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出現背景,影響,發展,影響,
出現背景
其初期有三個主要樂派:以音樂大師巴赫的次子卡·菲·埃·巴赫為中心的柏林樂派;以約翰·施塔密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年)為中心的曼海姆樂派;以瓦根扎爾和蒙恩為中心的早期維也納樂派。
歌劇雖然是古典派音樂中的重要部分,但從整體來看,古典派音樂的特色在於器樂方面,特別體現在奏鳴曲和交響曲形式的音樂上。曼海姆樂派的室內樂和交響樂不僅影響了維也納樂派,而且對波恩時代的少年貝多芬也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奏鳴曲是古典派音樂中極富代表性的形式,它的呈示部中有第一、第二主題的對比,中間出現發展部,然後是兩個主題反覆的再現部。曼海姆樂派當時已經具有了相當完整的奏鳴曲形式,他們還在交響樂中加入小步舞曲樂章。這個樂派的交響樂配器中,木管樂器也採用了雙管編制。莫扎特在自己的交響樂中加用單簧管,也是受了曼海姆樂派的影響。
維也納古典樂派以“交響樂之父”海頓、“音樂天才”莫扎特和“樂聖”貝多芬為代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在音樂史上豎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這一樂派的主要特徵是反映人類普遍的思想要求,他們追求美的觀念、強調風格的高雅,給予人們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
影響
發展
“調性的瓦解”歷來被看作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音樂所邁出的最重要的一步。人們往往把華格納對調性的極度模糊,到斯克里亞賓的神秘和弦,到勛伯格的四度高疊置和弦和自由無調性,到十二音技法的確立,看作20世紀末音樂的思想先驅。
無調性音樂對音響的開拓和樂思的解放的功績不容抹煞。無調性(包括自由無調性、十二音技法、整體序列、具體音樂、偶然音樂、絕大多數的電子音樂及其他)從根本上使音樂創作的思維方式徹底改觀,而第二維也納樂派則是這一“革命”的“帶頭人”。
人們常說,勛伯格創立十二音技法對於20世紀音樂的最大貢獻在於“不協和音的解放”。對平均律十二個音同等對待,從根本上改變了幾百年來“以協和音為中心,不協和音必須解決到協和音”這條陳規。喬治·波爾(George Perle)和保爾·蘭斯基(Paul Lansky)合作寫成的《新格羅夫音樂和音樂家辭典》中指出:“勛伯格的方法的最重要的影響,也許並不在於十二音概念本身,而在於一些獨特的概念,諸如排列、倒影的對稱和補充,移位情況下的不變性,集合結構,閉合的系統,作為作品決定因素的相鄰關係的特性,通過預先確定的運用而促成的音樂表面的移位等等。在不同的作曲家如巴托克、斯特拉斯文斯基、勛伯格、貝爾格、韋伯恩、瓦雷斯(Varase)等人的音樂中,不同程度的尖銳化,使各個概念本身,或者與許多其他概念相結合而成為焦點。從這個意義上看,序列思想的發展,可以不被看作是與以往音樂思想激進的決裂,而是與近現代音樂發展史中多種音樂思維的特別卓越的合作。”
貝爾格與韋伯恩兩人同於1904年師從勛伯格,此後三人在創作生涯中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音樂創作進行最為革命性變革的第二維也納樂派。勛伯格、韋伯恩和貝爾格音樂的出現和傳播,產生了50年代中最流行的音樂語言。第二維也納樂派的序列音樂思想影響了20世紀中葉很多青年作曲家,就連斯特拉文斯基這位一直被認為是持有與勛伯格相對立的一種音樂理想的新古典主義作曲家也於1952年開始擁護和提倡序列主義,他在1952年以後的作品都屬於序列音樂。斯特拉文斯基常常稱讚韋伯恩的音樂,他在1958年寫道:“在本世紀音樂中,我很喜歡韋伯恩兩個時期的作品,即後期的器樂曲和自最初的12首作品至《三重唱》之間的一段時間的歌曲。這兩個時期的作品都去掉了早期作品的那種矯揉造作的毛病,它們也許是韋伯恩作品中最有光彩的音樂……韋伯恩對我來說意味著音樂上的正義(juste de la musique),我毫不猶豫地置身於他那尚未成為正宗藝術的‘繆斯’的仁慈蔭庇之下。”這一席話並非只是口頭上的讚揚,事實說明,斯特拉文斯基的許多50年代的作品都受到了韋伯恩音樂的深刻影響。可見,韋伯恩在當時已成為影響如此之大的作曲家,雖然其畢生僅創作了3l首樂曲,其中最長的只有10分鐘。這些樂曲在力度上大部分是極弱奏,而且在樂譜上休止符比音符還多。他的全部作品可在不足3小時內奏完。韋伯恩全部音樂的基本原則便是簡潔,他以幾個音開始,並以這幾個音為基礎構成一首樂曲。這種極端純的觀念,即把音樂簡化到只剩下絕對不可缺少的東西(任何進一步的簡化將會導致完全沒有聲音),代表了形成20世紀相當數量的藝術的一種傾向。而斯特拉文斯基後期序列音樂作品的最顯著特點便是簡短與自我限制。在這些聲部與樂器不多,演奏時間約10分鐘的簡短作品中,所有細節都很重要,都很鮮明。斯特拉文斯基此時對強大的效果已不再感興趣,而是使每一音符都成為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