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何後裔情系祖根

練何後裔情系祖根

本書記述練何生平事跡及其後裔情系祖根,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愛國行為,材料豐富,脈絡清晰,充滿正能量。

《練何後裔情系祖根》 / 練強主編. -- 鄭州 :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6.10ISBN 978-7-215-10435-8Ⅰ. ①練… Ⅱ. ①練… Ⅲ. ①練何(598-668)-生平事跡②練何(598-668)-家族-史料 Ⅳ. ①K825.2②K820.9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6)第244015號

練何,(公元598年戊午至公元668年戊辰),字子俊,本姓東,本貫河北道懷州河內縣趙栿里(今河南省沁陽市紫陵鎮趙寨村),以河內為郡。於唐貞觀時為總管府錄事參軍,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庚子日(農曆十一月三十日),詔與李勣伐高句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甲申日(農曆五月十七日),獻火攻策,破遼東城(史稱遼州),貞觀十九(645)年十月戊午日(農曆十月廿三日),東征凱旋途中在臨渝關的漢武台刻石記功會上,唐太宗以《精練軍戎》之譽,賜東何姓練,封岐山侯,封三世恩榮世襲騎尉將軍。練何將軍夫人趙氏,皇封一品夫人,故後與夫合葬於懷州河內縣紫金壇(今沁陽市神農壇)。

基本介紹

  • 書名:《練何後裔情系祖根》
  • 作者:練強
  • ISBN:978-7-215-10435-8
  • 類別:家族-史料
  • 頁數:308頁
  • 定價:98.0
  •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710毫米× 1000毫米
  • CIP核准號:2016244015
  • 中圖法分類:K825.2;K820.9
  • 字數:350千字
內容提要,後記,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傳揚練氏根親文化的書,這是一本了解練何將軍歷史的書!
練姓誕生於公元645年夏曆十月廿三日。當年的東何將軍卓立戰功,受到貞觀皇帝李世民賜姓封侯。天下從此有練姓,練何成為天下練姓第一人!
千年滄桑巨變,練氏舉族南遷,成為閩贛粵一帶典型的客家人。經歷了1371年,練氏已繁衍40餘萬,在中華姓氏中排名251位,成為一個遍布華夏大地及海外的精英族群。
然而,因年代久遠,居住分散,多數練氏後人不知祖根何處。進入二十一世紀,在族中賢人的倡導下,練氏後裔開始了漫漫尋根之旅。
練何後裔情系祖根練何後裔情系祖根
《練何後裔 情系祖根》是練氏宗親及眾多熱心人士鄉情和親情的凝聚,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它凝聚著練氏族裔對始祖練何的深情懷念、對桑梓故里沁陽趙寨的無限嚮往……練何後裔始終沒有忘記沁陽這片熱土,沒有忘記紫金壇這一魂牽夢繞的地方。
從“練何歷史淵源”到“練何受姓封侯地文化考”,從“後裔傳承家風”到“尋訪始祖蹤跡”,從“焦作、沁陽恩人之功”到“練氏宗親尋根中原”,時間跨度乃是從唐代至今,上下一千三百多年;地域則由練氏分布的全國各省區(含海外)聚集到神州中原的沁陽趙寨村,縱橫數千公里。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只有知道了自己的根,才能了解自己的魂,才能把握以後的發展。民族是家族的集合,家族是民族的鏡子。每個家族都有一個夢,那就是人丁興旺、門第光耀。個人與家庭、家族與民族是聯繫在一起的。家族夢、民族夢、時代夢。尋根問祖的過程,也是尋夢之旅。它不僅僅是尋找族譜,尋找族群,尋找先祖,尋找親人,也是尋找家族之夢、民族之夢,更是一種家國情懷
練氏族人不辭千辛萬苦,尋根問祖,慎終追遠,就是要紀念練何將軍為大唐統一盡職盡忠的愛國精神,弘揚練何將軍“精練軍戎”的責任擔當。藉以激勵後人,為中華復興續寫輝煌。
練氏後裔追本溯源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忠孝感恩的血親文化,貫穿於全書的每個章節,是本書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大亮點。

後記

經過幾個月的籌備與忙碌,在練何故里各級領導、社會各界熱心人士以及諸多練氏宗親的關心、支持、協助之下,《練何後裔情系祖根》一書即將如期出版了。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一是較為系統地整理了練何的譜系史料,二是真實記載了練氏宗親到練何故里尋根謁祖的全過程。從表面看這是一部練氏宗親內部的家族史料,實際上它又堪稱練何文化研究的重要參考書。因此,它的如期出版不僅是練氏宗親的一件大事,同樣也是練何故里焦作、沁陽及趙寨村的一件大事。
練何做為1300年多年前懷川大地的歷史文化名人,征伐高句麗獻火攻策,平定薛延陀叛亂,在捍衛鞏固封建王朝大唐基業的同時,無形中為推動中華多民族大家庭的統一融合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僅此而言,就足以彪炳史冊光耀千秋。從練何夫人的誥命品級而斷,練何本該為唐王朝一品大員,由於史料殘缺,本書未能如實反映出練何的高貴職級,實為遺憾。我們在編撰《練何後裔情系祖根》一書過程中,深感這樣一位歷史人物身上的特殊歷史價值,有必要進行充分的挖掘,可是苦於歷史線索與資料的匱乏,為我們的探索增添了障礙與難度。本書第一章“練何歷史淵源”,以大量翔實的史料,展現了練何這一唐代名將的歷史面貌,還給世人真實的練何。今後研究練何文化提拱信息導向。
這部書的完成首先得感謝練何故里沁陽市的領導,如果沒有薛勇書記、毛文明市長、張沁山主席,徐明安部長、郭君玲部長以及相關局(委)、紫陵鎮、趙寨村等領導的親自過問,練氏宗親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尋根、祭祖等事務,更談不上《練何後裔情系祖根》的如期出版了。張沁山主席、王浩文先生、程峰老師等欣然接受為本書寫序,使《練何後裔情系祖根》一書在成書之時如錦上添花,更顯蓬蓽生輝。與此同時,更得感謝練何故里焦作市、沁陽市積極參與練氏宗親尋根謁祖的恩人們,以及編著此書的編委會全體成員,是他們的善舉善行,親歷親為,才使得海內外四十多萬練氏宗親找到自己生命的本源,找到自己精神的寄託。
這本書從籌劃、彙編到成冊歷時近三個月時間,凝結了眾多人的心血與汗水。練鴻佳先生在練氏資料的蒐集、考證,編輯人員的組織、協調,書籍內容的整理、編排等事項上,真的是做到了夙興夜寐、嘔心瀝血。他做事的毅力與韌性讓人讚嘆。張正義先生、趙新軍先生在審校書稿內容時,認真推敲,反覆交換意見,真正做到了一毫不苟,錙銖必較。特別是張正義先生,不顧年事已高,事無俱細,事必躬親,有時近乎於苛刻。練文富宗親為本書封面設計可謂絞盡腦汁,追求完美。本書編委主任練強先生在重大事項決斷、經費籌措等方面身先士卒,不遺餘力,保證了此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其他編著人員,同樣為此付出了心血,篇幅所限,一併謝過,不再一一贅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