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灣與廈門灣污染沉積物變化過程的對比研究

維多利亞灣與廈門灣污染沉積物變化過程的對比研究

《維多利亞灣與廈門灣污染沉積物變化過程的對比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洪華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多利亞灣與廈門灣污染沉積物變化過程的對比研究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洪華生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批准號:49356001
  • 研究期限:1993-01-01 至 1995-12-31
  • 申請代碼:D0605
  • 支持經費:20(萬元)
項目摘要
收集五年來廈門西港和維多利亞港水動力和污染狀況資料,並進行綜合分析;現場採集表層和柱狀沉積物,重點研究有機污染物(PAH、PCB、DDT)重金屬的結合形態,以污染物本身作為示蹤物,對其來源和變化過程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初步探討了鹼性磷酸酶活力、底棲動物、細菌、底棲硅藻與污染之間的關係;自製模擬裝置研究沉積物—海水界面磷的釋放,建立了廈門西港磷的生物地球化學動力學數值模式。結果表明維多利亞港的水質和底質已嚴重污染,其污染主要來自當地污染源;沉積物中銅等重金屬弱結合態容易釋放到海水中;廈門西港的污染程度相對較輕,但DDT的含量較高,且還有近期輸入。沉積物磷的釋放是水體中磷的一個重要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