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早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古環境研究

《綦江早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古環境研究》是由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重慶市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胡以德、代輝、胡旭峰、胡海虔、王荀仟、余海東、熊璨、楊濤、肖明、張建平、邢立達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綦江早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古環境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重慶市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院)
  • 主要完成人:胡以德、代輝、胡旭峰、胡海虔、王荀仟、余海東、熊璨、楊濤、肖明、張建平、邢立達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80061
成果名稱
綦江早白堊世恐龍足跡群古環境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重慶市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院)
主要完成人
胡以德、代輝、胡旭峰、胡海虔、王荀仟、余海東、熊璨、楊濤、肖明、張建平、邢立達
研究起始日期
2015-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6-12-01
主題詞
重慶 綦江 早白堊世 恐龍足跡群 古環境

成果摘要

本項目採用顯微鏡薄片觀察、掃描電鏡能譜分析、野外測量、粒度分析等手段,國內首次將微生物成因沉積構造(MISS)引入恐龍足跡形態學研究。重慶綦江保存有我國最完美的鴨嘴龍足跡化石,其下覆的MISS或許功不可沒。國際上也僅有本文的第三作者提出過相關猜想,本文是首次通過恐龍足跡化石進行驗證。糾正了將重慶綦江國家地質公園蓮花保寨中這些MISS鑑定為恐龍皮膚印痕的錯誤認識。2006年在綦江三角鎮老瀛山蓮花保寨中發現大量的恐龍足跡以及與這些足跡保存在一起的大量毫米級的不規則凸起,在本文研究成果發表之前這些不規則凸起構造一直被鑑定為恐龍皮膚印痕,這些結論在《重慶綦江木化石-恐龍遺蹟地質公園綜合考察報告》以及一些期刊論文和新聞報導中都有提到。從岩石學、地層學、沉積學、古生物學等角度對重慶綦江蓮花保寨中恐龍足跡的沉積環境進行了詳細研究,提出研究區恐龍足跡群沉積環境屬於曲流河相中的邊灘微相和河漫灘微相,並具有多次旋迴特徵。,本項目採用顯微鏡薄片觀察、掃描電鏡能譜分析、野外測量、粒度分析等手段,國內首次將微生物成因沉積構造(MISS)引入恐龍足跡形態學研究。重慶綦江保存有我國最完美的鴨嘴龍足跡化石,其下覆的MISS或許功不可沒。國際上也僅有本文的第三作者提出過相關猜想,本文是首次通過恐龍足跡化石進行驗證。糾正了將重慶綦江國家地質公園蓮花保寨中這些MISS鑑定為恐龍皮膚印痕的錯誤認識。2006年在綦江三角鎮老瀛山蓮花保寨中發現大量的恐龍足跡以及與這些足跡保存在一起的大量毫米級的不規則凸起,在本文研究成果發表之前這些不規則凸起構造一直被鑑定為恐龍皮膚印痕,這些結論在《重慶綦江木化石-恐龍遺蹟地質公園綜合考察報告》以及一些期刊論文和新聞報導中都有提到。從岩石學、地層學、沉積學、古生物學等角度對重慶綦江蓮花保寨中恐龍足跡的沉積環境進行了詳細研究,提出研究區恐龍足跡群沉積環境屬於曲流河相中的邊灘微相和河漫灘微相,並具有多次旋迴特徵。
zhua曲子白渡白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