獷。明代改為重檐亭閣式,構律細膩嚴謹。歷經滄桑,清代復為單檐建築,青磚結體,木質構架。
績溪古城
現存(整修後)的中正坊,為正方形亭閣式,土木結構,明代遺風,邊長4米,脊高6.37米,壁聳2.5米。底層4個拱門貫通四方,拱門上分別大書“中正坊”三字和該坊簡歷,曰:“中正坊,俗稱四川門。宋代建邑,測此定中,四方延伸築城,故名。明重下建,後歷經修葺。今存者磚砌券門,明代遺物。木構框架,民國風格。今遵古制,由縣人民政府委託以工代賑辦公室出資修繕。上層有閣無樓梯攀登。閣上四面皆有鏤空木雕窗欞6扇。外觀青瓦白牆,典雅別致,遠看似廟,近瞧象閨閣繡宇。

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坐落在績溪城內西大街的三雕博物館,地址在績溪縣城曹家井39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它獨特的魁力吸引著八方來客。周氏宗祠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年間進行了擴建和修繕。原來兩堂北面有濂溪書院、桂花廳、瑞二公祠、特祭祠,祠堂南面有文昌閣,因歷史原因現都已不存。周氏宗祠由影壁、門樓、庭院、廊廡、正廳、庭院、寢室等七大部分組成,寢室已被後人改為平房,現存建築面積為1156平方米。周氏宗祠規模宏大,蔚為大觀,門樓為重檐歇山式屋頂,面闊七間,進深兩間。走進周氏宗祠,仰望頂部,木雕額枋上的一幅鯉魚跳龍門的圖案躍入眼帘,反映出周氏先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而下一塊額枋雕刻的是福、祿、壽三星圖。俯首須彌座上的淺浮雕刻花鳥圖,一幅幅既生動又別致,讓人仿佛置身於花鳥世界。儀門兩側,石鼓對峙,上方懸掛“周氏宗祠”匾額。門樓後為庭院,中設市道通向正廳,兩邊皆用青條石鋪面。廊廡面闊五間,進深一間。正廳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硬山式屋頂,斗拱挑檐,用材碩大,做工講究,明間上方懸“道國世家”匾額。額妨梁馱、平盤斗、扶脊木、雀替等無一不鏤、無一不雕,刀法古樸有力,線條遒勁豪放。中進庭院的石刻欄板,更是石刻精品,欄板上面刻有丹鳳朝陽、松鶴延年、杜鵑唱梅、牡丹富貴,畫面典雅生動,件件巧奪天工,讓人流連忘返。祠堂的後進卻是另一番天地石刻欄板上,精雕細刻著造型迥異的花瓶和爭妍鬥奇的插花,表現出周氏先人對如花似錦的安寧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績溪古城

文廟

江南第一學宮——績溪文廟坐落在安徽省績溪縣城內北大街西側。文廟始建於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其規製成形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此後歷代均有不同規模的重修。後存的文廟建築——泮池泮橋,東西兩點大成殿為清乾隆年間所建,是一組具有較高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建築群。績溪文廟大成殿及東西兩廡的梁架結構及天花藻井遍飾彩繪,至今保存完好。這些彩繪具有濃郁的民間藝術風格,更是皖南及至安徽文廟建築中罕見的民間藝術珍品,充分體現了績溪文廟的文物價值。
文廟以南北為中軸線,作東西對稱布局,由南至北,依次是廟門、欞星門、泮宮坊、泮池浮橋、戟門、露台、東西兩廡、大成殿。面闊38.55米,進深172.45米,占地面積6647.95平方米),現存的文廟建築一一泮池泮橋,東西兩點大成殿為清乾隆年間所建,是一組具有較高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建築群。
1998年5月,績溪文廟被安徽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

胡雪岩紀念館

胡雪岩紀念館位於績溪縣城,紀念館占地約800平方米,包括兩個庭院,原址為建於明代的文昌殿。紀念館用大量的圖片、書籍和實物再現了胡雪岩沉浮於商界宦海的一生。據悉,紀念館已經收集了近千件胡雪岩生前使用過的各種工具和生活用品,已經整理展出一百多件。紀念館還專門仿照"胡慶余堂"國藥號開闢了"藥局",杭州"胡慶余堂"提供上千種中成藥,並聘請中醫專家坐堂為參觀者提供服務。
績溪古城

五教堂

五教堂(原名葛氏住宅),坐落在績溪縣城東大街白石鼓。是有著千餘年歷史的古老縣城內僅存的一棟明代民居。五教堂坐北朝南,以南北軸線布局,東西對稱,由前、中、後三大部分組成,建築面積303.18平方米。大門開在東南角的山牆上,用兩根訛角石門柱和一塊如意石門額構成框戶,門額上方用方形水磨青磚淨縫鑲貼,其上三飛磚挑檐,覆蓋小瓦,貼牆脊兩端飾以陶質鰲魚,兩垂帶用如意紋青磚,質樸莊重。大門內是一狹長天井,南向有影壁。前廳面闊五間,進深兩間,東西兩向是房。前檐以五鋪作斗拱承挑出檐。明間裝以鬲扇,次間用女兒牆及板窗裝修。後檐則以如意撐拱承挑出檐,次間裝修同前。明間梁架採用明袱做法,雲帶叉手、蓮瓣駝峰、丁頭拱、梁媚等構件雕飾精美,作風淳樸。前廳後是天井,長方形,以條石鋪築,四周下四排水,軸線中條石橫鋪,直達中廳。 天井東西兩向各設廂房。外檐用撐拱承挑和女兒牆。板窗裝修。中廳是五教堂的主體部分,是房主接待賓客或承辦喜慶活動的場所。它高敞明亮,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平面呈“品”字形。明間以外是房,供房主起居之用。中廳用料、做工都極為精到,立柱皆梭,覆盆式石柱礎。上置楠木蓮瓣紋柱梳。脊童柱南北兩向安置如意雲帶紋叉手,柱根以外舒捲自如、栩栩如生的蓮瓣駝峰承托,三架梁兩端飾以如意雲頭。尤其是前檐單步梁,用如意雲紋駝峰和一斗三升十字斗拱組合件承托,顯得既合理又雅致,是建築中名副其實的藝術佳構。單步梁前端同樣飾以如意雲頭,丁頭拱券殺四道,雲紋拱花,創造出大氣豪放的藝術效果。中廳前檐以撐拱承挑,而其後檐則用五鋪作斗拱,此一結構變化,原因何在,孰是孰非,尚待進一步考證。後廳以一狹小天井及兩房組成,檐部裝修則用滿天星式矮窗和散板。值得一提的是,五教堂由南至北,山牆柱距山牆有1米寬的通道,其屋頂部分是由懸挑的檁條承載。這一做法說明五教堂是一“官廳”,通常情況人們出入只能走兩側的通道,而由前廳明間進入客廳則要看是什麼樣的賓客或是什麼重要活動了。

明倫堂考棚

是清代科舉考試的場地,現保存完好。

南門外牌坊群

績溪南門外牌坊群,與歙縣棠樾牌坊群相比,無論從歷史人文價值,還是石雕藝術價值,都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它是績溪人的驕傲,也是績溪古城的標誌。從縣城南門外至徽溪橋不足千米的距離內,重重疊疊,密布如林,有明清各朝所建石牌坊十幾座。它們依次為:三進士坊,尚書坊,科第傳芳坊,登俊坊,大司空坊,繡衣坊,世登科第坊,進士坊,達尊坊,都憲坊,少保坊,誥封坊,恩隆節鉞坊,大夫坊,節孝坊等。這些牌坊,是為彰顯績溪的歷代文武先賢而立,是為光宗耀祖而立。這些牌坊,1949年尚存12座,但在1958年到1969年那個瘋狂年代,因為“大躍進”的市政建設,這些堪稱瑰寶的牌坊,被永遠地終結了生命,那些驕傲的“石頭藝術”永遠地離開了人們的視線。

楠木木牌樓

上面覆蓋著珍奇的虎頭黛瓦,舊志稱“登科坊”,這是績溪人在明成化元年(1465)為舉人章英所立。這座跨街木牌樓,歷經了400多個寒暑,被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1956年11月,經專家呼籲,木牌樓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本以為有了政府保障就可以萬無一失了,沒想到1970年縣城拓寬街道,國寶般的木牌樓還是被稀里糊塗地拆除了。

古城名人

汪華

本名世華,字國輔,號英發。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幼喪父,隨母投靠外祖父家牧牛。少年習武后拜南山和尚羅玄為師,苦練刀槍弓箭,以勇俠聞名鄉里。大業之亂,大業元年(605),應新安郡守募為府兵,以英武智勇深得將士愛戴,平婺源、開拓箬嶺山道有功,而為新安裨將,深得眾望。隋末率眾起義,占據歙州,相繼攻下宣州、杭州、睦州、饒州、婺州,統兵十萬,建號吳王;先後將郡治由黟縣遷至休寧萬安、歙城,使六州安寧長達十年之久。唐武德四年(612),汪華審時度勢,維護國家統一,差使奉表歸唐,詔使持節,總管六州軍事及歙州刺史,封上柱國、越國公,使六州繼續得以安寧。貞觀二年(628)奉詔晉京,授為左衛白渠府統軍。十七年改忠武將軍,右衛積福府折衝都尉。十八年,李世民征遼東(高麗),汪華留京任九宮副監。二十三年,病歿長安,歸葬方嵐山。在短短的六十四年中,充滿了傳奇而又傳神的色彩,演繹出許多動人的故事、美麗的傳說和超乎自然的神話。徽州人民始終把他當做能夠保佑眾生的“神”來供奉,當作能夠給人們帶來福祉的“汪公大帝”來祭祀,當作能夠給人們帶來光明的“太陽”來崇拜,千百年來祭祀不斷,香火不熄。不僅六州黎民百姓懷念他、祭祀他,唐朝以來,歷朝歷代的皇帝也褒揚他、屢屢加封他。據不完全統計,唐、宋、元、明以來,先後有九位皇帝十五次為他下詔封王,還對其祖父母、父母、五位夫人、九個兒子、堂弟、族弟、部將和山越族首領等四十多人加封多達一百多人次。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五個朝代九位皇帝在不同時期同時加封一人,並且對其親屬、部將等四十多人加封多達一百多人次,先後延續了近千年,是極為罕見的。生有九子,散居各地。宋、明、清三朝均有誥封;徽屬六邑,俗稱“汪公老爺”,視為地方神靈,被譽為和諧之神,長期受到祭祀。

胡宗憲

明朝名將,漢族。字汝貞,號梅林,徽州績溪(今屬安徽)人。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初任知縣,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當時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縣,嚴嵩黨羽、工部侍郎趙文華奉派督察沿海軍務。趙文華依仗嚴嵩權勢,恣意橫行,打擊不肯阿附自己的浙直總督張經和浙江巡撫李天寵。將張經等的王江涇大捷之功歸於宗憲,又陷害張經與李天寵,擢胡宗憲為左僉都御史,代天寵御倭之任。後文華又排斥新任總督楊宜,以胡宗憲為兵部右侍郎代楊宜任總督。三十九年,又以平海盜王直功,加太子太保。以得明世宗寵信,晉兵部尚書,並加少保。嘉靖四十一年(1562),因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彈劾其為“嚴黨”而入獄。在獄中憤然上書數千言,發出“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的慨嘆!四十四年瘐死獄中。隆慶六年(1572)得以昭雪,並錄平倭功勳入國史。萬曆十七年(1589)宗憲孫胡燈奏準,御賜歸葬故里天馬山,諡號襄懋。《明史》有傳。

胡光墉

清朝著名徽商,安徽績溪人,因在杭州經商,寄居杭州,幼名順官,字雪岩。初在杭州設銀號,後入浙江巡撫幕,為清軍籌運餉械,1866年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後,主持上海採運局局務,為左大借外債,籌供軍餉和訂購軍火,又依仗湘軍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餘處,並經營中藥、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並開辦胡慶餘堂中藥店。

胡適

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其中,適與適之之名與字,乃取自當時盛行的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典故。
父親是胡傳,字鐵花,官至台灣台東直隸州知州,後因乙未戰爭離台。母親馮順弟。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於康乃爾大學先讀農科,後改讀文科,1914年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學於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通過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論文考試,同年夏天回國。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周邊景點

大鄣山

大障山地處縣城東北,氣勢磅礴,林木繁茂,入口處即百丈岩,山勢挺拔,陡險峻美,有壁立擎天之雄勢。歷代不少文人墨客,只能站在山麓古道上,仰首捋須,驚喊“嘆為觀止”!倒也寫出了不少望頂跌帽之類的詩文。千百年來,人們只知大障山的雄偉景色,卻不知山麓的秀水和那峽谷中千姿百態的奇石有多大價值?近10年來,障山大峽谷得到有史以來的大規模開發和建設,它的魅力吸引了省內外無數旅遊愛好者。上海、南京等省市的電視和報刊上,頻頻刊出了大峽谷的誘人畫面和引人入勝的報導。障山成為績溪縣一個新興的旅遊熱點景區。
績溪古城

大屏山

沿新修上山石級到第四個平台,原有一路亭,以路亭為界,亭南山峰就是梓潼山的主峰文峰,亭東屬石照山,亭北是大屏山,主峰名曰德峰,面對東山新村。梓潼山上在宋代建有梓潼廟、汪公廟,遺址在上山第一和第二平台,蘇轍曾游二廟,並留有詩作。文峰頂上面積較大,建有文昌閣和魁星閣,閣基尚存。“文峰雅會”是指梓潼山的人文和自然景觀。也有文載:清初梓潼廟已圮,在原址上建起真君廟,廟後是崑崙十二樓。“文峰雅會”原出此樓。(本文十景,源自晚清縣誌,二說都有可能。)
大屏山的德峰,左右各有一個較小山峰,左曰青龍,右曰白虎,山腰有一座關帝廟,廟下有一眼四季不竭之泉水。傳說德峰本身就是一座石佛,它左手托青龍,右手托白虎,關帝廟是它的心臟,泉水是它的肚臍眼。常飲此水,冬可暖胃,夏可止痱,東山新村不少居民,每天肩擔手提,飲用此水,好不快活。
在過去,登東山並非易事。上千石級的登山大道直達山頂,每天有數百人登山晨練,是全縣規模最大的健身娛樂基地。
大屏山海拔463米,高出縣城200多米,大概古代冬季氣溫低於現在,一場冬雪之後,大屏山脊長達幾百米積雪久久不化,形成一堵白色屏障,蔚為壯觀,“大屏積雪”成為華陽冬景一絕。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商旅之道,從徽杭古道上的一塊宋代摩崖石刻上記載的築道小史不難看出,早在唐代就有先人於此往返,或謀於官事,或外出經商,其中不乏有名人賢士,明代抗倭名臣、兵部尚書胡宗憲,1855-1566年在他任浙江巡撫期間,曾多次進出此道,據傳他家豢養的一條黑狗曾多次出攻古道往返龍川老家遞送書信。

龍川胡氏宗祠

位於績溪坑口村。據歷史記載,村前有龍鬚山,村中有一條小溪(稱川)穿村而過,古稱龍川。後人認為小溪(又稱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龍可以暢溪,故改為坑口。
績溪古城
龍川胡氏宗祠始建於宋,明嘉靖年間大修。坐北朝南,前後三進,由影壁、平台、門樓、庭院、廊廡、尚堂、廂房、寢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組成。宗祠採用中軸線東西對稱布局的建築手法。宗祠的木刻花雕獨樹一幟,形成自有的藝術風格,可謂木雕藝術的一顆“明珠”,“古祠一絕”。木雕基本分布門樓、正廳落地窗門、梁勾梁托和後進窗門等4大部門,均以龍鳳吉祥、歷史戲文、山水花鳥、優美境地等畫面為立意構圖。花雕採用浮雕、鏤空雕和線刻相結合的技藝手法,圖案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宗憲尚書府

“胡宗憲尚書府坐落安徽績溪龍川村,占地 3000 平方,它建築精巧、布局獨特、設計巧妙,以“門闕多、馬頭牆多、古巷多”而著稱於世。歷史上曾以“七世同堂”傳為佳話,雖人口眾多,分而居之,但分居不分家,彼此和睦相處,故此居又有“二十四個門闕”之雅稱。尚書府熔從善堂、松公家祠、徽州官廳、文昌閣、蒙童館、土地廟、轎亭、餘慶堂醫館、小姐樓、逍遙齋及後花園中的徽戲園、寒香園、惜月亭、佛園、梅林亭等為一爐,尤以井中套井、圓中見方、常年不涸的胡氏家井使遊人倍感新奇。
績溪古城

紫園

位於安徽績溪縣東的上馬石村,距縣城1.8公里,往龍川景區的必經之道。它濃縮了徽州民居構建的各種風格,它是集遊覽、住宿、餐飲、會議、休閒於一體的旅遊景區。
紫園全園面積1萬多平方米,是一座園林式的建築群,四面環山,一池碧水,山上松楓掩映,山下房舍櫛比。整座紫園由五鳳樓、古碑廊、徘徊亭、待雲閣、環翠橋、葫蘆池、承澤堂、松楓堂、高雲堂和閨閣樓等組成,集中了亭台、樓閣、民居、祠堂、牌坊等徽派村落建築的各種元素。

許氏宗祠

位於績溪縣家朋鄉磡頭村中。
許氏宗祠,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宗祠中進享堂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占地面積約300多平方米,抬梁硬山頂建造法式,許祠的樑柱構架特別粗礦碩大,梁架高矮比例有如石雞身體與四肢的感覺相似,顯得極為圓渾笨拙,配之梁架間諸如雀替、梁馱、斗拱、叉手等裝飾雕琢構件交融為一體,使許祠中進享堂的古韻顯得更為濃郁。

聽泉樓

聽泉樓,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毀於洪水,鹹豐九年(1859年)重修。樓騎街傍溪,長方形,占地17平方米。木結構,雀替、駝峰、斜撐均有雕飾。東靠許氏宗祠,三面凌空。樓下東西置美人靠。有梯登樓,頂歇山式,樓腰飛檐出跳,檐牙高啄,騰蛟起鳳,角懸風鈴,鈴聲隨風向而易,可預測天氣變化。樓上除東向外,三面裝隔扇窗。臨溪檐下懸“聽泉”匾額,並書縣令王峻《聽泉樓記》。樓上樓下,憑欄眺望,泉聲鈴聲。故名“玉泉鳴佩”,為古雲川八景之一。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績溪石家村

石家村位於績溪西部,距縣城約34公里,距上莊5公里。村中的石氏宗族是北宋開國功臣石守信的後裔,在明代石氏家人也曾立下汗馬功勞。該村建於明初,始祖石榮祿為安葬其父,求訪風水之地。後經此地見風水頗佳,於是葬父廬墓於此,後來逐漸形成頗具規模的村落,村子背倚旺山,面朝桃花溪,坐南向北。據說因為石氏起源於甘肅武威,如此布局是為了不忘北方的故鄉。村子裡據說遍植石榴樹,取一個“石”字來紀念祖先。更有趣的是全村為棋盤式布局。相傳是石家以戰功起家的緣故,村落布局也模擬行軍大營的格局。又有一說是象徵石守信與宋太祖對弈的情形。村前有一小亭名叫魁星閣,與石橋共同形成了石家村優美的水口景觀。水口與石山對峙,形成“獅象守門”。村中道路縱橫規整,如同棋盤。許多條巷子還都建有券門,領域感極強。村後原有一大祠是棋盤村的“帥府”所在,祠前方塘半畝,象徵印泥盒,塘中築石壇,壇長2丈,高、闊各1丈,按石守信帥印比例砌成,上面還植有古柏翠竹。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馮村進士坊

位於績溪縣浩寨鄉馮村內槐溪河岸。該石坊建於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為旌表進士馮瑢而立。石坊高8米,寬8.2米,進深2.5米,為四柱三門五樓式建築,通體採用質地堅硬的麻石花崗岩製成。一樓明間月梁厚實粗壯,梁長3.13米,樑上飾雙獅戲球浮雕,次間月梁雙面為馬鹿浮雕,並用浮雕雲紋雀替承托。二樓平板梁銜接處以鏤空如意漏窗拱托。明間額枋兩面刻有“進士第”3個大字。整個樓層兩面各有8個斗拱支托頂端流檐飛脊,脊頭伸出鰲魚翹尾。石坊總體造型簡樸嚴謹,布局合理,左右對稱,歷經數百年仍完好無損,為古徽州石構建築珍品之一,也是績溪縣現存最早的石坊建築。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奕世尚書坊

坐落在績溪縣瀛州鄉大坑口村,與龍川胡氏宗祠隔河相望。該坊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牌坊仿木結構,3門4柱5樓,高10米,寬9米,南北朝向。主體結構由4根柱、4根定盤枋和7根額枋組成。
績溪古城
牌坊的整體結構採用側腳做法,向內收斂,4大柱子抹去稜角,即訛角柱;立柱的南北兩向各有抱鼓石護靠,造就了端莊穩重、傲然挺拔的美感效果;坊頂為歇山式,用茶園石石板砍鑿而成,由斗拱支撐並挑檐。各正脊兩端,鰲魚對峙,明間正脊中部置火焰珠,八大戧角翹然騰飛。主樓正中裝置豎式“恩榮”匾,其四周盤以浮雕雙龍戲珠紋。下方花板南北兩面,分別鐫書“奕世尚書”和“奕世宮保”。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炳衡宅

坐落在績溪瀛洲鄉大坑口村。始建於明代,清中葉修繕。該宅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屋頂,封砌馬頭牆,作前廳後室布置,占地面積180平方米。前廳毀,今存後室,二層樓,三開間,進深四間。撐供、雀替等構件雕飾精美,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敦履堂

坐落在績溪縣上莊鎮上莊村中。敦履堂是一棟明代民居,坐北朝南,面闊3間,進深7間,南北中軸線對稱布局,平面呈“亞”字形。磚木結構,硬山式屋頂,二樓通轉,外圍封火山牆。牆體以一整磚扁砌,少占地皮,也是上莊寸土如金的必然選擇。敦履堂大門開在南檐牆中部,以兩根訛角石門柱和一塊如意石門額組成框戶,上挑三線飛磚,東西發戧,飾以鰲魚。整座大門簡樸大氣。天井設在前後堂之間,以花崗岩條石砌築,四周下凹排水,軸線中條石橫輔,形成市道。二樓天井的四周裝置木雕矮欄,略有雕飾。該宅月梁、鷹嘴柱、丁頭拱、樓板下置擱柵以及間壁牆用蘆葦等法式,都是明代徽派建築的典型特徵,體現樸實典雅,以靜求動,大氣豪放的藝術追求。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村民居

位於績溪縣東南部,距縣城18公里,隸屬伏嶺鎮。湖村的歷史文化氛圍極為濃郁,水口、水街、祠堂、民居、古樹、古橋古墓觸目可見,更為珍稀的是,該村的徽派磚雕門罩達14座之多,這在傳統徽州一府六縣自然村中是絕無僅有的。人們珍視它,保護它,並冠以“磚雕藝術走廊”之美稱。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軍攻城圖

位於績溪縣旺川村曹氏支祠內。壁畫用線描不著色,畫在白色牆面上,分為7幅。門內左側壁主要部分畫太平軍攻城圖,攻城部隊從左向右行軍,前面高揚“粵東同義”大旗,後跟“太平天國”長旗和“龍”旗(即帥旗),左旁有大黑旗兩面,分寫“炮”、“隊”二字,有二人騎馬,手執令旗,指揮作戰。先頭部隊架登雲梯,右梯上太平軍已爬上頂端,清軍用長矛下刺,正展開肉搏;左梯上太平軍已勝利登城,砍下清軍人頭一顆,墜落城下,另一清朝官員長跪乞降。北門大開,百姓紛紛外出投奔太平軍。此畫可能是1860年太平軍首次攻克旌德縣城的寫真。右側前面部分畫行軍圖,前邊2人作奏樂狀,後有軍旗,旗後隱約有軍士。最後部分僅能看出畫有1塔及1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績溪古城

胡適故居

位於績溪縣上莊鎮上莊村。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建。是一座典型的晚清徽派建築,占地面積1100多平方米。故居的大門前是一個寬敞的用鵝卵石鋪成的院落。
績溪古城
故居的大門用水磨青磚淨縫砌築,門的上方有四塊磚雕裝嵌,五飛磚之上是瓦頂,東西兩端發戧翼騰,線條明快活潑。前檐牆的檐下兩角,用墨、赭兩色繪以山水花鳥,簡潔雅致。故居內部裝飾以隔扇、窗欄、撐拱和雀替為主。與一般民居不同的是隔扇、窗欄的蘭蕙圖採用平地陰刻技法。故居分前後兩進,中以戶牖相隔。當年胡適和母親馮順弟便住在前堂西房,與西房相通的廂房是胡適念書的書房。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汪氏住宅

位於績溪登源鄉南觀村。汪氏住宅房主叫汪老永。他的住宅建於清光緒年間,纖巧華麗,文氣十足,凸顯出晚清徽派民居典型的建築特徵。宅由主樓、書齋、水廳、庭院幾部分組成,形成足不出戶。萬物皆有的封閉式的生活空間。房的東向有一圓門,水磨青磚淨縫砌築,是該宅的入口。圓門內是一門廳,磚木結構,面闊、進深各一間,西向檐部,飾以木雕掛落。
該宅主樓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七間,建築面積238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式屋頂,外砌封火牆,穿斗式梁架,平面呈“亞”字形,二樓前後通轉。
汪氏住宅以其華麗的建構和別有風味的文化內涵著稱南觀,為研究晚清徽州社會狀況提供了實物資料。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家村新石器

位於績溪縣胡家村。遺址建在一座平台上,三面依水,一面陸地有防獸溝,高處似有瞭望哨。1955年,在這裡發現新石器時代遺物--石鏢、花紋瓦片等大批實物,現均由安徽省博物館收藏。1981年地名普查時,又發現有孔石斧一把。這把石斧質地堅硬,蘑制精工,表面光滑。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霞間窯址

位於古徽州績溪縣高遷鄉霞間村西南部。在方圓4平方公里範圍內分布有黃金坦、陳家灣口、栗樹山、對面窯、姑嫂塘等5處窯址,總面積8千平方米以上,屬於古代大型窯群。
窯址地表上迄今仍有大量的瓷片堆積,殘窯包附近大量的燒窯廢棄物中含有陶瓷片,厚達數米,窯均為磚砌,豎向修建在低矮的山坡上,屬古代龍窯型系統。
霞間窯燒造的年代屬於五代至北宋時期。該窯產品種類比較簡單,日常生活用具居多,應是一處為適應民間需要而生產的民間瓷窯作坊。產品大約行銷於新安江流域,是五代至北宋時期皖南山區一處重要的生產青瓷的民窯。該窯址具有一定的地方特點,有著重要的文物考古研究價值。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保護

徽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績溪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由同濟大學修編的績溪縣城市規劃,匯集了國內外各家學者的智慧,已賦予績溪古城保護開發新內涵,是發展績溪徽文化之旅的一大手筆,市場前景廣闊。
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績溪古城旅遊總體規劃》範圍為縣城老城區0.7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近期3年,中期4年,遠期5年。古城旅遊產業定位為歷史文化旅遊區。旅遊形象定位為名人故里,文化績溪。規劃發展路徑為“一城、兩翼、三線、五游、六業”;空間布局為“五區·十六景”。發展總目標為依託古城優越的區位條件與人文環境,充分挖掘績溪的名人文化、徽州儒學、徽商文化、建築文化等內涵,把績溪古城建設成立足長在角,國內外知名,環境整潔優美,文化特色濃郁,有品位、有影響的歷史文化旅遊區。
在對古城進行新一輪保護:對江南第一學宮進行規劃建設,建成旅遊集散中心;興建胡適資料陳列館、績溪縣當代歷屆高考狀元陳列館和科考文化陳列館;對中正坊街區改造。計畫總投資1000萬美元(約7400萬元人民幣),計畫自籌500萬美元,招商引資500萬美元。通過2~3年的建設,將打造一個集古城保護、旅遊開發於一體的績溪旅遊集散地。以縣城古城為核心,輻射嶺南嶺北兩線徽文化之旅,全縣可實現年接待能力達3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6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