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膜囊上隱窩(superior omental recess)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膜囊上隱窩
- 外文名:superior omental recess
- 所屬學科:人體解剖學
- 公布時間:2014年
網膜囊上隱窩(superior omental recess)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網膜囊上隱窩(superior omental recess)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腹膜皺襞將網膜囊分成上、下兩個隱窩,上隱窩位於小網膜和肝的後方,包繞著肝的尾狀葉。出處《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1...
網膜囊可分為:①網膜囊前庭,位於小網膜、十二指腸上部和胰腺之間;②上隱窩,位於肝尾狀葉與膈的腰部之間;③下隱窩,以胃胰皺襞與前庭為界,居胃後壁與橫結腸及其系膜之間;④脾隱窩,在最左側,於胃脾韌帶和脾腎韌帶之間。網膜囊是小網膜和胃後壁與腹後壁的腹膜之間的一個扁窄間隙,又稱小腹膜腔,為腹膜...
腹膜腔通過Winslow孔即網膜孔與小網膜囊相通。小網膜囊前界為胃,後界為胰腺前面的腹膜。液體聚集在小網膜囊可被誤認為腫瘤。肝尾狀葉凹入形成小網膜囊上隱窩。小網膜囊上隱窩的積液或腫塊在橫斷面圖像上可類似於肝內腫塊。小網膜 是髒層腹膜由胃移行至肝門的部分,由雙層腹膜形成,連結於肝下面與胃小彎及十二...
肝下隱窩 肝下隱窩(subhepatic recess)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在網膜孔上方,網膜囊右緣與肝尾狀葉右緣間腹膜反折形成的隱窩。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網膜孔,亦稱溫斯勞孔,是網膜囊向右通入腹膜腔的唯一孔道。縱徑3cm,可容示、中二指通過。其前界為肝十二指腸韌帶游離緣,後界為下腔靜脈及其前面的壁腹膜或肝腎韌帶,上界為肝的尾狀葉,下界為十二指腸上部的上緣。向右側通右肝下間隙,即肝腎隱窩,向左通入網膜囊前庭。門靜脈、肝外膽道及肝固有動脈等,...
借網膜孔通向網膜囊,向右借網膜孔與腹膜大囊相通。網膜孔的前界,即肝十二指腸韌帶內含有進出肝門的門靜脈、肝固有動脈、膽總管等。小網膜囊疝 腸管疝入小網膜囊所形成的腹內疝稱之為小網膜囊疝。臨床上較為罕見,發病年齡及性別無明顯特殊性。病因及分類 依據其發病原因、疝環或腸襻疝入小網膜囊的路徑不同...
脾隱窩 脾隱窩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定義 位於脾腎和胃脾韌帶間的部分網膜囊。 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
網膜囊下隱窩 網膜囊下隱窩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定義 位於胃和胰、大網膜前葉和後葉之間的隱窩。 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
前部與胃肝隱窩相通,後部為網膜囊上隱窩的一部分。2、胚胎早期,左、右臍靜脈經肝的兩側,第5w時肝細胞索增生,肝臟體積增大,臍靜脈在與肝臟接觸時分支進入肝內,並與肝竇相通。隨後,臍靜脈血越來越多地經肝流回心臟。因此,整個右臍靜脈和左臍靜脈的近心段逐漸萎縮消失,只有左臍靜脈遠心段保留並增粗,...
劉樹偉等以屍體探查和腹部橫、矢、冠狀斷層標本觀測,詳細研究了肝周間隙和脾周間隙的連續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和計算機圖像三維重建,並糾正了有關網膜囊上隱窩的錯誤概念。8.腹膜後間隙腹膜後間隙位置深在,解剖學上存有爭議,故是臨床影像診斷中的難點。許多學者利用整屍剝離、間隙灌注、斷層標本、CT掃描和計算機...
劉樹偉等以屍體探查和腹部橫、矢、冠狀斷層標本觀測,詳細研究了肝周間隙和脾周間隙的連續橫、矢、冠狀斷層解剖和計算機圖像三維重建,並糾正了有關網膜囊上隱窩的錯誤概念。 8.腹膜後間隙 腹膜後間隙位置深在,解剖學上存有爭議,故是臨床影像診斷中的難點。許多學者利用整屍剝離、間隙灌注、斷層標本、CT掃描和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