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粒體神經胃腸型腦肌病( Mitochondrial Neurogastrointestinal Encephalopathy Disease,MNGIE) 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線粒體肌病,又被稱為“多發性神經病伴眼肌麻痹、白質腦病、假性腸梗阻( POLIP) ”,“眼部及胃腸肌營養不良( OGIMD) ”,“線粒體腦肌病伴多發周圍神經病、眼肌麻痹和假性腸梗阻( MEPOP) ”。MNGIE是最常見的縮寫名稱。主要臨床表現為胃腸道動力障礙、眼肌麻痹、周圍神經病,頭部MRI表現為廣泛的白質腦病,肌肉活檢示線粒體肌病的表現。
歷史,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胃腸運動障礙及惡病質,眼肌麻痹,周圍神經病,白質腦病,其它系統症狀,診斷,治療,預後,
歷史
線粒體神經胃腸腦肌病是一種罕見的以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損害為主要表現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線粒體疾病。
1976年由Okamura等首先報導;
1994年Hirano等將該病命名為“線粒體神經胃腸腦肌病”;
1998年Hirano等確定致病基因位於常染色體22q13.32;
1999年Nishino等確定其為TYMP基因突變所致。
發病機制
TYMP基因位於常染色體22q13.32,編碼胸苷磷酸化酶(TP),是MNGIE的致病基因。該基因具有10個外顯子,其中1號外顯子為調節區,2-10外顯子為編碼區,編碼482個胺基酸。已發現79個不同的突變,包括錯義突變、拼接位點突變、缺失突變、單核苷酸插入突變、重複突變和移碼突變等,其中錯義突變最為常見。
TP的主要作用是降解胞質中的脫氧胸苷(dThd)和脫氧尿苷(dUrd),並具有間接促進血管生成、抑制膠質細胞增殖以及細胞營養等作用。TP催化活性降低或喪失,可使外周血和組織中的dThd和dUrd大量蓄積,從而影響三磷酸脫氧核苷酸庫(dNTPs)的平衡。nDNA的複製主要發生在細胞周期的S期,其合成主要依賴從頭合成途徑,且具有嚴格的調節和修復系統,因而dNTPs平衡不易受到影響。而mtDNA的複製發生在細胞周期全程,其更依賴於核苷補救途徑(特別在細胞靜止期),因此線粒體中的dNTPs平衡更容易受到影響。當TYMP基因突變時,循環中dThd和dUrd濃度明顯升高,線粒體會攝取過多的dThd和dUrd而產生過多的脫氧胸苷三磷酸(dTTP)和脫氧尿苷三磷酸(dUTP),從而導致mtDNA的複製異常,出現耗竭、多發缺失和點突變。
TP主要在胃腸系統、腦、周圍神經、自主神經、脾等組織和器官中表達,而在肌肉、腎臟、大動脈等組織器官中不表達。因此當TP活性降低或缺失時,相應的組織器官便會出現功能障礙。
TP活性與臨床症狀的嚴重程度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當TP<10%時,導致典型的MNGIE表現;TP10%-15%,表現為遲發-輕型MNGIE;TP26%-35%,一般為無症狀攜帶者。
臨床表現
MNGIE患者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嬰兒至老年人均可發病,20歲之前起病者占60%,首發症狀為胃腸道症狀占45%-67%,眼外肌麻痹占13%-26%,與胃腸道症狀同時出現占4%,周圍神經病占8%-13%。其它少見症狀以惡病質起病占4%-10%,聽力障礙起病占4%-10%。其臨床特點為:
胃腸運動障礙及惡病質
所有的MNGI患者均出現胃腸道症狀,主要由神經肌肉及自主功能障礙所致,症狀緩慢進展,從喉到小腸均可受影響,症狀表現為厭膩、噁心、吞咽困難、胃食管反流、餐後嘔吐、腹脹、陣發性腹痛、腹瀉,假性腸梗阻及胃輕癱等。少數患者可合併嚴重的肝病。MNGIE患者體型消瘦,肌容積減少,平均體重下降15kg,少數患者身材矮小。
眼肌麻痹
大部分的患者合併眼瞼下垂,眼球活動受限,症狀緩慢進展且常不合併復視,可能患者本人並未意識到,而由家屬發現。少數患者合併視網膜色素變性及視神經萎縮。
周圍神經病
見於所有的MNGIE患者,主要表現為輕度的肢體無力及手套、襪套樣感覺異常,如麻木、針刺感等,下肢常重於上肢,偶可見到單側或雙側的足下垂、爪型手等。
白質腦病
多數患者明顯的白質腦病而症狀輕微,常表現為視空間能力、注意力、抽象能力及靈活性輕度受損,少見全面性智力發育遲滯及痴呆。
其它系統症狀
貧血、早期感音性耳聾、身材矮小、自主神經紊亂(如直立性低血壓)、膀胱功能障礙等。
診斷
此病臨床表現比較一致,當患者出現眼外肌麻痹、胃腸道症狀、惡液質、周圍神經病以及白質腦病可以考慮到此病的可能性,雖然線粒體形態和功能檢查可以發現異常,但主要依靠檢查TP活性、脫氧胸腺嘧啶核苷及脫氧尿嘧啶核苷濃度或TP基因發現異常而確診。
由於多種線粒體病可出現胃腸道症狀,需要和具有MNGIE臨床特點的進行性眼外肌麻痹、卡恩斯-賽爾綜合徵、線粒體胃腸肌病、Alpers綜合徵和Pearson綜合徵等鑑別。當症狀不能完全滿足診斷標準時,應當想到和mtDNA的點突變相關的變異性MNGIE相鑑別。另外需考慮假性MNGIE的可能性,患者常沒有白質腦病,上述疾病由於為非TP功能障礙導致,TP活性、脫氧胸腺嘧啶核苷及脫氧尿嘧啶核苷濃度或TP基因檢查一般沒有明顯的異常。由於發病初期以胃腸道症狀多見,需要和炎症性腸病、腸系膜上動脈綜合徵、神經性厭食以及家族性澱粉樣變性多神經病等相鑑別。以眼外肌麻痹為首發症狀者易誤診為重症肌無力。
治療
本病尚無特殊治療,一般治療建議避免極冷極熱環境,避免過度的鍛鍊,預防感染及避免服用影響線粒體功能的藥物如苯妥英鈉、氯黴素、四環素等。輔酶Q、維生素B2可能有效。
預後
MNGIE預後較差,平均死亡年齡為37歲(18歲-58歲)。患者多由於惡病質及胃腸道併發症而死亡,因此提倡早診斷早治療,以延緩病程的進展。對於同時存在消化系統及神經系統症狀者,無論是否存在典型的表現,都應懷疑這一疾病的可能,以免延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