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街街道

安寧市轄街道。位於市境中部。面積266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縣街街道
  • 外文名稱:county street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雲南省安寧市
  • 電話區號:0871
  • 郵政區碼:650304
  • 地理位置:安寧市中部
  • 氣候條件: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 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 車牌代碼:雲A
概況,沿革,

概況

安寧市轄街道。位於市境中部。面積2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979人(2010年六普)。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辦事處駐縣街,距市區13千米。古蹟有唐代武周時期河東州刺使王仁求碑。

沿革

因此地是元朝三泊縣城址,稱那隴城,故稱縣街。元至元十三年(1276)設縣,因東面為三條小河匯集之地,故稱三泊縣,屬昆陽州。清雍正三年(1725)裁三泊縣改稱雲龍鎮,屬安寧州。清光緒年間屬第一里。民國初屬第四區。建國初改稱縣街鄉,屬第三區(龍泉區),1956年10月,屬縣街片。原鳴矣河鄉駐地鳴矣河村,因該村地形象一隻鳳凰,人們以鳳凰叫聲“鳴矣”為村名;元代屬三泊縣;清代復歸安寧州,稱六甲;民國時稱珍泉鎮;解放後稱鳴矣河鄉,屬第三區。
1950年9月,龍泉為第三區,轄縣街、自登、西元、馬廠、耳目、鳴矣河、石莊7個鄉。1951年12月,三區轄縣街、白登、西元、馬廠、耳目、鳴矣河、石莊、大屯、通仙、禮義10個鄉。1956年10月改縣街片,轄大屯、縣街、白登、禮義、鳴矣河5鄉。1958年10月設立紅旗公社,設石莊、鳴矣河、禮義、石江、縣街、白登6個管理區。1959年3月,紅旗公社仍轄石莊、鳴矣河、縣街、禮義、石江、白登6個管理區。1961年分為縣街公社、鳴矣河公社。
1962年底,縣街公社轄縣街、石江、禮義大隊;鳴矣河公社轄鳴矣河、石莊、耳目、甸東大隊;馬廠、白登大隊屬二轟公社。1964年5月,縣街公社轄縣街、禮義、白登、石江4個大隊,32個生產隊;鳴矣河公社轄鳴矣河、石莊、馬廠、甸東、耳目、雙村6個大隊,32個生產隊。1984年撤公社改為區,縣街區轄縣街、白登、禮義、石江4個鄉;鳴矣河區轄鳴矣河、馬廠、石莊、雙村、甸東、耳目6個鄉。
1988年2月撤區改為鄉,縣街鄉轄縣街、石江、雁塔、下元良4個辦事處,25個村委會,27個自然村;鳴矣河鄉轄鳴矣河、耳目、甸東、雙村、王家莊、石莊6個辦事處,22個村委會,35個自然村。1996年,縣街鄉面積159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縣街、石江、雁塔、下元良4個行政村;鳴矣河鄉面積107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轄鳴矣河、耳目、甸東、王家莊、雙村、石莊6個行政村。
2003年,縣街鄉面積159平方千米,人口14656人,其中農業人口11682人,非農業人口2974人,轄下元良、縣街、雁塔、石江4個村委會,28個自然村,28個村民小組;鳴矣河鄉面積107平方千米,人口1.3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796人,少數民族982人,轄6個村委會,45個村民小組。2006年,撤銷鳴矣河鄉和縣街鄉,設立縣街鎮;面積266平方千米,人口2.83萬人,轄縣街、下元良、雁塔、石江、嗚矣河、甸東、耳目、王家莊、石莊、雙村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縣街。
2011年4月,撤銷縣街鎮,設立縣街街道,轄下元良、縣街、雁塔、石江、耳目、王家莊、石莊、雙村、鳴矣河、甸東10個行政村和縣街社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