緙

緙(緙)

音韻參考

[(1)

(2) 〔~絲〕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工藝品,亦稱“刻絲”。

(3) (緙)

(4) 鄭碼:ZEE,U:7F02,GBK:E7BC

(5) 筆畫數:12,部首:糹,筆順編號:55112212511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緙
  • 拼音:kè
  • 部首:糹
  • 字碼:U+7F02
  • 五筆:xafh
  • 注音:ㄎㄜˋ
  • 粵 語:kaak1
簡介,唐代緙絲,宋代緙絲,元代緙絲,明代緙絲,清代緙絲,古籍解釋,

簡介

緙(刻):通過通經斷(回)緯的方式製造的平紋或其他組織的特種絲織品
[動]
織緯 。如:緙繡(明代對緙絲的稱呼)
緙絲 kèsī
[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 中國特有的將繪畫移植於絲織品的一種工藝美術品,以細蠶絲為經,色彩豐富的蠶絲作緯,緯絲僅於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也作“刻絲”,最早出土的文物見於唐代。

唐代緙絲

唐代的緙絲多為絲帶等實用品。緙織技法主要受織成錦和緯錦方法的影響,一般以齊緙或平緙為主,花地之間的交接處,尚有明顯的縫隙即“水路”。此外,還有摜緙、構緙和搭棱等幾種緙織技法。唐代緙絲的紋樣題材一般以簡單的幾何形花紋為主,色彩主要是平塗的塊面,還沒有使用暈色匹配,故色彩層次不夠豐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線作地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裝飾性。
有的緙絲在織造工藝上帶有緙毛的遺風,與西北地區的緙毛技術也有著明顯的一脈相傳的關係,但其圖案卻呈現典型的中原風格。可見,唐代緙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完善。

宋代緙絲

北宋的緙絲基本上繼承了唐代的緙絲技法,但花紋比唐代更精細富麗,紋樣結構既對稱又富於變化,力求實用。創造了“結”的戧色技法,使花紋更加富於立體感和裝飾性。北宋的緙絲多用作書畫包首或經卷封面,從宋晚期開始,由於皇帝的喜愛和受宮廷院畫的影響,加速了緙絲從裝飾、實用領域脫窠而出並向欣賞性藝術品轉化的過程。如宋徽宗曾派宦官到江南去搜刮緙絲佳品,還親筆在一幅“碧桃蝶雀圖”上題詩:“雀踏花枝出素紈,曾聞人說刻(緙)絲難。更知應是宣和物,莫作尋常黹繡看。”
到南宋,緙絲超越實用工藝品的範疇,轉向了純粹欣賞性的藝術化的創作,並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達到了中國古代緙絲藝術發展史上,即令後世千年間也難以逾越的一個高峰。緙品已能靈活運用損、構、結、搭棱、子母經、長短戧、包心戧和參和戧等多種技法,能“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緙品大都摹緙唐宋名畫家的書畫,表現山水、樓閣、花卉、禽獸和人物,以及正、草、隸、篆等書法。緙絲作品的風格日趨寫實,細緻入微,形象生動;緯絲色彩不斷增加,絲絲人扣,紋理勻細。明張應文《清秘藏》評價說:“宋人刻絲不論山水、人物、花鳥每痕剜斷,所以生意渾成,不為機經掣制。”緙絲界出現了一批摹緙名人書畫的大家,朱克柔、沈子蕃便是其中的翹楚。他們的作品,題材悉取院體繪畫,根據不同的物象,選用適宜的絲線,靈活處理緯絲的鬆緊,表現畫面形狀的轉側起伏,緙技極為精巧,把原作摹緙得維妙維肖,宛若天成,其肌理質感之美,有時更勝於原作。他們所取得的緙絲藝術水平和成就之高,堪稱中國古代緙絲藝術的巔峰之作,縱觀後世緙絲作品,也難見出其右者。

元代緙絲

元代緙絲一反南宋細膩柔美之風,具有簡練豪放、古拙蒼勁和渾樸寫實的特點,而對華貴金色的喜崇使織物內加金線的作法引領一代風尚,獨具時代特色。緙絲作品多盛行製作與佛教和祝壽有關的掛軸,多採用金彩。
元代緙絲由於未能很好地繼承唐宋以來的優秀傳統,技術和藝術水平沒有得到更大的發展。但烏魯木齊鹽湖出土的緙絲花卉熟練地運用了戧色法,增強了花朵的層次感;還使用了單雙子母經,使斷緯和經線的結合更加牢固,並突出了繪畫上的勾勒效果,這是前代緙絲中並不多見的技法。緙絲《東方朔偷桃圖》軸和緙絲《八仙拱壽圖》以人物故事為題材,構圖簡練,幅面寬大,這也是元代緙絲區別於前代緙絲的一些新變化。

明代緙絲

明代緙絲的技術水平在繼承宋元緙絲的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發展。緙絲技法除繼續沿用宋元的損緙、構緙、搭棱、結、刻鱗、長短戧、包心戧、木梳戧和參和戧等之外,創造了裝飾味很濃的鳳尾戧,即由兩種色線交替緙織長短、粗細不同的線條,線條的戧頭一排粗鈍一排尖細,粗者短,細者長,粗細相間排列,因形如鳳尾狀而得名。還創造了雙子母經緙絲法,即用一根緯線在兩根經線上纏繞,其特點是在織造時可以隨作者的意圖安排畫面的粗細疏密,也可以隨題材內容的不同而變換織法,採用這種技法,能使緙絲製品更加層次分明,疏密均勻而富於裝飾性。明代緙絲色彩線的配製尤為別具匠心,常用加織金線、孔雀羽線和雙股強捻絲線等技法,其中緙孔雀羽線的工藝是將孔雀翎毛上的羽絨—根一根地與絲絨拈合而成,如此織出來的花紋金翠耀眼,幾不褪色。定陵出土的明萬曆皇帝的緙絲龍袍即採用了孔雀羽來緙織龍紋,使龍袍更顯華貴。
明代緙絲的藝術風格頗具精麗艷逸之風,與宋代緙絲的典雅莊重之韻,可謂各有千秋,相異其趣。但到嘉靖以後,緙品上過多地使用補色,用絲不細,織造也較粗糙,大有每況愈下之勢。

清代緙絲

清代緙絲生產的數量之多前所未有,除有大量袍褂、官服、補子、屏風、掛屏、圍幔、桌圍、椅披、坐褥、*墊、迎手、荷包、扇套和包首等實用品外,還有大量以書畫、詩文和佛像等為表現對象的欣賞性緙絲製品。這些欣賞性緙絲藝術品按題材內容可分為以下幾類:花鳥草蟲、山水風景、人物故事、吉祥圖案、詩文法書、佛像梵經等。其中以乾隆時期的緙絲最為豐富和精美,緙織用絲細勻,精巧牢固,緊密整齊,題材豐富,畫面精美,多為精品之作,是緙絲藝術的無價之寶。
清代緙絲的表現領域更為擴大和多樣,在緙絲技術上創造了雙面緙(又稱透緙),正反兩面紋飾均清楚平整,精細一致,可較多地用於製作雙面屏風和扇面等。在色線運用上,多採用兩種不同色相或不同明度的色絲合捻而成的合色線,用以增強物象色彩肌理及明暗變化的表現力。例如用純綠色的合股絲緙織花葉的陽面,用深綠與黃綠的合色線緙織陰面,使葉子看起來一半深一半淺,呈現出明暗變化,頗具立體感。清代緙絲的配色上較多使用同一種色由深到淺推移的“三藍緙法”、“水墨緙法”和“三色金緙法”等技法。“三藍緙法”是在淺色地上,用深藍、晶藍、月白三色退暈,搶緙成各種花紋圖案;“水墨緙法”是在淺色地上用黑色、深灰、淺灰三暈色搶緙法織制花紋;“三色金緙法”是在深色地上用赤圓金、淡圓金和銀色三種捻金銀線,使緙絲作品有花紋閃亮奪目的效果。“三藍緙法”和“水墨緙法”也有的加金線勾邊。
清代中期,宮廷的掛屏和插屏等常有用絲線緙織地紋,用毛線緙織花紋的織品,可稱為“緙毛”,花紋具有凸起毛絨的裝飾效果。清代還新創“緙繡混色法”,即把緙絲、刺繡和彩繪三者結合,在畫面上的主體花紋上用五彩絲線刺繡而成,而背景和陪襯的花紋則用緙絲方法緙織,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織物的裝飾效果,豐富和提高了緙絲藝術的表現力。但另一方面,隨著緙品畫面著筆的增多以至濫用,也成了緙絲織制中偷工取巧者常用的方法,這種狀況在乾隆以後尤為突出,甚至僅僅在物象的花紋輪廓處加以緙織,余皆以筆繪染。這無疑大大削弱和摧殘了緙絲藝術本身獨具的特色,斷送了它的藝術生命。到晚清,隨著國勢的日薄西山,緙絲粗劣之作充斥於市,即便宮廷用度之物也罕有精品,緙絲藝術步入了江河日下的衰敗之境。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楷革切《集韻》克革切,𠀤音愅。《玉篇》紩也,織緯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