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科·弗拉霍維奇( 英文:Veljko Vlahović,塞爾維亞:Велимир Вељко Влаховић ,1914年9月2日——1975年3月7日)
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務和國務活動家、理論家、宣傳鼓動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活動家。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中央主席團執行局委員,南斯拉夫聯邦國民議會民族院主席,南斯拉夫聯邦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爾科·弗拉霍維奇
- 國籍:黑山共和國
- 出生地:狄托格勒
- 出生日期:1914年9月2日
人物,青年學生領袖,國際主義戰士,黨和國家領導人,政治作用,榮譽、勛銜,
人物
青年學生領袖
維爾科·弗拉霍維奇,1914年9月2日生於黑山的狄托格勒(今黑山共和國首都波德戈里察)與科拉欣交界處。黑山族人。早年在家鄉完成初級教育後,先後在波德戈里察和貝爾格勒讀高中,以後相繼在貝爾格勒大學、布拉格大學、索邦大學(巴黎)學習機械工程技術專業,最後畢業於莫斯科大學。
早在貝爾格勒讀中學時代就參加學生運動。1932年當選為貝爾格勒高中學生聯合會秘書長。進入貝爾格勒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習後,很快成為左翼進步學生運動的領導人之一。1933年加入南斯拉夫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加入南斯拉夫共產黨,是一位出色的學生運動活動家。20世紀30年代中期,作為貝爾格勒大學的左翼學生領袖,是眾多城市和大學進步政治運動的組織者之一。他積極組織和領導貝爾格勒大學學生進行爭取自主、科學和文化自由,反對極端民族主義和警察恐怖政治,建立民主自由和社會進步的國家的鬥爭。
1935年任貝爾格勒大學生聯合會行動委員會主席,1935年2月、1936年4月、1936年7月組織和領導貝爾格勒大學生的罷課運動。在此期間,因從事革命活動多次被捕,1935年2月14日——3月20日被關進維謝格拉德集中營。在1935——1936年學生罷課期間,曾前往薩格勒布和盧布爾雅那,協調三地主要大學的學生聯合行動。
國際主義戰士
1936年,為避免被逮捕,根據黨的指示,赴布拉格做黨組織工作,不久任黨組織副書記。1937年1月赴巴黎後轉到西班牙,參加巴爾幹國際縱隊,在西班牙解放運動的國際縱隊中擔任重要職務,先後任幹部部部長助理、“季米特洛夫”營政治委員等職。在1937年2月14日的戰鬥中負重傷。痊癒後,赴巴黎做檔案的技術工作和清理工作,組織參加西班牙內戰的南斯拉夫戰士返回祖國。在巴黎期間,他結識了約瑟普·布羅茲·狄托,從此成為狄托最親密的夥伴和追隨者。
1939年當選為南斯拉夫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委員,同年10月赴莫斯科,任南斯拉夫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駐青年共產國際(又稱“少共國際”)的代表,同時在莫斯科大學技術系繼續完成研究生課程。1942——1943年任共產主義青年國際書記。1941——1943年任南斯拉夫共產黨駐共產國際的代表。
1941年4月納粹德國占領南斯拉夫後,根據南共中央和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的決定,弗拉霍維奇與薩拉伊一起,於1941年11月在莫斯科籌建了《自由南斯拉夫》電台,直接與國內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最高總司令部聯繫,並用多種語言向全世界宣傳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戰爭。1944年回國後任南斯拉夫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鼓動部部長和塞爾維亞共產主義日報《博爾巴》主編。
在此期間,維爾科·弗拉霍維奇全家都投入到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中,他的母親和兄弟姐們都是人民解放運動的積極參與者。
黨和國家領導人
南斯拉夫全國解放後,維爾科·弗拉霍維奇擔任了南斯拉夫黨和國家的一系列重要領導職務。1945年起當選為南斯拉夫聯邦議會議員,1951——1952年任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1953年任南斯拉夫《戰鬥報》總編輯。以後歷任南斯拉夫聯邦執行委員會教育和科學委員會主席、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國民議會民族院主席、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
弗拉霍維奇是南斯拉夫勞動人民社會主義联盟聯邦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1963年5月當選為南斯拉夫勞動人民社會主義联盟聯邦委員會執行委員會書記,1966年6月當選為南斯拉夫勞動人民社會主義联盟主席團委員,並任南斯拉夫社盟國際關係委員會主席。此外,他還是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老戰士協會中央理事會成員、南斯拉夫傷殘軍人協會中央理事會主席(1965年10月)和南斯拉夫西班牙戰士協會(南斯拉夫西班牙共和軍1936——1939志願者協會)中央理事會主席。
1948年7月南斯拉夫共產黨第五次代表大會當選為南共中央委員,1952年11月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第六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南共聯盟中央委員。1958年4月南共聯盟第七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南共聯盟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1964年12月南共聯盟“八大”上當選為南共聯盟中央委員會書記、中央書記處成員。1969年3月南共聯盟“九大”上當選為南共聯盟中央主席團委員和主席團執行局委員。1968年3月——1970年3月任塞爾維亞共盟貝爾格勒市委員會主席。1974年5月南共聯盟“十大”上當選為南共聯盟中央主席團委員。
1975年3月7日病逝於瑞士日內瓦,享年61歲,葬於貝爾格勒的人民英雄公墓。
政治作用
維爾科·弗拉霍維奇是狄托的親密戰友和重要助手,南共聯盟著名的理論家和學者之一,有著豐富的革命經驗,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理論問題和意識形態領域擁有很大權威,長期參與南斯拉夫外交和國際共運政策的制定,是南黨內一位德高望重的領導人,並且曾一度被視為狄托的接班人。
1957年11月,作為南共聯盟代表團成員,參加慶祝十月革命節40周年和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並與南共聯盟代表團其他成員一起,拒絕參加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和簽署會議通過的《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宣言》(簡稱1957年《莫斯科宣言》),聲稱《莫斯科宣言》的內容與南共聯盟的立場相違背,南斯拉夫不參加社會主義陣營。之後,弗拉霍維奇參加起草南共聯盟綱領(盧布爾雅那綱領),該綱領全面闡述了南斯拉夫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的觀點。1958年4月南共聯盟在盧布爾雅那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通過了南共聯盟綱領,對自治制度的實踐作了理論論證和總結,把社會主義確定為“一種以生產資料公有化為基礎的、社會生產由聯合起來的直接生產者管理的社會制度”。大會確定在社會各領域實行非國家主義化和擴大自治,明確規定南共不再干預行政工作和經濟工作,它的主要任務是從事政治思想工作,起引導作用。
關於國際工人運動的合作形式的問題,弗拉霍維奇在共盟機關報《共產主義者》發表談話,他認為,南斯拉夫的實踐和整個工人運動中合作的發展的最新經驗證明,在現代的環境中多邊合作的傳統形式已經過時了。他強調說,很久以來南斯拉夫工人運動的國際聯繫的特色是雙邊合作;這種合作已經成為整個國際工人運動的理論和實踐中的一個更加明智的形式。在這方面,弗拉霍維奇說在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同蘇聯共產黨之間的合作聲明簽訂以後,出現了一系列的宣言和聲明,它們主要是共產黨和共產黨之間雙邊會談的結果。這就加強了合作的平等性和民眾性。
弗拉霍維奇在提到某些合作的新形式的時候,談到對一些具體問題組織討論和報告的作法,他認為這些形式最近的將來將在雙邊合作的範圍之內更多地表現出來。在這方面以關於工人自己經營問題的討論為代表。義大利和南斯拉夫的共產黨人曾在羅馬的義大利共產黨葛蘭西學院討論工人自己經營管理工廠的問題。弗拉霍維奇說,現在南斯拉夫和波蘭的一些共產黨人正在準備討論有關農業的社會主義發展的一些問題。
弗拉霍維奇強調說,目前時期工人運動的合作的特點是為更加廣泛、更加全面的合作開闢道路。他說,打倒教條主義的運動正在展開。很久以前工人運動中就存有這種教條主義,它妨礙著我們,使我們不能努力發現當前的各種問題。在工人運動中提高覺悟的過程也已經開始。過去工人運動發展中很顯著的混亂因素將日益同覺悟因素的增長交織在一起。在這一方面,弗拉霍維奇促請注意關於現代工人運動的日益廣泛的討論和具有某些新的特點的西方罷工運動的加強。弗拉霍維奇認為,國際局勢的任何尖銳化都對工人運動合作的發展有著消極的影響;匈牙利和蘇伊士事件特別說明了這一點。同樣地,他指出狹隘的集團觀念和整個的集團政策都是對工人運動合作的發展的一個巨大障礙;西方反共宣傳的加強也是一種障礙,這特別表現在美國工會的活動中。
談到工人運動合作發展的前景,弗拉霍維奇強調在目前反對用戰爭來解決爭端的鬥爭中,迫切需要工人階級內部的團結和工人同其它階級和階層的合作。原子科學家們主張禁止原子武器試驗的呼聲是符合工人階級的願望和利益的;支持這些呼聲和抗議是符合於共產黨人、社會黨人以及其它進步運動的利益的。他說,壟斷集團的世界範圍的合作形式已經完備和改進得能夠適應當前局勢了,但是工人階級的合作形式還很不發達。他指出這一點以後說,今後局勢的發展將日益迫使整個工人階級趕上當前情況的需要,並且尋求一種有利於工人階級、有利於進一步順利地建設社會主義的合作形式。
1960年9月維·弗拉霍維奇參加在東京召開的各國議會聯盟會議,並發表講話,闡述南共聯盟關於和平共處、裁軍和禁止核試驗的觀點。
1961年2月10日,在南共聯盟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上作了題為《退一步》的報告,全面駁斥了1960年11月莫斯科81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對“南斯拉夫修正主義”的批判。1964年12月8日,在南共聯盟八大上作報告,闡述了國家集權主義、官僚主義和民族主義之間的聯繫及南斯拉夫進行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依據。1974年參與起草了南共聯盟第十次代表大會的一系列相關的政治檔案。
此外,弗拉霍維奇還發表了許多論述黨的性質、作用和社會主義建設問題、發展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關於1956年波匈事件、南共的國際主義理論、反對國際共運中一個中心以及共產黨之間的關係的文章。主要著有《南共綱領和思想鬥爭“尖銳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