緘口

緘口

緘口,漢語辭彙。

拼音:jiān kǒu

釋義:〈書〉閉著嘴(不說話):~不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緘口
  • 出處:《孔子家語·觀周》
  • 拼音:jiān kǒu
  • 釋義:閉著嘴(不說話
詞目,拼音,詳細解釋,

詞目

緘口

拼音

jiān kǒu

詳細解釋

閉著嘴,不說話,閉口不言。
1、《孔子家語·觀周》:“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後因謂閉口不言為“緘口”。
2、漢 蔡邕銘論》:“周廟金人,緘口以慎。”
3、 隋 王通 《中說·禮樂》:“汝將閉門卻掃歟?不知緘口而內修也。”
4、《睢州志·袁可立傳》:“可立獨抗疏曰:‘豈言事諸臣盡不可用耶?如使諸臣為濟私,孰與緘口持祿,附會保全之為便?’”
5、《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兩班文武,心懷不平,知幽王主意已決,徒取殺身之禍,無益於事,盡皆緘口。”
6、清 沈起鳳 《諧鐸·屏角相郎》:“妯娌間有乞其談相者,緘口不道一字。”
7、 葉蔚林 《藍藍的木蘭溪》:“伙房的大師傅和通訊員小安正在井邊咬耳朵,看見她走過來就立即緘口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