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洛定律

維爾洛定律

維爾洛定律也被稱為韋伯定律,是德國生理學家韋伯(Weber)研究觸覺的差別閾限時提出的,屬於心理物理學的範疇。韋伯提出,感覺的差別閾限隨原來刺激量的變化而變化,而且表現為一定的規律性,並提出了韋伯常數,也叫作韋伯分數或韋伯比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爾洛定律
  • 外文名:Weber law
  • 別名:韋伯定律
  • 表達式:K=△I/I
  • 提出者:E.H.韋伯
  • 提出時間:1795年
  • 適用領域:心理物理學
  • 套用學科:心理學
定律定義,適用範圍,發展簡史,

定律定義

維爾洛定律也就是韋伯定律,是德國生理學家韋伯(Weber)研究觸覺的差別閾限時提出的。韋伯認為,感覺的差別閾限隨原來刺激量的變化而變化,而且表現為一定的規律性,用公式來表示為:K=△I/I
其中I為標準刺激,△I為引起差別感覺得刺激增量,即JND,K是一個常數。

適用範圍

維爾洛定律用來檢測差別閾限,但僅適用於中等強度的刺激。在刺激過強或過弱時,韋伯定律就不在適用,其K值就會發生變化。驗證性試驗標明,當重量刺激低於100g或者高於500g時,韋伯分數就會發生變化。在不同的感覺中,韋伯分數的差別是很大的。因此,韋伯分數成為不同感覺通道的辨別能力的指標。韋伯分數越小,辨別就越靈敏。
差別閾限指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之間的最小強度差叫作差別閾限又稱為最小可覺差(j.n.d)。例如,對於鹽的鹹淡的感知力,在溫度高和溫度低時,人們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發展簡史

E.H. 韋伯是德國萊比錫大學的解剖學教授,他因兩點閾和最小可覺差研究成為心理物理學的奠基者。
在韋伯以前,法國物理學家P. 布格爾曾做過一個測定眼睛對光線的敏感度的實驗,他不斷改變蠟燭和針孔之間的相對位置,使光線通過針孔投到遠處的螢幕上,發現為了在相鄰的陰暗區造成一個可以分辨的陰影,兩者的亮度至少必須相差64:1。布格爾的研究沒有產主任何有特殊意義的原理,但這中間孕育著“最小可覺差”問題的思想,它在韋伯手中變成了劃時代研究工作的一塊基石。
韋伯的研究是從“肌肉感覺”開始的,他想了解肌肉的感覺機能對於輕重不同的重物能分辨到什麼程度。他用三套不同重量的重物對四個被試進行了實驗,發現辨別不是取決於兩個重物重量差異的絕對值,而是取決於這一絕對值與標準重量值的比例。在最優在條件下,重物之間的差異大約為29:30時能被明確覺察到。後來,韋伯又對其他感覺道進行了類似的實驗,得到了相同的結果,即對兩個刺激物的辨別能力不是取決於兩者差異的絕對值,而是取決於差異的相對值。他在實驗中還發現,“最小可覺差”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這個分數雖然隨著被試的感覺道不同而有變化,但對於一定的感覺來說卻是不變的,因此他認為,我們可以為每一種感官確定其“最小可覺差”的不變分數。
韋伯的實驗使當時的生理學家們認識到,在實驗室里探討某些歷來被忽視的純心理學問題是可行的,也是很重要的。韋伯提出的問題吸引了像赫爾姆霍茨、費希納等一批富有才能的人,同時他自己也鑽研了許多這樣的問題,並指出了系統研究這些問題的途徑。後來,韋伯以前的學生、萊比錫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費希納把韋伯的研究結果轉變成了數學形式:△Φ/Φ=C,這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韋伯定律。在這個公式中,△Φ代表刺激的最小可覺差(J.N.D.------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Φ代表標準刺激的強度,C是特定感覺道的定值,也叫作韋伯比例或韋伯分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