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實驗教程(第2版)

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實驗教程(第2版)

《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實驗教程(第2版)》是2014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實驗教程(第2版)
  • ISBN:9787302245827
  • 定價:35元
  • 裝幀:平裝
  • 印次:2-4
  • 印刷日期:2014-12-5
圖書簡介,目錄,

圖書簡介

根據國家最新頒布的《基於乙太網技術的區域網路系統驗收測評規範》,在第1版原有布線測試的基礎上,依據國家區域網路系統驗收測評規範的有關要求,重點增加針對區域網路系統基本性能指標,包括連通性、傳輸速率、吞吐率、丟包率、傳輸延遲、廣播率、錯誤率、線路利用率等測試指標和測試方法

目錄

實驗1水平電纜和故障線的製作1
1.1實驗原理介紹1
1.1.1綜合布線系統介紹1
1.1.2打線工具介紹11
1.2標準網線的製作11
1.2.1實驗環境及分組11
1.2.2實驗步驟11
1.2.3實驗總結12
1.3實驗電纜插座的製作13
1.3.1實驗環境及分組13
1.3.2實驗步驟13
1.4製作UTP故障DEMO盒13
1.4.1實驗環境與分組13
1.4.2實驗步驟14
1.4.3實驗總結15實驗2布線系統測試16
2.1布線系統測試基礎16
2.1.1綜合布線系統概述16
2.1.2綜合布線系統的測試標準19
2.1.3布線系統故障分類24
2.1.4綜合布線測試連線方式定義25
2.1.5現場測試26
2.1.6測試工具介紹26
2.2接線圖測試28
2.2.1實驗目的28
2.2.2實驗內容29
2.2.3實驗原理29
2.2.4實驗環境與分組31
2.2.5接線圖測試步驟31
2.2.6實驗總結31
2.3線纜長度的測試32
2.3.1實驗目的32
2.3.2實驗內容32
2.3.3實驗原理32
2.3.4實驗環境和分組33
2.3.5實驗步驟33
2.3.6實驗總結33
2.4傳輸時延和時延偏離測試33
2.4.1實驗目的33
2.4.2實驗內容33
2.4.3實驗原理33
2.4.4實驗環境與分組34
2.4.5實驗步驟34
2.4.6實驗總結34
2.5衰減的測試34
2.5.1實驗目的34
2.5.2實驗內容34
2.5.3實驗原理35
2.5.4實驗環境與分組35
2.5.5實驗步驟35
2.5.6實驗總結36
2.6串擾的測試36
2.6.1實驗目的36
2.6.2實驗內容36
2.6.3實驗原理36
2.6.4實驗環境與分組37
2.6.5實驗步驟37
2.6.6實驗總結38
2.7綜合近端串擾38
2.7.1實驗目的38
2.7.2實驗內容38
2.7.3實驗原理38
2.7.4實驗環境與分組38
2.7.5實驗步驟38
2.7.6實驗總結38實驗3線纜傳輸測試39
3.1實驗基礎知識介紹39
3.2衰減串擾比40
3.2.1實驗目的40
3.2.2實驗內容40
3.2.3實驗原理40
3.2.4實驗環境與分組41
3.2.5實驗步驟41
3.2.6實驗總結41
3.3回波損耗41
3.3.1實驗目的41
3.3.2實驗內容41
3.3.3實驗原理41
3.3.4實驗環境與分組42
3.3.5實驗步驟42
3.3.6實驗總結42
3.4等效遠端串擾和綜合等效遠端串擾42
3.4.1實驗目的42
3.4.2實驗內容42
3.4.3實驗原理42
3.4.4實驗環境和實驗分組43
3.4.5實驗步驟43
3.4.6實驗總結43實驗4光纜測試44
4.1光纖理論與光纖結構44
4.1.1光及其特性44
4.1.2光纖結構及種類44
4.1.3光纖的衰減45
4.1.4光纖的優點45
4.2光纖測試標準46
4.2.1標準參考46
4.2.2光纜測試參數和測試方法46
4.3光纖長度測試48
4.3.1實驗目的48
4.3.2實驗內容48
4.3.3實驗環境和分組48
4.3.4實驗步驟48
4.3.5實驗總結48
4.4光纖損耗測試48
4.4.1實驗目的48
4.4.2實驗內容49
4.4.3實驗環境和分組49
4.4.4實驗步驟49
4.4.5實驗總結49實驗5組網實驗50
5.1交換機簡介及配置50
5.1.1交換機簡介50
5.1.2交換機基本配置51
5.2路由器簡介及配置54
5.2.1路由器簡介54
5.2.2路由器基本配置55
5.3簡單組網實驗57
5.3.1實驗目的57
5.3.2實驗內容57
5.3.3實驗環境及分組57
5.3.4實驗組網圖57
5.3.5實驗步驟57
5.3.6實驗總結58
5.4通過地址轉換訪問網際網路58
5.4.1實驗目的58
5.4.2實驗內容58
5.4.3實驗原理58
5.4.4實驗環境及分組59
5.4.5實驗組網圖59
5.4.6實驗步驟59
5.4.7實驗總結60實驗6鏈路層實驗61
6.1實驗基礎知識介紹61
6.2自適應測試62
6.2.1實驗目的62
6.2.2實驗內容62
6.2.3實驗原理62
6.2.4實驗環境與分組及實驗組網圖63
6.2.5實驗步驟63
6.2.6實驗總結64
6.3電平測試64
6.3.1實驗目的64
6.3.2實驗內容64
6.3.3實驗原理65
6.3.4實驗環境與分組65
6.3.5實驗步驟65
6.3.6實驗總結65
6.4工作模式測試--半雙工和全雙工65
6.4.1實驗目的65
6.4.2實驗內容65
6.4.3實驗原理66
6.4.4實驗環境與分組66
6.4.5實驗步驟67
6.4.6實驗總結68實驗7乙太網數據鏈路層流量分析69
7.1實驗基礎知識介紹69
7.2幀流量分析70
7.2.1實驗目的70
7.2.2實驗內容70
7.2.3實驗環境70
7.2.4實驗步驟70
7.2.5實驗總結72
7.3單播數據幀格式的分析72
7.3.1實驗目的72
7.3.2實驗內容72
7.3.3實驗原理72
7.3.4實驗環境與分組73
7.3.5實驗步驟73
7.3.6實驗總結74
7.4廣播數據幀格式分析74
7.4.1實驗目的74
7.4.2實驗內容74
7.4.3實驗原理74
7.4.4實驗環境與分組75
7.4.5實驗步驟75
7.4.6實驗總結75
7.5錯誤幀的分析(長幀、錯幀、FCS錯誤)75
7.5.1實驗目的75
7.5.2實驗內容75
7.5.3實驗環境與分組76
7.5.4實驗步驟76
7.5.5實驗總結77
7.6幀衝突77
7.6.1實驗目的77
7.6.2實驗內容77
7.6.3實驗環境與分組77
7.6.4實驗步驟77
7.6.5實驗總結78實驗8IP測試79
8.1實驗基礎知識介紹79
8.1.1IP位址的概念79
8.1.2IP位址的編址方式79
8.1.3IP子網掩碼79
8.1.4ARP的原理80
8.1.5Ping程式的工作原理81
8.1.6Traceroute程式的原理81
8.2設備搜尋清單82
8.2.1實驗目的82
8.2.2實驗內容82
8.2.3實驗環境與分組82
8.2.4實驗步驟82
8.2.5實驗總結83
8.3網路結構地址規劃報告84
8.3.1實驗目的84
8.3.2實驗內容84
8.3.3實驗環境與分組85
8.3.4實驗步驟85
8.3.5實驗總結85實驗9VLAN測試86
9.1實驗基礎知識介紹86
9.2VLAN配置報告87
9.2.1實驗目的87
9.2.2實驗內容87
9.2.3實驗原理87
9.2.4實驗環境與分組88
9.2.5實驗步驟88
9.2.6實驗總結88實驗10網路管理基本實驗90
10.1實驗原理和背景知識90
10.1.1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90
10.1.2SNMP概述91
10.1.3SNMP工作方式92
10.1.4SNMP的協定數據單元93
10.1.5管理信息庫96
10.1.6管理信息結構97
10.1.7RMON管理99
10.2實驗101
10.2.1實驗環境及分組101
10.2.2實驗組網101
10.2.3實驗步驟101
10.3實驗總結107實驗11交換機連線埠流量測試108
11.1實驗目的108
11.2實驗內容108
11.3實驗原理和背景知識108
11.4實驗步驟109
11.4.1實驗環境及分組109
11.4.2實驗組網109
11.4.3實驗步驟109
11.4.4實驗總結115實驗12交換機連線埠長期流量測試116
12.1實驗目的116
12.2實驗內容116
12.3實驗原理和背景知識116
12.3.1FlukeNetworks公司的OPV軟體概述116
12.3.2網路文檔備案測試117
12.4實驗步驟118
12.4.1實驗環境及分組118
12.4.2實驗組網118
12.4.3實驗步驟118
12.5實驗總結127實驗13網路故障診斷案例實驗128
13.1半雙工與全雙工通信128
13.1.1實驗目的128
13.1.2實驗內容128
13.1.3實驗原理128
13.1.4實驗環境129
13.1.5實驗步驟129
13.1.6實驗總結132
13.2路由環路132
13.2.1實驗目的132
13.2.2實驗內容132
13.2.3實驗原理132
13.2.4實驗環境133
13.2.5實驗步驟133
13.2.6實驗總結137
13.3連線埠掃描137
13.3.1實驗目的137
13.3.2實驗內容137
13.3.3實驗原理137
13.3.4實驗環境和分組144
13.3.5實驗組網144
13.3.6實驗步驟145
13.3.7實驗總結148
13.4病毒防護與流量分析148
13.4.1實驗目的148
13.4.2實驗內容148
13.4.3實驗原理148
13.4.4實驗環境和分組149
13.4.5實驗組網149
13.4.6實驗步驟149
13.4.7實驗總結152實驗14NetFlow網路流量監測與分析153
14.1NetFlow技術及工具的介紹153
14.1.1“流”的定義及NetFlow的提出153
14.1.2NetFlow數據報文的格式154
14.1.3NetFlow工作原理156
14.1.4NetFlow的套用157
14.1.5NetFlowTracker工具158
14.2網路審計159
14.2.1實驗目的159
14.2.2實驗內容159
14.2.3實驗原理160
14.2.4實驗環境160
14.2.5實驗步驟160
14.2.6實驗總結168
14.3網路病毒異常流量分析168
14.3.1實驗目的168
14.3.2實驗內容168
14.3.3實驗原理168
14.3.4實驗環境170
14.3.5實驗步驟171
14.3.6實驗總結174
14.4套用連線埠掃描分析174
14.4.1實驗目的174
14.4.2實驗內容174
14.4.3實驗原理174
14.4.4實驗環境175
14.4.5實驗步驟175
14.4.6實驗總結178實驗15區域網路測試實驗179
15.1區域網路測試簡介179
15.2區域網路系統性能測試180
15.2.1區域網路系統連通性測試180
15.2.2鏈路傳輸率測試182
15.2.3網路吞吐率測試186
15.2.4傳輸時延測試191
15.2.5丟包率測試194
15.2.6乙太網鏈路層健康狀況測試200
15.3區域網路系統套用性能測試實驗203
15.3.1DHCP服務性能測試203
15.3.2DNS服務性能測試209
15.3.3Web服務性能測試213
15.3.4E-Mmai套用服務性能測試218
15.3.5檔案服務性能測試224
15.4區域網路系統功能測試229
15.4.1IP子網劃分測試229
15.4.2VLAN劃分測試232
15.4.3DHCP功能測試237
15.4.4NAT功能測試244
15.4.5組播功能測試249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