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

《綿陽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地方性法規。

2024年7月29日,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綿陽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的決定,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綿陽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
  • 實施時間:2024年9月1日
歷史沿革,條例內容,

歷史沿革

2024年7月29日,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綿陽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的決定,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內容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規劃和建設
第三章 運行和維護
第四章 保障和監督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海綿城市建設管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增強城市防洪排澇減災能力,提高城市發展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綿陽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綿陽市行政區域內海綿城市的規劃建設、運行維護及保障監督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第三條 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應當堅持生態為本、自然循環、規劃引領、統籌推進、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原則。
第四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是海綿城市建設的責任主體,應當將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綜合協調機制,統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
第五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牽頭負責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的綜合協調、規劃實施、技術指導、監督考核等具體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水行政、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氣象、林業、交通運輸、應急管理等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配合協調,共同做好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
第六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舉報投訴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海綿城市建設管理中的違法行為,有權向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舉報投訴。
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新聞媒體應當積極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的公益宣傳和輿論監督,引導和鼓勵全社會積極參與海綿城市建設管理。
第二章 規劃和建設
第七條 市、縣(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自然資源和規劃、水行政等主管部門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應當廣泛聽取有關部門、專家和社會公眾的意見。
第八條 市、縣(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將海綿城市建設相關要求和內容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劃以及道路、綠地、水系、防洪、排水防澇、山體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專項規劃,並將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作為剛性控制指標。
第九條 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自然資源和規劃、水行政等主管部門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依法建立和完善本市海綿城市技術標準體系。
第十條 城市新建區域應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指標要求和內容,實施海綿城市建設。
已建區域的海綿城市建設,應當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等建設工程,防止城市內澇、合流制排水系統溢流污染,提高再生水及雨水資源化利用率。
第十一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主管部門審批政府投資的城市建設項目,應當在建設工程立項、可行性研究等環節,將海綿城市設施建設的必要性及目標、海綿城市建設有關措施及投資估算作為重點審查內容。
第十二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自然資源和規劃主管部門應當依據詳細規劃將海綿城市建設主要指標納入規劃條件。
不需要辦理選址、土地供應手續的改造類項目,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督促建設單位落實海綿城市建設指標和管控要求。
第十三條 建設項目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建設海綿城市設施:
(一)建築與小區建設應當因地制宜採取屋頂綠化、雨水調蓄與收集利用等措施,提高建築與小區的雨水積存和滯蓄能力;
(二)道路與廣場建設應當實現對道路與廣場雨水的收集、淨化和利用,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停車場、廣場等應當使用透水鋪裝,並增強綠化帶對雨水的消納功能;
(三)公園和綠地建設應當採取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人工濕地、植被緩衝帶、雨水塘、生態堤岸等低影響開發措施,增強公園和綠地系統的城市海綿體功能,消納自身雨水,並為滯蓄周邊區域雨水提供空間;
(四)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應當改造和消除城市易澇點,實施雨污分流,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排入自然水體的雨水應當經過岸線淨化,沿岸截流乾管建設和改造應當控制滲漏和污水溢流;
(五)城市坑塘、河湖、濕地等水體整治應當注重恢復和保護水系的自然連通,改造河道,培育水生植物,恢復河流的自我淨化、自我修復功能,開展河床、護坡整治作業時,應當採用促進水生態修復的技術措施改善水環境質量。
第十四條 建設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自然資源和規劃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對其海綿城市建設內容進行論證:
(一)國家、省、市級重點建設項目;
(二)對排水流域影響較大的河、湖、渠、公園、綠地的建設項目;
(三)對原有自然生態、地形地貌影響較大的建設項目;
(四)其他應當進行論證的建設項目。
第十五條 建設單位應當在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設計招標檔案中明確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和內容,並按照海綿城市規劃、設計要求以及施工技術規範,科學合理統籌建設。
第十六條 設計單位開展規劃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時,應當按照海綿城市技術標準和規範,同步編制海綿城市建設設計專篇。
第十七條 施工圖設計檔案審查機構應當依法對涉及海綿城市建設的相關內容進行審查。未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標準和規範的,不得出具施工圖審查合格證明檔案。
第十八條 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建設項目設計檔案、海綿城市技術標準和規範進行施工,對施工質量負責。
監理單位應當按照海綿城市技術標準和規範、設計檔案等實施監理,對施工質量承擔監理責任。
第十九條 海綿城市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並隨主體工程同步納入竣工驗收。
第二十條 建設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其海綿城市建設管控指標不作強制性要求:
(一)位於易發生滑坡、崩塌、土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條件不適宜進行海綿城市建設區域的;
(二)石油化工生產基地、加油站、大量生產或者使用重金屬企業、垃圾填埋場、綜合性醫院、傳染病醫院、危險化學品倉儲區等因水污染防治需要無法進行海綿城市建設的;
(三)對已有建築物進行翻新、改建等不涉及室外工程的;
(四)因場地條件、項目類型等因素制約,無法進行海綿城市建設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運行和維護
第二十一條 海綿城市設施的運行維護責任人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市政道路、市政園林綠地、市政排水設施等市政設施中的海綿城市設施,由市政設施管理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負責;
(二)公共建築、商業樓宇、住宅小區、工業廠區等的海綿城市設施,由所有權人或者其委託的單位負責;
(三)通過特許經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建設的海綿城市設施,由契約約定的運行維護主體負責;
(四)運行維護責任人不明確的,按照“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確定。
第二十二條 運行維護責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以及相關技術規範、標準做好海綿城市設施的檢修、維護和保養,確保海綿城市設施正常安全運行。
鼓勵和支持運行維護責任人利用智慧型化手段,對海綿城市設施進行監測評估。
海綿城市設施運行維護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三條 海綿城市設施運行維護責任人應當在城市雨水行泄通道、易發生內澇路段、下沉式立交橋、下穿隧道等可能存在安全風險的區域,按照要求設定海綿城市設施警示標識標牌,制定應急處置措施。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移動、塗改、遮擋海綿城市設施警示標識標牌。
第二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挖掘、拆除、改動、占用海綿城市設施及其配套監測設施。
因工程建設確需挖掘、拆除、改動、占用海綿城市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報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審批,並承擔恢復、改建和採取臨時措施等費用。
第四章 保障和監督
第二十五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政府投資的海綿城市相關建設管理資金納入同級預算。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投資、建設和運行管理。
第二十六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為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提供以下支持和保障:
(一)完善海綿城市建設有關產業扶持政策;
(二)鼓勵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
(三)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開展行業培訓、技術交流等活動;
(四)表揚、獎勵在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五)引導非常規水資源的科學利用;
(六)其他支持和保障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的措施。
第二十七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海綿城市監測管控評估平台,實現與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台互聯互通,提升海綿城市建設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八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評估考核制度,定期開展評估考核。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法律法規已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損壞或者擅自移動、塗改、遮擋海綿城市設施警示標識標牌的,由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一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海綿城市建設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二條 本條例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合流制排水系統,是指將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混合在同渠內排出的排水系統。該系統又可分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統和截流式排水系統。
(二)海綿城市設施,是指採用自然或者人工模擬自然生態系統控制城市雨水徑流的設施,包括城市水系,包括且不限於建築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停車場、公園綠地、排水設施中的下列設施:
1.透水鋪裝、屋頂綠化、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設施(雨水花園、生物滯留池等)、滲透塘、滲井等滯蓄滲透設施;
2.濕塘、蓄水池、雨水罐、雨水塘等集蓄利用設施;
3.調節塘、調節池等調節設施;
4.植草溝、滲管、滲渠等轉輸設施;
5.植被緩衝帶、初期雨水棄流設施、人工土壤滲濾、雨水濕地、人工濕地、生態堤岸等淨化設施;
6.具有滲、滯、蓄、淨、用、排等功能的其他設施。
(三)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是指通過自然與人工強化的滲透、滯蓄、淨化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設下墊面的降雨徑流,得到控制的年均降雨量與年均降雨總量的比值。
(四)非常規水資源,是指除地表水、地下水資源以外,雨水、再生水等經過處理後可以再生利用的水源。
第三十三條 本條例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