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街鎮

縣街鎮

縣街鎮隸屬於雲南省安寧市,地處安寧市南面,距市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縣城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東接連然鎮,西連易門縣,南靠八街鎮,北鄰草鋪鎮。該鎮國土面積264.19平方公里,鎮政府所在地平均海拔高度1862米,年平均氣溫14.8 ℃,年降水量877.4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菸、花卉、蔬菜等農作物。

人口2.83萬人(2006年)。轄10個行政村:縣街、下元良、雁塔、石江、嗚矣河、甸東、耳目、王家莊、石莊、雙村。鎮政府駐縣街。古蹟有唐代武周時期河東州刺使王仁求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末實有耕地13355.3畝,其中田7890畝;地5465.3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縣街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安寧市
  • 下轄地區:轄10個村民委員會
  • 郵政區碼:650304
  • 地理位置雲南省安寧市南面
  • 面積:264.19平方公里
  • 人口:2.83萬(2006年)
  • 平均海拔:1862米
  • 年均氣溫:14.8 ℃
  • 年降水量:877.4毫米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狀況,人口民族,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政務公開,基層組織,

歷史沿革

因此地是元朝三泊縣城址,稱那隴城,故稱縣街。元至元十三年(1276)設縣,因東面為三條小河匯集之地,故稱三泊縣,屬昆陽州。清雍正三年(1725)裁三泊縣改稱雲龍鎮,屬安寧州。清光緒年間屬第一里。民國初屬第四區。建國初改稱縣街鄉,屬第三區(龍泉區),1956年10月,屬縣街片。1958年10月屬紅旗公社,1962年改稱縣街公社,1984年改為縣街區,1988年2月稱縣街鄉。
原鳴矣河鄉元代屬三泊縣。清代復歸安寧州,稱六甲。民國時稱珍泉鎮,解放後稱鳴矣河鄉,屬第三區。1958年稱管理區,屬紅旗公社。1961年建立鳴矣河公社。1984年改為鳴矣河區。1988年2月命名為鳴矣河鄉(中國政區大典:1987年設鄉)。
1997年,縣街鄉面積159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縣街、石江、雁塔、下元良4個行政村;鳴矣河鄉面積107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鳴矣河、耳目、甸東、王家莊、雙村、石莊6個行政村。2006年撤銷鳴矣河鄉和縣街鄉,設立縣街鎮。
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設縣,因東面為三條小河匯集之地,故稱三泊縣,屬昆陽州。1725年(清雍正三年)裁三泊縣改稱雲龍鎮,2006年3月安寧全市進行機構改革,撤消了原鳴矣河鄉、縣街鄉“兩鄉”後,合併兩地域後設立為“縣街鎮”。

行政區劃

全鎮下轄王家莊、石莊、雙村、鳴矣河、甸東、耳目、石江、雁塔、縣街、下元良10個村民委員會。
[2006年代碼]530181108:~201縣街村 ~202下元良村 ~203雁塔村 ~204石江村 ~205鳴矣河村 ~206甸東村 ~207耳目村 ~208王家莊村 ~209石莊村 ~210雙村村

經濟狀況

該鎮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96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027萬元,占總收入的19%;畜牧業收入11027萬元,占總收入的29.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7490頭、肉牛746條、肉羊3198隻);漁業收入46萬元,占總收入的0.1%;林業收入261萬元,占總收入的0.7%;第二、三產業收入15780萬元,占總收入的42.7%;工資性收入2185萬元,占總收入的5.9%。農民人均純收入5003元,農民收入來源以從事第二、三產業為主。全鎮外出勞務收入18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366人(占勞動力的13.4%),在省內務工有2270人,到省外務工有96人。

人口民族

2003年末,全鄉總人口14656人。其中,農業人口11682人,非農業人口2974人。有勞動力8304人,農業從業人員4990人,從事第二、三產業人員3020人。世居民族有漢、彝、苗、回等民族,少數民族1131人,占總人數的7.7%。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鎮均已實現水、電、電視、電話、路五通,集鎮(鳴矣河、縣街)均已安裝有路燈。全鎮有7898戶通了自來水,有8戶飲用井水,還有4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7952戶通了電;有7498戶農戶擁有電視機,其中有6375戶通了有線電視;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有6786戶,其中有6431戶擁有行動電話。
該鎮到縣城(安寧城)的道路為柏油路;進鎮道路為柏油路;鎮內主幹道均進行了硬化;鎮政府所在地緊靠安八公路,交通便利;全鎮建有集貿市場2個,即鳴矣河集貿市場、縣街集貿市場。全鎮共擁有汽車1007輛、農用運輸車104輛、拖拉機1361輛、機車966輛。全鎮耕地面積中有效灌溉面積為12075.23畝,耕地有效灌溉率45.3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10308.3畝,人均擁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為0.4畝。
到2008年底,全鎮有3754戶農戶建有沼氣池;有3188戶農戶安裝有太陽能;有133戶農戶進行了“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建有小水窖104口。全鎮所轄的10個行政村均已通自來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
該鎮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164戶農戶居住的為磚混結構住房;有585戶農房居住的為磚木結構住房;有4227戶農戶居住的為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根據“數字鄉村新農村建設信息網”資料,該鎮有農戶數8452戶,有鄉村人口26755人,其中男性13306人,女性13449人;其中農業人口25878人,有農村勞動力18218人。該鎮以漢族為主,是一個漢、彝、苗、回族等混居的鎮,其中:有漢族24624人,彝族1321人,苗族447人,回族272人,其他少數民族91人。
縣街鎮生活場景圖縣街鎮生活場景圖
到2009年底,該鎮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有26613人,參合率達99.7%;享受低保有50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全鎮建有衛生所10個(縣街村衛生所併入鎮衛生院),分布在各村委會,衛生所面積達到了1932.96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0人。該鎮距離市人民醫院13公里。該鎮建有公廁45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12個。

文化教育

根據“數字鄉村新農村建設信息網”資料,該鎮建有國小9所,校舍建築面積為29049.20平方米,在校小學生1961人。全鎮享受農村義務教育的在校學生有3239人,其中:小學生1961人,中學生1278人。
全鎮建有文化活動室20個、圖書室1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31個,活動開展正常,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政務公開

全鎮各行政村、自然村均建有公開欄,各村村務、財務均定期向廣大農民民眾予以公示、公開。
到2008年底,該鎮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30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為26540.2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為4008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2008年年末集體總收入為3772萬元,有固定資產5362萬元,集體收益負255萬元,集體財務實行委託管理。

基層組織

根據“數字鄉村新農村建設信息網”資料,該鎮設有黨委1個,黨支部53個,有黨員1194人,其中:男性黨員841人,女性黨員353人;設有團委1個,團總支10個、支部40個,有團員715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