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緬甸鈍頭蛇
- 拉丁學名:Pareas hamptoni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爬行綱
- 目:有鱗目
- 亞目:蛇亞目
- 科:游蛇科
- 屬:鈍頭蛇屬
形態特徵,生境繁殖,分布範圍,物種保護,
形態特徵
中小型蛇類,體略側扁,全長590~672毫米,最長可達700餘毫米。頭較大,長橢圓形,頭頸區別明顯,眼大,瞳孔豎橢圓形。上唇鱗8枚或7枚;眶前鱗1枚,眶後鱗1枚,眶上鱗1枚,眶下鱗1枚;前額鱗入眶;頰鱗1枚,與眶前鱗相切不入眶;前顳鱗2枚,後顳鱗2枚或3枚。背鱗光滑或中央3行微起棱,通身15行,脊鱗較擴大;腹鱗181~194枚,肛鱗1枚,尾下鱗77~93對。體背面棕褐色或棕黃色,有黑色橫斑(液浸標本體色變白,橫斑呈藕荷色);頭背側,自眼後至口角和至後上方各有2條黑線紋;腹色淡,有黑褐斑點。
生境繁殖
生活於高山地區(貴州資料為海拔1000米左右)。食蝸牛、蛞蝓。據貴州爬行動物志記載,8月剖檢雌蛇,懷卵7枚。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永德)、貴州(雷山)、海南、廣西(玉林、欽州)。國外分布於越南、泰國、緬甸。
物種保護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近危(NT)。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