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鎛[bó]是遠古時期的青銅禮樂器,距今已有兩千八百多年歷史的西周末期戎生編鐘、編鎛可能是秦人中的聖者所創製的多序列音響器樂。它具有古樸、深沉、多變、神秘的豐富音色,可排出一個非常絕妙的現代多調性音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編鎛
- 用途:古樂器
- 地區:中國
編鎛[bó]是遠古時期的青銅禮樂器,距今已有兩千八百多年歷史的西周末期戎生編鐘、編鎛可能是秦人中的聖者所創製的多序列音響器樂。它具有古樸、深沉、多變、神秘的豐富音色,可排出一個非常絕妙的現代多調性音列。
編鎛[bó]是遠古時期的青銅禮樂器,距今已有兩千八百多年歷史的西周末期戎生編鐘、編鎛可能是秦人中的聖者所創製的多序列音響器樂。它具有古樸、深沉、多變、...
春秋蟠螭紋編鎛是春秋時期的一件銅器作品。...... 此套編鎛形體巨大而不笨拙,厚重中寓精巧,威嚴中寓柔美,是銅鎛中組合完美之器。詞條標籤: 文物考古 ...
春秋能原鎛是春秋時期的一件“能原鐘”。...... 能原鎛是一成組的編鎛,由數器銘文合為一整篇,本器銘文只是其中一段。這一組編鎛共有多少件,現已難於查考...
鎛(bó )〈名〉形聲。字從金從尃,尃亦聲。“尃”意為“展示花樣”。“金”與“尃”聯合起來表示“鑄刻有花紋圖案的鐘”。而一般的銅鐘器身外表光滑,沒有...
滕皇編鎛,春秋晚期青銅樂器。滕州市姜屯鄉莊裡西村墓中出土。一組4件。形制相同,大小不一。鎛呈扁桶形、平口、扁紐。飾蟠龍紋。各器均鐫刻銘文,四鎛銘文...
鎛是一種形制接近於鐘的中國樂器。盛行於東周時代。不像鐘口呈弧狀,為平口。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現在發現的鎛有三件銘文上自名鎛,即素命鎛(春秋中期,齊國...
莒公孫朝子編鎛,戰國青銅樂器。諸城市臧家莊(今龍宿村)墓葬隨葬坑中出土。1組9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鎛扁橢圓體,平口,二蟠龍鏤孔扁紐,泡形枚。午、鉦、...
編鎛出現在中國歷史的東周時期,由於周室衰微,諸侯分爭,“禮崩樂壞”的特殊社會壞境,這使以樂器形式出現的編鎛其主要功能不是為音樂需要配套,而是彰顯主人位高...
春秋晚期 蟠蛇紋編鎛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通高29.5-11.2厘米 春秋晚期。 1988年山西太原金勝村出土,大小同次成列共14件,舞篆和鼓面皆飾蟠蛇紋,十分...
臧家莊編鎛、編鐘,諸城馬莊鄉臧家莊的出土一批戰國銅器,其中有編鎛一套7件,編鐘一套9件。編鎛最大者高51厘米,最小者高29.5厘米。空花扁鈕,下口齊平,鈕...
蟠虺紋青銅鎛年代為春秋晚至戰國初(公元前六至五世紀),鎛體通高53.5、舞長、形。 33.3、於長37.5、寬27厘米,橫截面作橢圓形。...
鄭國青銅器,1923年新鄭李家樓發現一座大墓,其中有編鎛、編鐘、鼎、鬲、方甗、簋、簠、罍、虎尊、壺、鑒、盤、匜、舟、爐、鎮墓獸等禮樂器共88件。李家...
2. 易縣燕下都16號墓陶編鎛(10件) 3. 易縣燕下都30號墓陶編鎛(9件) 4. 大晟鐘 第二節 甬鐘 1. 連珠紋甬鐘 2. 涉縣北關1號墓編鐘(16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