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絲竹鑼鼓

縉雲絲竹鑼鼓演奏,歷史悠久,分布廣、門類多、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要分打擊樂、吹打樂、絲竹樂和絲竹鑼鼓樂,以吹打樂和絲竹鑼鼓樂最為普遍,它以鑼鼓段、鑼鼓牌子與絲竹樂交替或重疊進行演奏為主要特點。根據其所用樂器的不同,分為“清鑼鼓”和“絲竹鑼鼓”兩大類。只用打擊樂器演奏的為“清鑼鼓”;兼用絲竹樂器演奏的稱“絲竹鑼鼓”。其演奏形式一般以合奏為主。

2007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發文(浙政發[2007]33號)公布,《縉雲絲竹鑼鼓》項目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沿革,風格特色,傳承意義,

歷史沿革

縉雲自唐萬歲登封元年(696)恢復建縣以來,已有1300多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清乾隆縉雲縣誌載,“士尚廉介,家習儒業,弦誦之聲,摟於四境”雅稱縉雲“文獻之區”;又載:“搭高台獻演雜劇以忘悲取樂”素為“戲曲繁勝之地”。晚清時期,高、昆、徽、時、亂、灘各路聲腔班社,分別從金華、蘭溪等地紛至沓來,在縉雲頻繁演出。由此影響和培育了縉雲人愛戲學戲、愛樂習樂的良好風尚。民間絲竹鑼鼓樂演奏也由此應運而興。縉雲農村相繼出現了許多知名器樂演奏班堂會,如靖岳的友義會、樂義會、臚膛的永義會,東方村的永義會,新建的拾慶會、聚慶會等,他們長年從事戲曲演唱和器樂演奏活動。

風格特色

縉雲絲竹鑼鼓樂現存曲目有《長蛇脫殼》、《托牒》等,是縉雲最古老的地方民樂。主要流布於五雲、東方和仙都等地。一般由民間藝人口傳心授方式代代傳承,很少見有舊時曲譜。《托牒》原為崑曲某劇仙女沐浴一場中的伴舞曲,為東方村老藝人金旭坤(1872—1954)於晚清時口頭傳授,幾瀕絕唱,1986年由其關門弟子麻德恆口授工尺調,文化館組織人員譯曲。兩曲於1986年由縣文化館組織民樂隊進行演奏、錄音、送省,被編入《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浙江卷》。
縉雲絲竹鑼鼓有坐奏和行奏兩種演奏形式。坐奏一般用於喜慶佳節,設座廳堂,掌燈演奏,行奏用於迎神廟會和元霄燈節,隨板龍、台閣、排街遊行以及婚喪喜慶等場合。
縉雲絲竹鑼鼓所用樂器有:笛、二胡、蒲胡、月琴、檀板、單皮、鑼、鼓、鈸、嗩吶、竹梆等,其中蒲胡是特殊樂器,用乾蒲殼作琴筒,其音色古樸典雅、渾厚宏亮。 演奏時所用樂器,少則十餘件,多則幾十件。樂隊人數五至十二人不等。
《長蛇脫殼》和《托牒》兩曲在配器演奏上,以清亮的竹笛與渾厚的蒲胡同時奏鳴,悠揚典雅,而“正跳”、“反跳”以及“奎鑼”等打擊樂交替間奏,表現出跳躍歡快的情緒,使樂曲剛柔並濟、婉轉抒情、時起時伏、時張時馳、富有層次對比。

傳承意義

絲竹鑼鼓演奏傳承了歷代傳統優秀曲目和傳統樂隊配製的演奏技法,是先輩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積極開展民間器樂演奏活動能陶冶人們情操,豐富民眾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和諧,也是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有效保護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