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誹謗是指藉助網路等現代傳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網路與傳統誹謗相比,有其更為鮮明的特性,因為對網路誹謗的管制更容易產生公民言論...
網路誹謗罪,是指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並且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侵犯的對象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在現實社會的法律中,“誹謗罪”屬於自訴案件。利用網路實施的誹謗、敲詐勒索等犯罪有愈演愈烈之勢,有人甚至通過製造、傳播謠言等行為造成大範圍社會恐慌,類似行為要...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據悉,該《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3年9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89次會議、2013年9...
網上舉報是指舉報人通過網際網路,將所要舉報的網路違法案件線索直接在舉報網站填寫舉報表單或寫成電子郵件進行舉報的一種方式。公民上網舉報,應該注意按照公布的網上舉報...
誹謗門伊利 蒙牛最大競爭者伊利集團(Yili Dairy)周三(2010年10月20日)發表了一份聲明,稱自己是蒙牛策劃、於7月中旬開始實施的網路攻擊的目標。...
網路侵權是指在網路環境下所發生的侵權行為。所謂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線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網路操作...
誹謗,義大利著名畫家Calumny 桑德羅·波提且利的美術作品。為蛋黃塗料鑲板畫,完成於約1495年,尺寸62×91厘米,藏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
若想使網路舉報或是網路呼籲,起到所能期盼的社會效果,就要考慮如何運作的方式。老是墨守成規,沒有新意,還是不行的。...
反誹謗,即個人和企業的名譽權受到侵害時,受侵害者採取的維護和反擊等一系列行為。...... 如:2008年6月,美國總統競選人貝拉克·歐巴馬開始全面反擊針對他的各種網路...
最高人民法院於2013年9月9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誹謗...
網路犯罪,是指行為人運用計算機技術,藉助於網路對其系統或信息進行攻擊,破壞或利用網路進行其他犯罪的總稱。既包括行為人運用其編程,加密,解碼技術或工具在網路上實施...
為正確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
網路謠言是指通過網路介質(例如微博、國外網站、網路論壇、社交網站、聊天軟體等)而傳播的謠言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主要涉及突發事件、公共領域、...
人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流氓。同樣,有了網路,就有了網民之間的交往平台,人們在這個虛幻的世界裡學習、娛樂、交友。網際網路給現代人提供...
王鵬誹謗案是2010年11月23日,甘肅省圖書館典閱部職工王鵬因舉報官二代,被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警方以“涉嫌誹謗罪”刑事拘留的事件。隨後,王鵬於2010年12月1日...
網路監督是政府或人民大眾通過網際網路對某一件事的了解、關注、研究,並提供信息或介入支持,在公開、公正、公平的條件下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比如說網路問政就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3年9月5日由最高人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89次會議、2013年9月2日最...
計算機網路犯罪主要指運用計算機技術藉助於網路實施的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網路的普及程度越高,網路犯罪的危害也就越大,而且網路犯罪的危害性遠非一般的傳統犯罪...
網路輿論監督就是人民民眾通過網際網路了解國家事務,廣泛、充分地交流和發表意見、建議,對國家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動進行褒貶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