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

緯,wěi,編織:~蕭(用蒿草編成帘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緯
  • 外文名:abb latitude woof
  • 拼音:wěi(ㄨㄟˇ)
  • 筆畫數:7
  • 筆順編號:5511152
  • 部首::糹
  • 鄭碼:ZBY
  • U:7EAC
  • GBK:CEB3
  • 五筆:XFNH
  • 筆順編號:5511152
  • 繁體:緯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詳細註解,詞性變化,常用詞組,

基本解釋

⑴ 編織:~蕭(用蒿草編成帘子)。
⑵ 織布時用梭穿織的橫紗,編織物的橫線,與“經”相對:~線。~紗。經~。
⑶ 地理學上指在地面上的與赤道平行的線:~度。
⑷ 東西的橫路:~陌。
⑸ 行星的古稱:~星。
⑹ 書名:古七~(指中國漢代以神學迷信附會儒家經義的書)。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於貴切《正韻》於位切,𠀤音胃。《說文》織橫絲也。《釋名》緯,圍也。反覆圍繞,以為經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緯。《注》織者常苦緯少。《莊子·列御𡨥》江上有家貧緯蕭而食者。《音義》緯,織也。
《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周禮·春官·大宗伯日月星辰注》星謂五緯。《疏》五緯,卽五星。言緯者,二十八宿隨天左轉為經,五星右旋為緯。
圖緯。《司馬貞·三皇本紀》圖緯所載。
《集韻》羽鬼切,音偉。《博雅》束也。《夏小正》農緯厥耒。
《韻補》葉呼韋切。《劉向·九嘆》慶忌囚於阱室兮,陳不占戰而赴圍。破伯牙之號鐘兮,挾人箏而彈緯。

詳細註解

wěi
[動]
⑴ (形聲。字從糸(mì),從韋,韋亦聲。“韋”本義指“敵軍兩面夾擊城邑”,引申為“人牆相疊”,再引申為“層疊”。“糸”指“絲線”。“糸”與“韋”聯合起來表示“絲線層疊”。本義:沿著經線一層層疊加的絲線)
⑵ 同本義 [weave weft]
緯,織橫絲也。——《說文
恃緯蕭而食者。——《莊子·列禦寇》。釋文:“織也。”
⑶ 又如:緯蕭(用蒿草編織窗簾子)
⑷ 纏捆,系束 [tie]。如:緯狗(拴狗)
⑸ 組織 [organize]。如:緯文(安排組織文章)
⑹ 治理 [administer]。如:緯世(治理天下。同經世、治世);緯武經文(指人文武兼備,有治世之才);緯地經天(治理國家)

詞性變化

緯wěi
[名]
緯紗;織物的橫絲 [weft],它與經紗交叉,從一匹布的織邊到織邊。與“經”相對。如:緯經(猶經緯。縱橫交錯);緯編針織物
⑵ 東西向的道路或土地。與南北向的“經”相對 [latitude]
凡地東西為緯。——《大戴禮記·易本命》
正督經緯。——《周髀算經》
⑶ 又如:緯途(古代都城內的東西大道)
⑷ 行星的古稱 [planet]
五緯相汁。——《西京賦》。註:“五星也。”
⑸ 又如:緯象星象);緯星(行星的總稱)
琴徽,系琴弦的繩子 [cord]
挾人箏而彈緯。——戰國·屈原《楚辭·愍命》。王逸註:“緯,張弦也”。
⑺ 地理學上所假想為地球上與赤道平行的南北分度線。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緯,以南的叫南緯 [latitude]
國中九經九緯。——《周禮·考工記·匠人》
⑻ “緯書”的簡稱。神學附會儒家經典的書 [Wei book]。如:緯讖(緯書與“論語讖”、“河圖”、“洛書”等讖文的合稱);緯候(緯書與《尚書中候》的合稱。亦為緯書的通稱);緯術(緯書之學);緯圖(緯書圖讖之類的統稱);緯說(緯書的學說)
⑼ 古箏上的弦 [string]。如:彈緯(彈弦)

常用詞組

緯度
wěidù
[latitude] 地球表面南北距離的度數,從赤道到南北兩極各分 90 度,通過某地的緯線與赤道相距若干度,就是這個地點的緯度。
wěishā
[weft;woof;filling] 與經紗交叉的紗或線,從一匹布的織邊到織邊。
wěishū
[books about charms,omens,etc.] 漢代附會儒家經義的一類書,主要宣揚神學迷信,但也記述了一些天文、曆法等方面的知識。簡稱“緯”。
緯線
wěixiàn
⑴ [weft]∶緯紗編織品上編織的橫線
⑵ [parallel]∶凡與赤道平行的平面,切過地球,與地表相交的圓圈線,稱為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