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會研究

網路社會研究

《網路社會研究》是關於網路、信息社會方面的一篇論文,作者是崔保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路社會研究
  • 外文名:Study of network society
  • 作者:崔保國
  • 關鍵字:網路、信息社會
基本信息,媒介的社會影響研究,作為歷史發展階段的信息社會,作為經濟發展模式的信息社會,1、經濟結構,2、政治結構,3、文化結構,作為一種新社會現象的虛擬社會,

基本信息

作者:崔保國
內容提要:網路及信息科技的發展,不僅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媒介的結構,也導致我們的社會發生深刻變化,同時改變著我們的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網路的社會影響問題可以定位在媒介的社會巨觀效果研究上,但傳播學並沒有形成一個巨觀效果研究的完整的成熟的框架,更沒有對網路研究的積澱。本文從歷史發展、社會結構和社會現象等幾個視角來審視和思考網路的社會影響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對網路的社會影響研究打開信息社會的神秘之門。
關鍵字:網路、信息社會、社會結構、虛擬社會、網路社會
影響社會變化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信息的傳播。這種傳播的決定性因素與其說是傳播的內容,不如說是傳播媒介本身。由於網路帶來的強烈衝擊,各國學者都在對網路出現以後的社會從各個角度展開研究探討。

媒介的社會影響研究

“網路”與“信息社會”是兩個時髦而又神奇的概念。“信息社會”的概念產生在二、三十年以前,而“網路”則是近幾年的新概念。網路從本質上來講只是一種信息傳播的工具或平台,網路的重大意義在於它把越來越多的媒介聯繫在一起、整合到一起,整出了一個網路時代。信息社會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學者林雄二郎在60年代末提出。這一概念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也發生了幾次變化。90年代的“信息社會”則意味著媒介的融合和網路的發展。
關於媒介與社會發展的研究,傳統的傳播效果研究理論總有些捉襟見肘。從60年代起,西方傳播學家就在探索一條更巨觀的綜合社會研究的道路。這當中,勒納等人的大眾媒介與社會發展的研究,羅傑斯的創新擴散研究等值得重視,這些研究又被稱為“發展傳播學”。這個課題的提出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東西方冷戰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戰後美國推行了“馬歇爾計畫” 即全球發展計畫和一系列援外協定。這是一項跨學科、跨國界的研究。丹尼爾·勒納在其《傳統社會的消逝——中東的現代化》(1958),施拉姆在其《大眾傳播與國家發展——信息對開發中國家的作用》(1964)書中,他們都提出了基本的理論觀點。
這類研究在90 年代取得了新的突破進展,其代表人物是美國學者曼紐爾·卡斯特爾。他給網路下的定義是:“網路就是一組相互聯結的結點,結點到底是什麼,要依賴於具體的網路而言。比如,在全球金融網路中,他們是股票交易所和其附屬的高級服務中心。網路是一個開放結構,能無限擴展,所有的結點,只要他們共享信息就能聯繫。一個以網路為基礎的社會結構是高度動態、開放的系統,在不影響其平衡的情況下更易於創新”[i]。卡斯特爾還在《網路社會的崛起》一書中指出:作為一種歷史趨勢,資訊時代的主要功能和方法均是圍繞網路構成的,網路構成了我們社會新的社會形態,是支配和改變我們社會的源泉。
日本的信息科學研究把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和社會信息科學整合到一起的綜合研究,也在國際學術界獨樹一幟,值得借鑑和學習。
網路的出現使一直玄玄乎乎的信息社會概念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定位,似乎網路就是信息社會,一時間“網路社會”、“知識社會”、“信息社會”、“虛擬社會”等等,眾說紛紜,令人眼花繚亂。那么,我們究竟面對的和即將進入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下面我們從歷史發展、社會結構和社會現象等幾個視角來審視和思考這一問題。

作為歷史發展階段的信息社會

許多社會發展的研究都在致力於怎樣清楚地闡明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過程和軌跡,給信息社會描述一個清晰的輪廓。但是這似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種觀點認為信息社會是繼工業化社會以後的新的社會發展階段。丹尼爾·貝爾是其代表人物,他在70年代發表的《後工業社會的到來》一書,提出了“有關西方社會的社會結構變化的一種社會預測”[ii]。但是,貝爾顯然把握不住這一歷史轉折的深刻程度,無法以準確概念加以概括,所以用“後工業社會”一詞來表述。貝爾之後,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的《大趨勢》、萊昂的《新信息社會論》等很多有關信息社會的研究,但大多數研究並沒有在貝爾的基礎上前進多少,並沒有解釋清楚這種轉變的過程和環節,也沒有弄清楚推動著社會和經濟轉變的動力是什麼。
日本學者長谷川把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過程分為若干個發展階段。信息化是繼工業化、城市化、民主化、國際化等社會發展過程後的一個新階段和新課題。
信息社會的概念與信息化的概念是有一定區別的。信息社會是對社會的靜態的描述,而信息化則是對實現信息社會目標的社會動態變化過程的描述。然而,兩者又不是截然分開的。信息社會是信息化的結果,信息化過程總是與一定的信息社會模式聯繫在一起。“條條道路通羅馬”,信息社會可以採取不同的信息化模式來實現。信息化是一個世界潮流,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按照不同的道路,或快或慢地,或是較順利、或是非常艱難地向信息社會這一目標邁進,在這個過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信息化模式。
在信息化的研究方面,卡斯特爾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創見的觀點。他認為信息社會的形成是由一種新型的社會技術組織和資本主義重組所決定的,而新技術的運用和它們對社會組織的影響又決定了重組過程的特色[iii]。我們通過他的信息化理論得到一個啟示,即除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一個國家的信息化產生直接影響外,由科學技術所帶動的社會發展本身也會對信息化的進程產生深遠影響。

作為經濟發展模式的信息社會

社會結構分析是社會學和經濟學研究慣用的方法,一般可以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幾個方面來分析一個社會的結構和特徵。信息社會的結構特徵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結構

資訊時代的經濟結構將從以工業為中心轉向以信息產業為中心。我們可以從三個產業的比例構成中分析出來,也可以從就業情況分析出來。信息化還將促進產業結構的最佳化,這主要表現為信息的產業化與產業的信息化。一方面,被稱為“第四產業”的信息產業正在迅速擴張,一系列與之相關聯的新行業正在從無到有地迅速發展起來;另一方面,傳統產業在數位技術革命的推動下正在不斷地被信息化。從而使國民經濟中信息生產所占的份額和勞動力比率逐年增加,直到超過農業、工業或服務業的比例。比如,英國、美國和義大利這三個國家在1970-1990年間製造業迅速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別為35%下降到23%,26%下降到18%、27%下降到22%,同時農業日趨萎縮甚至消失。
信息化也使社會勞動就業結構發生變化,這表現為從事物質生產和體力勞動的人員逐漸減少,而從事信息生產和信息服務的人員逐漸增多,因此,人們把信息勞動者占社會勞動力的比重超過半數當作衡量一個社會是否進入信息社會的標誌之一。
信息化這不僅是已開發國家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廣大開發中國家所要達到的目標,因此,信息化的過程在很多國家往往表現為一種積極的社會發展規劃。

2、政治結構

網路時代的政治結構的主要特徵表現為信息的權力化,社會組織結構將進行大調整、大重組。傳統的金字塔型、鐵板一塊和官僚型的組織框架被打破,代之以快速應變、靈活機動的網路化組織機構和形式。信息和信息技術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它也是新的權力源。信息社會的權力鬥爭將會圍繞著爭奪信息源展開,現實政治將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流的衝擊,並將在國家之間以及社會水平上普遍表現出來。由於不同團體、階層和個人的條件的不同,掌握信息資源的機會和能力是不同的。正如美國里根政府所明確表白的:“我們知道在現代世界上,對信息的處理和控制是實行征服的最重要武器之一。”

3、文化結構

由於信息環境多元化,網路時代的文化結構從中心文化轉向多元文化。這可以從社會思潮和社會時尚的多樣化來分析。信息社會與工業社會相區別的一個關鍵特徵是,它沒有停留在產業、勞動、科學、技術研究領域內的深化上,而是向教育、福利、娛樂、交往等廣泛的精神領域和日常社會生活領域擴展。也就是說,它正向我們的整個生活滲透,我們的生活也被信息化了。
資訊時代人的生活方式的變化首先表現在人們對待社會生活態度上發生的變化。在工業社會時代,人們注重效率、追求物質享受,用世俗的、理性的態度來思考和安排自己的生活。而在信息社會時代,人們更注重精神、更注重情感、更崇尚冒險。

作為一種新社會現象的虛擬社會

網路的發展不僅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系統和經濟結構的變化,同時還在影響著社會空間結構的變化,最顯而易見的現象就是我們能看到的一些大都市的變化。縱橫交錯的網路使這些城市變為二元化,出現了一個虛擬的社會,信息化城市的崛起成為必然。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失去了原來的城區概念,突破了原有的物理空間,向郊區拓展,由信息網路構成的流動空間正逐漸取代原有的城市空間。在流動空間中,新的產業和新的服務性經濟根據信息部門帶來的動力運行,然後通過信息交流系統來重新整合;新的專業管理階層控制了城市、鄉村和世界之間相互聯繫的專用空間;生產和消費、勞動和資本、管理和信息之間發生著新的聯繫,從而創造出新的全球化經濟。
雖然未來學研究的觀點已經指出,由於衛星和光纖網路等通訊技術的發展,城市的版圖在悄悄擴張的同時將逐步走向分散化,但這個變化的實際過程十分複雜,導致這一變化的因素也有很多,信息技術不過是其中的一種因素,我們必須深入地剖析這一變化過程和各種因素,才能理解新的空間結構的合理性和它的現代含義。
在網路社會的環境中,社會生產關係不再是一種實際存在,資本進入了單純循環的多維空間,而勞動力由一個集中的實體變為千差萬別的個體的存在。這也就是說,資本是在全球化的而勞動力則是個別化的。“從更廣闊的歷史前景看,網路社會代表了人類經驗的巨大變化”。[iv]。那么,如何將原有的城市空間和新的流動空間連線起來呢?這需要在三個層面上把社會發展和空間規划進行同步結合:經濟的、政治的和文化的。
在文化這一層面上,地方城市社會是從領土上加以界定的,應該保護它們的個性,保持它已建立的歷史根基,而不管其經濟和職能是否存在對信息空間的依賴。同時,城市也必須與其他城市保持充分的交流,克服部落主義的危險。
工業時代的社會機制在資訊時代失去其意義和功能。財富、生產及金融的國際化使人們感到不安,他們無法適應公司的網路化和工作的個體化,而且又受到各種挑戰。對家長制的挑戰及家長制家庭的危機使文化失去了有序性,使個人不再感到安全,人們得不到心靈的慰藉和真實而神聖的東西,從而去尋求新的生活方式。
在對城市的虛擬空間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過程中,政府仍然擔當著重要角色。它只有通過強化自身角色才能對經濟和政治組織施加影響,從而恢復地方社會在虛擬空間中的意義。
總之,網路等信息科技的發展把人類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有些國家已經開始進入信息社會,更多的國家正在向信息社會過渡。這個過渡的過程一般被稱之為“信息化”。信息化是一個深刻的社會變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經濟結構從工業為中心轉向信息產業為中心;政治結構從金字塔型轉向網路型;文化結構從中心文化轉向多元文化,後現代主義思潮是其代表。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信息化:信息化就是在現代信息科技發展的推動下,由工業化社會或其他發展階段上的社會向以信息產業為主導和信息媒介高度普及的社會演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物質生產方式逐漸收縮,被信息型、服務型生產方式所代替,知識和信息的作用大大突出。伴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是整個社會的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社會面貌和生活方式也發生巨大變化。
參考資料
[i] Manuel Castells,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p469, Basil Blackwell Ltd., 1996.
[ii] [美]丹尼爾·貝爾:《後工業社會的來臨》P14,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iii] Manuel Castells, the Informational City,p7,Basil Blackwell Ltd.,1991.
[iv] Manuel Castells,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p478, Basil Blackwell Ltd., 19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