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縣田洋村屬於縉雲溶江鄉,面積5467畝,人口225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縉雲縣田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5467畝
- 人口:2254人
浙江省縉雲縣田洋村位於溶江鄉政府南方4公里處。東連陳村村,岩門村,雅江村,南接石上村,西毗胡源鄉,北鄰洪坑橋村。由田洋、嶺腳吳、岩坑3個自然村合併而成,河流道路均呈南北走向,穿村而過,現駐地田洋。戶籍人口2254人,共有16個村民小組,其中黨員106人。耕地面積728畝,山林面積7763畝,旱地面積129畝。特產有茶葉、板栗,水稻、油菜、黃花菜、油茶是主要農作物。農民主要以種植業和務工收入為主。
南下溶江到田洋,沿途景色真妖嬈;青山綠水好地方,陳麻許鮑人興旺;丁潛徐吳顯紛呈,團結一致為家鄉;岩坑胡公顯外洋,嶺腳吳下好人家;
田洋村地勢為丘陵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適合多種農作物種植,有茶葉、板栗、桑葉、黃花菜等。茶葉,泛指可用於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葉子,古人曾認為茶有十德: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全村茶園種植面積450多畝,茶葉種類多為烏牛早、子彈頭、土茶等。
2011止,3個自然村均已完成村莊整治,各村街道及其他主要主幹道路面水泥硬化,已建成公共廁所、露天籃球場、新農村電力服務站、居家養老中心、避災中心等,公共設施比較完善。
同行的徐建鑫、徐海松倆位大俠
田洋自然村主居麻、許、丁三姓,其中麻雙弄主居鮑姓,新宅主居陳姓,溪乾主居丁姓;嶺腳吳自然村主居吳、潛、徐江姓等;岩坑自然村主居胡姓、陳姓。隨著歷史變遷,各自然村均有各姓氏混居,各姓氏祖先從各地先後遷入本村,自從始遷至今千餘年歷史。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繞山之水必有其源。根據各姓氏宗譜記載,分別明確各姓氏祖先從何時何地遷入。
田洋村陳氏宗祠(上廳)始建於光緒六年,(下廳)建於民國八年。陳姓起源 陳姓主要得姓於周朝初年的陳胡公滿。相傳,胡公滿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後代。 舜年幼喪母,繼母不慈,常對他進行毒打和虐待,但他逆來順受,反而更加孝敬繼母。由於他好學孝友,聞名四海,至帝堯末年,不僅把二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都嫁給了他,還以自己的皇位相傳。所以舜當政時,天下大治,人民豐樂,加上他常“調於玉燭,息於永風,食於膏火,飲於醴泉”,與老百姓同甘共苦,因此更加獲百姓擁戴。至他去世後,約33世傳至胡滿公,公元前1045年,被周武王分封於陳,建諸侯國,屏衛王室。封地在陳(伏羲在宛丘建都,炎帝繼而在其原址建都,故稱陳,後稱陳州),建都宛丘,國號陳。媯滿根據胙土命氏的慣例,遂以國為氏稱陳氏,號稱陳滿,為陳氏得氏始祖,陳氏從此開始。 約公元1213年,陳氏四世祖余拱公從五雲十四都張豐遷居十六都西墅,改名新宅(即田洋村)。
麻氏宗祠(上廳)始建於光緒廿五年,(下廳)建於民國三年,2010年重修。麻姓起源麻姓源出有三:1,春秋時齊國有個大夫叫麻嬰,據記載麻嬰即為楚大夫之後。他的後代子孫以他名字中的麻字命姓,稱麻姓。2,以祖先食邑為姓。周代時,楚國有熊姓大夫食采於麻,其後代子孫以封邑為姓,改姓麻。3,回族中的麻姓,多取自經名首音。 田洋麻姓最早從武林遷來,武林始遷之祖為學魯公,傳五世後,由鹽公徙居溫州麻坡,傳八世後,由正夫公徙居溫州柴皮,正夫公傳六世後,由瑛公徙居縉邑十四都石亭,傳四世後,由繼榮公邦輔公徙居五雲十六都南陽,南陽即現在的田洋。
丁氏宗祠始建於民國十九年。丁姓起源丁公伋。炎帝神農氏是少典的兒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濱,於是以姜為氏。姜姓子孫經夏、商二代,到周時有姜姓呂尚,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封於齊。其兒子名,周成王時為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顧命大臣,死後諡號為齊丁公伋,其子孫便以諡號為氏伋,稱為丁姓,並尊丁公伋為丁姓始祖。據宗譜記載,貞溪丁氏一世祖惇公,平生好詩畫,愛山水,素好堪興,偶游貞溪,見其山明水秀俗美,遂由婺東遷居縉雲,約公元1747年,丁氏19世祖秋發公從五雲十八都杜橋遷居水閣,後居溪東(後改名溪乾)。
鮑氏宗祠(上廳)始建於民國三年,(下廳)建於民國十九年。
鮑姓的源流
鮑姓起源,可追溯到夏禹時代。禹的後人敬叔是春秋時齊國的貴族,受齊國封賞,採食於鮑邑,人們稱之為鮑敬叔,他的後人就以鮑為姓。鮑姓發源地齊,現今的山東省,鮑邑為山東丙城縣一帶。1931年知1934年,鮑氏二十五祖獻南公、鮑氏福昌、老三公依次從張山寨遷居麻雙弄(馬岙)。
吳氏宗祠始建於公元1591年。
吳姓的源流
三千多年前,陝西岐山一帶,有一周族部落,首領被稱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鬱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號為吳。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其王族支庶子孫不忘亡國之恨,便以國名“吳”為姓,泰伯也就成了吳姓始祖。
唐昭宗光化時,銀青光祿大夫吳全智,因避政治動亂,而從遂昌遷居仙居下礫。十二世孫吳轟,子雷卿,公元1246年從仙居遷居岩坑,三年後轉遷嶺腳吳。
唐昭宗光化時,銀青光祿大夫吳全智,因避政治動亂,而從遂昌遷居仙居下礫。十二世孫吳轟,子雷卿,公元1246年從仙居遷居岩坑,三年後轉遷嶺腳吳。
徐氏宗祠始建於公元1909年。
徐姓的源流
早在遠古時期,在廣袤無垠的中華大地上,主要生活著四大部落群體。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黃群體,也稱華夏集團;東部的東夷群體;南部的苗蠻群體;東南沿海的百越群體。徐姓的遠古始祖就是東夷集團中的重要首領小昊。他到了山中得百姓追隨眾多。這山後來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的的兒子宗於徐,稱為“徐子”,繼續管理徐國。
春秋戰國時代,徐國被楚國打敗,國力從此日漸消退,周敬王八年,徐國被吳國所滅,徐國的後裔就稱為徐氏,以國為姓,代代相傳。
徐祖百一公名植字時培,西安人。北宋宣和年間進士,任大理評事。南宋建炎年間,從高宗南渡,為東陽金蒙鎮守,以保節,退居縉雲縣城學口,號為金蒙隱叟,是縉雲徐氏學口派始祖,後徐氏文聰公於公元1581年遷居嶺腳吳。
春秋戰國時代,徐國被楚國打敗,國力從此日漸消退,周敬王八年,徐國被吳國所滅,徐國的後裔就稱為徐氏,以國為姓,代代相傳。
徐祖百一公名植字時培,西安人。北宋宣和年間進士,任大理評事。南宋建炎年間,從高宗南渡,為東陽金蒙鎮守,以保節,退居縉雲縣城學口,號為金蒙隱叟,是縉雲徐氏學口派始祖,後徐氏文聰公於公元1581年遷居嶺腳吳。
潛氏宗祠始建於公元1945年。
潛姓的源流
潛姓氏族的得姓始祖是錢佶。其各支始祖有:潛進,潛佶長子,赴蜀為官,其後代遷播西部各地。傳至潛氏第十一世,縉雲潛氏達鼎盛時期。在壺鎮下潛,潛氏興旺發達,人口更往東邊延伸,山林田產成片。從1174年到1274年,縉雲潛氏出了五位進士:其父子進士為潛說友、潛祖昌。兄弟進士為潛說友、潛尚友。潛氏勤奮好學,蔚成風氣!南宋末年,戶部尚書潛說友遭奸臣誣陷,削職到江西偏遠山區,抄沒家產。而在縉雲卻變成官兵貝潛氏便殺。凡潛氏聚居的村莊,大火連燒三天三夜,無人敢救。潛氏族人紛紛改姓,有改姓盧等。只有舒洪貞溪塘頭少數潛氏族人逃入深山,逃過一劫。據記載,第十三世時潛氏僅剩六戶,第十五世時只有四戶!因此潛氏留下祖訓:只願子孫種山,不願子孫做官。自1275年農曆五月潛氏被大屠殺後,到清末六百多年間,潛氏只出了一個進士即潛潁。潛潁源出縉雲茶川村,卻出生在江西高安縣,在江西登進士第,明朝永樂年間進士,明成祖器重其才華,御封龍眼御使。傳至第二十世潛溟,又名潛鳳,縉雲茶川潛玉之長子。潛玉次子為潛鳳玉。後潛鳳玉因不滿官場險惡,棄官隱居杭州西湖。
第二十一世守祖公從茶川遷居應川,後改名潛源村,後第三十三世潛新吳公,於公元1806年從潛源遷居嶺腳吳。
第二十一世守祖公從茶川遷居應川,後改名潛源村,後第三十三世潛新吳公,於公元1806年從潛源遷居嶺腳吳。
胡公大帝一九五九年九月下旬,毛主席在金華接見永康縣委書記馬蘊生時指出:“永康最出名的不是五指岩生薑,是永康有個方岩,方岩有個胡公大帝才是最出名的,胡公大帝不是神、不是佛,而是人。他姓胡名則。是北宋的一個清官,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們紀念他,所以香火長盛不衰”。毛主席所說的胡公大帝就是出生在田洋岩坑的北宋清官胡則,胡則,字子正。宋太宗端拱二年進士,歷任許田縣尉、定州錄事參軍、提舉二浙榷舉、江淮制置發運使等。真宗時擢升支副使三司度,後出為京西、廣西轉運使,復為發運使,後又出知信州、福州、杭州。兩度入朝,先後權吏部內銓、權三司使,以兵部侍郎致仕。仁宗明道元年秋,江淮大旱,胡則上表請求免去江南各地賦稅,朝廷準奏,並永遠免去衢、婺兩州身丁錢。婺州百姓感恩懷德,於其青少年時讀書之處方岩建廟祀之。據縉雲岩坑胡譜記載:“有胡彥谷自永康移居岩坑,初名其地為胡石堂,胡則即其孫子。父名承師,母應氏,永康人,應氏懷孕將產,於八月十三去母家,不意行至靖岳胡塔地,於途中生下胡則,就洗兩頭塘,顧人抬回母家。”由於胡則幼時生活於永康外婆家,稍長就讀永康,就成為永康人。胡則中進士後,在胡石堂(岩坑村)建坊,以示不忘根本。胡則與宋代名臣范仲淹友善。有侍講張承問范仲淹,胡則是縉雲人還是永康人,范仲淹說:“胡某上世原居錢塘,至其祖遷居縉雲胡石塘,系石塘人也”。范仲淹在一次宴飲時談及此事,胡則聽後一笑,作詩一首:“木有本兮水有源,佛陀仙掌老夫村。欲知吾身真出處,須尋坊表是古軒。”岩坑有景點佛陀岩、仙掌岩,胡則中進士後又在岩坑建了牌坊,所以有這樣的詩句。胡則逝世後,范仲淹為他所作的墓志銘中也說:“公諱則,字子正,謚正惠,栝(蒼)之縉雲人也。”
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四年,日寇先後四次往返縉雲境內,縣城時遭到敵機轟炸,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縣府被迫兩度遷移。一九四二年五月,日寇向縣城進犯,縣府將公文箱及其他重要物資藏匿在地處偏僻的深山老林的昌國寺。由科員應炳章負責管理,這是一度遷移。一九四二年六月七日,縣府所屬各單位、各科室職員和家屬身帶重要檔案和貴重物品全部轉移到維新鄉(溶江鄉)田洋村。
田洋新宅溪乾三祠堂,三角對立,呼聲相聞,是縉雲縣府二度遷移。當時田洋的麻氏宗祠是縣府駐地,縣長何宏基的住外。
新宅陳氏宗祠是國民兵團駐地,溪乾丁氏宗祠是縣警察局駐地。張山寨是縣自衛中隊及新兵徵集所駐地。縣府遷移到田洋後稱為“縉雲縣政府田洋辦事處”。
各科室職員及家人都屯駐在田洋村民家中,縣中學遷辦在麻尚汀三層樓,當時準備在仁堂岙建一所國中,但因日寇無條件投降而告終。
新宅陳氏宗祠是國民兵團駐地,溪乾丁氏宗祠是縣警察局駐地。張山寨是縣自衛中隊及新兵徵集所駐地。縣府遷移到田洋後稱為“縉雲縣政府田洋辦事處”。
各科室職員及家人都屯駐在田洋村民家中,縣中學遷辦在麻尚汀三層樓,當時準備在仁堂岙建一所國中,但因日寇無條件投降而告終。
千言萬語道不盡田洋的歷史,如今的田洋村依舊民風純樸,各姓氏共居相愛有加,一派和諧社會的景象。古典的村落依然保持當年的風韻,人們在勞作中休閒,放慢腳步,享受前所未有的慢生活,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好日子。漫步在村中小道,累了可以在眾多橋上小憩,田洋村的小橋數不勝數,歷史悠久,見證了田洋的變遷,也品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人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