綬虉,讀音shòu yì,漢語詞語,指草名,出自《爾雅.釋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綬虉
- 拼音:shòu yì
- 注音:ㄕㄡˋ ㄧˋ
- 出處:《爾雅.釋草》
解釋,出處,
解釋
草名。
出處
《爾雅.釋草》作"虉綬"。郭璞注:"小草有雜色,似綬。"
宋 洪邁 《夷堅甲志·開源宮主》:“甃玉池邊綬虉長,吟折紫芝香滿手。”
綬虉,讀音shòu yì,漢語詞語,指草名,出自《爾雅.釋草》。
◎ 虉 yì 常用詞組 虉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27畫部外筆畫:21畫 康熙字典 虉 《唐韻》五革切,音㣂。小草。《爾雅·釋草》虉綬。《注》小草,有雜色似綬。又《廣韻》五歷切,音鷁。義同。
綬虉 綬虉,讀音shòu yì,漢語詞語,指草名,出自《爾雅.釋草》。解釋 草名。出處 《爾雅.釋草》作"虉綬"。郭璞注:"小草有雜色,似綬。"宋 洪邁 《夷堅甲志·開源宮主》:“甃玉池邊綬虉長,吟折紫芝香滿手。”
春夏淸明則向日擺之,頂上先出兩翠角二寸許,乃徐舒項下綬,長闊近尺,采色煥爛,逾時悉斂,或剖視之,一無所睹。又草名。《詩·陳風》中唐有甓,邛有旨鷊。《爾雅·釋草》作虉綬。《郭注》小草有雜色,似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