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扁東方龜
- 別稱:緬甸山龜,竹葉龜,亞洲山龜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爬行綱
- 目:龜鱉
- 屬:東方龜
- 種:扁東方龜
基本資料,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生長繁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百科名片
中文學名:扁東方龜 別稱:緬甸山龜,竹葉龜,亞洲山龜 東方扁龜二名法:Heosemys depressa 界:動物界 門:門脊索動物門 綱:爬行綱亞 綱:無孔亞綱 目:龜鱉目 科:地龜科 屬:東方龜屬 分布區域:東南亞緬甸北部
基本資料
外形特徵
腹甲呈棕黃色,盾片上有深棕色或黑色斑點或放射狀條紋,形似竹葉狀;頭部呈灰黑色,頭頂平滑,吻鈍,上喙略勾曲。背甲扁平,前後緣略呈不顯著的鋸齒狀。每塊盾片中央有放射大黑斑塊,腹甲前緣較厚,後部缺刻較深;四肢,頸和尾呈棕黃色。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緬甸北部山區。最後的觀察報告是於1908年,最初相信已經滅絕,但於1994年重新發現了一些標本。它們像其他亞洲龜般,都會被採集。總部位於紐約的一家動物保護組織宣布,該組織成員09年5月在緬甸邊遠山區發現五隻一度被認為在野外已經滅絕的珍稀動物緬甸山龜。
緬甸山龜分布在緬甸北部山區
生活環境
緬甸山龜是亞熱帶的陸棲龜類,棲息于山地、丘陵及灌木中。喜暖怕寒。生活環境比較乾燥,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龜喜在沙土上爬動,白天活動多,夜晚活動少。當環境溫度為22-33℃時,龜的活動量、進食量較大,17-20℃時,僅食少量食物,活動也少。當12-15℃時,龜喜食香蕉,但有消化不良現象。每年的6-9月為活動、攝食旺盛。8月遇長期乾旱後,突然下雨,會成片出來活動,10月上旬溫度達17℃左右,龜的活動緩慢,有的一天也未見爬動,若長期處於低溫10-17℃左右,易患病死亡。緬甸山龜沒有在原生地沒有冬眠的習慣,所以緬甸山龜不合適深度冬眠,在天氣冷得地方需要保溫過冬,25℃時已能正常攝食,且消化正常。
生活習性
緬甸山龜的餌料簡單,瓜果、蔬菜等植物類均可,小型昆蟲及瘦肉類也可。餌料投餵前需洗淨並消毒,以防有殘留的農藥及有害物質。一般每天投餵1次,每次投餵量以龜能食完為宜。當初春、深秋季節,由於溫度不穩定,可每2天投餵1次,即使龜有食慾,也應少餵或不餵。絕大部分龜在單一的攝食香蕉和瘦豬肉以後,會出現挑食的症狀,這時應該以拌餵的方式誘導其攝食多樣化的食物,以防止營養成分缺乏、過冬衰竭死、生長緩慢等情況的出現。
生長繁殖
緬甸山龜在從以為滅絕到被美國首次發現4隻到現在,國內能人工繁殖出緬甸山龜的資料在2012年之前都是空白, 在廣州有龜友迎頭一磚首次人工繁殖成功,為我在緬甸山龜繁殖歷史上填補了空白,為國內首次繁殖成功的案例,為改物種延續發展提供了必不可缺的繁殖經驗,人工環境下孵化山龜的時間在200多天以上,證實了野外孵化由於環境變化導致該物種數量少了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